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兼论地理学报主编_地理学论文

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兼论地理学报主编_地理学论文

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地理学期刊主编笔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笔谈论文,发展方向论文,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刘昌明(《地理学报》主编,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这次特别邀请全国主要地理期刊的主编笔谈“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其主要目的是:

(1)为我国地理学发展的战略决策指出方向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跨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学科。近十年来,“地球系统科学”发展迅速,地理学作为“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地表多种自然与人文过程的耦合研究,正在不断完善认识与深化理论。因此,地理学研究者不仅要深钻自己从事的专业,而且要从整个学科发展的方向进行宏微观结合和时空尺度扩展的系统性研究。加强与国际四大科学计划(IGBP,BIODIVERSTAS,IHDP,WCRP)联合支持的ESSP(Earth System Sciences Partnership)计划的接轨。

我国地理学各期刊的主编都是地理学各学科的带头人,他们对地理学各学科的发展有着敏锐的洞察和深刻的认识。通过主编们的阐述,可以进一步理清地理学的学科系统脉络,为地理学各学科的协同发展指明方向。以此鼓励全国地理学工作者开展地理(自然与人文)过程的原创性研究、跨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发展研究、高新技术应用与开发的研究、以及地理过程实验模拟、监测和预报的研究。

(2)为地理学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大国,其自然条件时空多样、社会改革沧桑巨变。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各种问题的研究,是地理科学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5个重要文件,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诸方面,这次会议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各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1993年中国政府参照《21世纪议程》的框架,结合中国实际,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该议程分为四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这四部分均与地理学的研究密切相关。地理学研究可以从微观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从宏观方面提出战略性建议。

地理学期刊主编们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中各有侧重和建树,通过他们的分析,可以了解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在全国不同地区建设中所发挥的各种作用。目前国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从资源、能源、环境与生态等多领域提到了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地理学者要围绕这些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3)对地理学各类期刊的办刊方针做明确阐述 近30年来,我国地理学期刊有了较快的发展,这是地理学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重要体现。当前全国各类地理期刊的内容在各有侧重的同时又存在相互重叠。使中国地理学期刊形成了既有分工合作,又有相互竞争的局面。卢嘉锡院士曾经说过:“对科研工作来说,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尾、又是龙头”。地理学期刊只有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紧跟当代学科的发展、推进知识创新,才能够得到广大读者与作者的认同。

我国各地理学期刊的主编都是期刊定位、质量把关的决策者。这次笔谈就是要为读者、作者、编者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为广大地理学者、特别是青年地理学者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提供帮助。

2 地理学发展的新动向

2.1 地理学面临的发展契机

郑度(《地理学报》英文版主编,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它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地理信息科学三大分支学科,具有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其特色,在当前的大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桥梁、交汇和贯通的作用。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是地理科学的组成部分,不可分割。地理科学的健全发展需要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无论从学科发展角度,还是从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国家需求看,地理学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的有利契机。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地理学家在了解评价自然条件(环境与资源)、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发展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都将做出积极的贡献。现代地理学要在微观上不断深化,在宏观上继续拓展。要促进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交叉与渗透,要继续引入新思想、新方法,应用新技术手段,加强实验模拟和定位观测试验,建立模式、发展理论,从传统的综合发展为现代的系统综合,在前沿领域取得创新和突破。

当今瞩目的全球尺度与大范围的环境变化是与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影响的累积过程紧密联系的。对全球性问题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地域分异了解和探讨的深度。从地理学角度看,可以认为抓住典型区域进行综合研究,深化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是与国际接轨、连接全球研究的桥梁。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进步的指导原则,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协调以及人类世代间的责任感。可持续发展研究,要在全球宏观背景上把握全局,在区域尺度上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地球表层地域分异明显,不同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内涵也有差别。因此,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各自的发展模式与途径。

地理学着重探讨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和反馈作用,是以地域为基础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理学在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而区域可持续发展则为人地关系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是在理论、方法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理进行深入探讨,这将有助于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2.2 地理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陆大道(《经济地理》主编,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在进入21世纪之际,地理学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全球变化和我国的高速发展,使我们面临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向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近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呈现出活跃的局面。在有关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发展问题和信息化应用等重大领域取得了若干重要研究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两个突出的倾向,值得我们关注。

