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教育”词源背后的哲学世界观论文

论西方“教育”词源背后的哲学世界观论文

论西方“教育”词源背后的哲学世界观

木思博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中心小学,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 在理解西方教育的概念时,当代的教育学者有一个重要的分析维度,即西方“教育”词源的分析。通过对词源的分析,我们更能理解“教育”的本意,从而更好的解释教育的内涵。然而,目前为止,我们对于西方“教育”词源的解读,仅仅停留在孤立的纸面意思上,并未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导致理解的浅薄甚至望文生义的误读。主要尝试探讨西方“教育”词源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基础和哲学背景,试图找出西方“教育”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 西方;教育;词源;哲学背景;世界观

1 “教育(education )”词源之研究以及问题

1.1 “education ”词源的分析

“在西方,教育一词由希腊语εκπαδευση演变为拉丁语educare后,再分别分化为英语education、法语ducation、西班牙语和加利西亚语(Galego)educacin、加泰罗尼亚语(Catal)educaci、葡萄牙语educaie、意大利语educazione、罗马尼亚语educaie、马耳他语edukazzjoni、波兰语edukacja、德语erz-iehung。”可见,教育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进而转化为拉丁语。在拉丁语中,“educare”中的“e”有“出”的意思,“ducare”有“引”的意思。因此,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education”有“将……引出”的意思。

然而,“引出”的究竟是什么呢?很多学者推断,教育的意思就是“引出潜能”,“借助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潜质转变为现实”,“教育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途径、媒介,把受教育者内在的天资、禀赋、能力、知识、智慧、美德等引导出来的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更有甚者,据此推论西方的教育注重内求,注重以儿童为中心。然而事实是如此吗?

1.2 当前词源研究的问题

众所周知,强调顺应儿童天性的卢梭诞生于18世纪,而儿童中心论在20世纪才开始广泛的流行开来。西方“教