其一,在地理学家愈来愈重视参与全球问题和国际性研究计划的情况下,不能过分追求国际“热点”。不能将这种国际“热点”研究的目标定位在发表SCI文章上。有些人在研究过程中不注重将国际“热点”的研究与解决我国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甚至在少数学者的观念里,只知道发表文章,发表文章就是一切。我认为,作为地理工作者,需要了解国际研究动向和重大进展乃至参与这些研究。但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我国所面临的有关问题,研究的主要出口应该是提出如何解决重大的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途径。为此,我们应该弘扬建国以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优良传统,根据我们地理学科的优势和特点,找准自己的方向,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地理学创新作出独特的贡献。

毫无疑问,中国的地理学和中国地理学家要在更大的程度上进入国际,要研究全球性的和大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和人类生存的问题。但更需要关注的是我国的重大问题,如各种区域尺度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国土开发与综合治理问题以及城市化和区域发展问题等。我们应该将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发表在我们自己的刊物上,这是中国地理学工作者应有的价值观和荣誉感。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性学术交流,让世界同行知道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以及取得的进展。借此在国际上建立我们特有的学术身份,并与西方“主流”对话。某些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研究,可能并不是当前国际的“热点”。然而,通过完成这些重要的研究而总结出的理论,应该是与国际接轨的。

其二,多年来,众多的地理学者参与了国家和地区性的各种类型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其中一些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但也有不少学者,长期忙于重复性的和局部性的工作。他们的解释多数是为了能够“养活自己”。但是,我相信,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以任务带学科”的方式更好地“养活自己”。我们不反对地理学的研究单位谋求在某些方面的“资质”。但是,利用这种条件重要的是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机会,发展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一些规划成果、文章和著作停留在一般的描述、汇总和对领导意图的紧跟。其中也不乏想当然地发表没有针对性的议论,或者堆积了大量的空话和套话,缺乏有深度的思维挖掘和有广度的横向分析。一些学者不具备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论文写作和著书立说中,缺乏以新的概念、逻辑和朴实的科学语言揭示事物及其关联的习惯。我们在学术思想方面仍然是不够活跃的。

上述这两种倾向,实质是关于地理科学发展如何走一条理论结合实际、实现自主创新的道路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的科学水平和在国家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促进我国地理学在21世纪取得更大的发展。

2.3 地理学面临的科学命题

刘纪远(《地理研究》主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近年来,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理科学工作者面临旺盛的应用需求和严峻的科学挑战。全球环境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又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学命题。我国地理科学界普遍认识到了促进学科交叉和引进现代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这一认识在地理学的研究中应得到充分的体现。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指山:“地理学的发展事实上是人类认知自然、经济、社会与人文的时空发展过程,到了现代又与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综合的GIS和数字地球的概念。早年人们比较关注自然地理,后来发展了资源和经济地理。到了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成了一切资源中最可宝贵的资源,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因素,成了改变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因此,社会与人文地理必然有了新的丰富内涵和地位。因为人们不仅关心人口的地理分布,而且更关心人口的结构、健康水平、教育程度和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和社会组织水平与效率,以及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是否可以自觉地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界限,根据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调整地理科学的结构,开拓地理科学新的领域和前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成就”。

地理学研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根据路甬祥院士的意见,针对我国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科学问题,进一步搞好选题策划和科研组织工作。我们应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动向和热点问题,注意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的交叉,以及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等学科间的交叉,推进现代地理科学方法论体系的自主创新,为地理科学界同仁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交叉,做出我们的贡献。

2.4 地理学面临的“重新发现”

李秀彬(《地理科学进展》主编,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地理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推出了一本总结性的著作—《重新发现地理学》,其中有一句话说得好:两个方面的动力都可以推动一个学科的进步,一是这个学科在发展中提出的学术问题,其他学科都来参与攻关;另一个是这个学科发展出来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用于解决其他学科提出的学术问题。从这个认识出发,我觉得目前地理学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时机。

首先,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和主张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地理学的传统,起码在综合地认识地球系统这一抱负上,两者是一致的,只是前者吸引了更多学科的参与,因而增强了学术的能力,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各学科都将会从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中受益。就担负本学科早已确定的认识人类家园和人地关系这些使命来讲,地理学无疑会受益更大。其次,我们也看到,地理学的区域差异、地方—区域—全球相互作用以及尺度的视角和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其他学科被广泛运用,也无疑会促进地理学的发展。看来,地理学者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到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中;另一方面,要关注其他学科对地理学视角和方法的运用和发展,利用自己的优势解决其中的问题,例如空间显性(或称“分布式”,spatially-explicit)模型和尺度间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

地理学者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任何关于整个学科发展重点的判断都难以得到共识。不过,地理学也有一个传统,即密切联系现实、服务社会。近来地理学者谈论最多的是“五个统筹”,这个论题涉及到地理学的许多分支。我个人认为,统筹与促进和谐,需要学者做的是对“冲突”的评估,需要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得与失、利与害,也许与法学的交叉是我国地理学者们关心的另一个“热点”领域。

3 地理学各学科的发展方向

3.1 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

陈述彭(《地球信息科学》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信息科学萌发于计量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目前集成、升华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它是促进国家信息化、现代化、贯彻五个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科学技术支柱之一,也是地理学自身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由于国家的重大需求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全国大约开拓了160多家事业、企业单位,在100多所大学设置了相关专业。教材、丛书出版兴旺,如火如荼。1999年中国发起的“数字地球”国际会议,以后该会议在加拿大、捷克和日本轮流召开。2004年,北京大学创建了“数字中国研究院”。中国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在地理学科中是发展速度较快、产业化规模较大的新兴领域之一。

我国大约半数以上的省区、三分之一的大中城市、五大江河流域都在努力整合信息资源、推进信息共享的管理机制。福建省已完成了21个厅局、82个数据库的标准化和数据资源整合,并成功应用于三级电子政务和全省生态区划和经济产业带的规划。广州、上海和北京的“数字城市”试点工程证明,加强动态监测、保障信息流的畅通,是提高政府决策能力、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接受群众监督、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我国地球信息科学在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任务很多:一是落实五个统筹,贯彻天空地一体化。迫切需要在第三代因特网上组建和完善数据共享平台;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推广格网系统的应用。二是加强地学信息的机理研究与理论方法创新。抓住初级生产力与全球变化两个切入点,在陆地系统中从碳、水循环规律着手,在海洋系统中以海岸带与渔业资源为重点。三是深入研究地学数学模型,探索地学信息图谱。四是加强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提高国产软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3.2 湖泊科学的发展

施雅风(《湖泊科学》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早期的湖泊研究是围绕湖泊综合考察和湖泊水文展开的,属于水文学的分支学科。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湖泊资源开发和环境问题的出现,以及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湖泊研究面临着湖泊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演化、环境保护和优化管理等问题。湖泊科学已经和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一样,通过与地质学、化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成为研究对象清晰、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通常,湖泊被当作陆表相对独立的水体,但它无不与所在流域有着密切联系,包括陆表地貌水文过程、土地利用与城市化等人类强迫作用等等。反过来,湖泊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又制约流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将湖泊及其流域有机结合成整体开展研究,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这一地理学永恒主题的重要性。

目前中国的湖泊环境乃至生态退化问题非常突出:东部湖泊普遍富营养化,导致水质型缺水;西部湖泊咸化萎缩、干涸,湖滨绿洲消失,诱发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长江中游湖泊周边湿地大规模围垦,导致江湖关系恶化、洪灾频发;以及湖泊过量养殖,水质退化。全国湖泊治理和湖泊生态保护的任务非常紧迫,这一方面给湖泊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向湖泊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3.3 冰川冻土的研究进展

程国栋(《冰川冻土》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近年来实施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计划和国家西部建设重点项目,为我国的冰川冻土学事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了及时交流我国在冰冻圈及全球变化、寒区工程与青藏铁路、冰雪冻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的重要成果,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于2002年在兰州召开了“第六届全国冰川冻土学大会暨冻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时反映了我国冰川冻土学取得的重要成果。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国家在中国西部部署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青藏铁路二期—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和“塔里木河水利工程与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是与冰川冻土学密切相关的国家建设项目。为了配合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开展,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与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新疆气象局合作开展的冻土环境与工程研究,为国家西部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服务。

中国冰川冻土研究许多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的建设和改造;天山公路的风吹雪防治;新疆冰川洪水预报和防治;西北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长江黄河源区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及建设等。这些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至少在几亿、百亿元以上,仅天山公路风雪防治一项产生的经济效益已达20亿元以上。

3.4 沙漠化治理的研究进展

夏训诚(《干旱区研究》主编):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就组织的新疆综合考察队。在考察队工作结束后,建立了新疆生物土壤研究所治沙组。从此开始了我国沙漠和沙漠化研究与治理工作。在地理学专业的基础上,当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研究了沙漠化治理模式,推动了新疆沙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农田沙漠化防治研究方面,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建立多种类型的沙漠化治理试验研究站和示范区,如莫索湾、莎车、吐鲁番、策勒等地,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工作,形成了沙漠化治理的系列技术,如高大沙堤加机械沙障阻沙障技术,芦苇沙障固沙技术,生物固沙技术和沙地农业技术等,推动了区域沙漠化治理。我与张鹤年策划的策勤沙漠化治理模式,即在大沙漠边缘绿洲,营造防沙林,形成“层层设防、块块包围”的防护体系,阻挡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移,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1995年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奖”。

在公路沙漠化防治研究方面,从乌鲁木齐至伊犁公路387里程沙窖防治中,将传统以固为主治理方案转变为以输为主、输固结合的方案。总结了“聚风板输沙”方法保障了公路的畅通。此后,在0701线沙害治理、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建设中,我与课题组同志共同总结了不同地貌条件的防沙模式:高大复合沙垄体或垭口路段“以固为主”、过渡区路段“阻固结合”、高大复合沙垄垄间稀疏沙丘路段“以阻为主,阻固结合”、高大复合沙垄垄间平沙地路段“阻、固、输”的防沙体系布局模式。这些模式的出现,是在地理学、地貌学基本原理中发展,丰富了公路沙漠化防治体系,为“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工程”和“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

3.5 沙漠科学的研究进展

王涛(《中国沙漠》主编,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建国50多年来,伴随着国家在干旱和半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需要,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中国的沙漠科学在填补空白并创建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的同时,又以其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理论进展、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实践成果,为我国北方地区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和上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在风沙物理、沙漠环境与全球变化、沙漠生物学和生态学、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数据,为国家的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我国沙漠科学研究和在风沙危害与沙漠化防治等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各级政府、地方民众、科学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沙漠科学的发展方向为:以自然与人为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为主线,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框架,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展我国北方风沙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土地沙漠化过程、沙漠环境与全球变化及其响应与反馈等一系列不同尺度层面的风沙活动机制研究。同时,瞄准国家需求,更加注重风沙活动的控制原理、沙漠化防治战略和技术体系的研究。努力解决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及其防治中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发展沙漠科学,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的发展。

3.6 资源科学的发展

成升魁(《资源科学》主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概括地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猛增长和消费的过度膨胀,当今世界正面临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这种资源问题综合表现为:限制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的资源短缺(如能源),导致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资源配置矛盾(如水资源),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如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与水污染等),以及因争夺资源而引发的地区性冲突(无论是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还是上世纪石油危机引发的石油战争,抑或是人们预言的将于本世纪爆发的水资源战争等,莫不与资源问题有关),……。显然,资源问题已经远远超出资源本身,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生态问题,甚至是国际(或区域)政治问题和军事问题。这就决定了以资源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资源科学是一种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科学。换句话说,任何从某个学科侧面来理解、研究资源问题都是有局限的。

尽管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历史悠久,但系统的资源科学研究则是近几十年的事。它是在生物学、地学、经济学及相关应用科学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经过近20年我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资源科学得到迅速发展,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初具成型,但进一步发展仍需不断的奋斗。这突出表现在资源科学在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等方面,还处于试点阶段;作为独立学科,其发展仍然需要完善。随着资源问题和资源系统研究的深入,资源科学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演变。

总体上,资源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1)以资源分布规律、资源考察、资源合理利用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为基础的资源地(理)学。(2)以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综合研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基本任务,以及以资源流动为重点的资源系统动态与过程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资源生态学。(3)以资源安全、资源评价、资源价值核算、资源补偿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为核心内容的资源经济学。(4)以资源数据获取、存储、转换和分析为特征的资源信息学。(5)以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资源替代技术、资源储备技术、资源节约技术、资源优化配置、耗竭性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再生资源的保育技术等为重点的资源工程等。

3.7 山地科学的研究进展

钟祥浩(《山地学报》主编):为更好地推动山地科学向有特定研究对象、内容的独立学科方向的发展,以适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山区开发实践对山地科学理论的需求,同时配合IGBP、IHDP和GIOS发起的“全球变化与山区”的山地研究倡议,近期山地科学的选题方向主要为五个方面:(1)山地环境演变与山地灾害防治理论及技术:山地环境退化与灾害;山地环境灾害,特别是突发性灾害的形成、运动及其防治技术;全球气候变暖下的山地环境与生态,特别是青藏高原环境与生态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影响。(2)山地/山区开发与发展:山区综合开发原理、机制及优化途径:山区资源的有序化开发及产业发展;山区城镇化及山区城乡发展。(3)山地生态系统及退化生态的恢复与重建:山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山地生态脆弱性与生态安全;退化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机理及恢复与重建理论与技术。(4)山地地域系统综合研究与山地科学理论:山地地域系统结构与功能;山地地域系统形成过程、规律与特点;以流域为单元的山地地域系统的演化与调控模型;高地—低地系统相互作用理论。(5)山地社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山地社会—民族文化形态的形成及其对山地生态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山地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山区持续发展。

3.8 高原环境的研究进展

唐川(《云南地理环境研究》主编,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所长):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组成的巨系统,而高原山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单元,其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区域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有着丰富的研究内容。我国是个多山的大国,高原面积广阔,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土整治与环境保护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山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带来的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和山地灾害频繁发生等突出的环境问题,使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十分脆弱。面对国内外高原山地环境研究发展形势和我国高原山地环境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高原山地环境与有关地理科学问题的综合研究。

西南高原山地跨越了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广西石灰岩丘陵山地四个主要的地貌单元,包括中国地形的三大地形阶梯,地貌类型复杂。由于不同地貌成因和类型直接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农业发展等各个经济建设领域,所以该地区一直是国内外地貌学家研究的重点,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组建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对滇西北、川西南一带的横断山地貌特征作了较系统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开发中国大西南、促进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中国科学院又专门成立了西南资源开发考察队,探讨了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与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中国高原地区研究的内容直接反映了高原山地环境特征、演变规律、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发挥地理科学综合性和区域性优势,为我国高原山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管理决策。

3.9 水土保持的研究进展

邵明安(《水土保持学报》主编,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土壤侵蚀已成为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因此世界各国组织科技力量通过对土壤侵蚀过程研究,对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进行预测预报。同时根据侵蚀机制的认识形成了农业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为主体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并在世界各国水土保持实践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模型研究逐步由坡面向小流域和区域发展,由此促进了坡面土壤侵蚀模型和流域土壤侵蚀模型研发,高新技术,例如,“3S”(RS,GIS,GPS)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水土保持学科的发展。但由于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的问题特别复杂,有很多未知规律需要探索,水土保持的学科发展还需要复杂系统科学的渗透,特别是我国土壤侵蚀形式的多样性、下垫面的复杂性、高强度人为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国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科提出许多新的挑战,发展和完善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回顾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科学发展基础上,确定今后水土保持研究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包括:土壤侵蚀机理、水土流失预报模型、水土保持措施体系配置及其优化组合、不同尺度土壤侵蚀特征与模型的尺度转化、中国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网络系统建设、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为一体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水土保持新技术和新方法等方面。

3.10 干旱区地理的研究进展

黄文房(《干旱区地理》主编):干旱区气候特征是降水量比可能蒸发的水少,两者差距很大,干燥度在3.5以上。据此,全世界干旱区面积约4600万km[2],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而且集中分布于中纬度地带。世界上近一半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旱问题的影响,其中比较严重的有中东和北非地区各国、南部非洲的纳米比亚和南非、澳大利亚中西部、南美的秘鲁和阿根廷、欧洲的西班牙、北美的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独联体的中亚国家、亚洲的伊朗、巴基斯坦、蒙古以及我国的西北地区。我国干旱区面积约290万km[2],占全国陆地面积30.8%。在如此广阔的地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开发潜力巨大。但生态环境很脆弱,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干旱区既是未来发展之希望所在,又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干旱区生态系统包括山地、荒漠、绿洲三大系统。山地是干旱区的“湿岛”、水源地。荒漠包围绿洲,是绿洲的生态屏障;绿洲是干旱区精华,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地。在国土面积4%~5%的新疆绿洲上,集中了该区90%以上的财富和95%以上的人口。从生态系统的源—汇关系来看,绿洲既是源,同时也是汇。山地与荒漠所产生的财富最终都归于绿洲,同时山地与荒漠所产生的问题也最终危害到绿洲。原始绿洲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由于人类聚集,人类活动在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现代绿洲已成为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复合系统,人地关系是绿洲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干旱区地理的研究目标要以绿洲为重点。

标签:;  ;  ;  ;  ;  ;  ;  ;  ;  ;  ;  ;  ;  ;  ;  

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兼论地理学报主编_地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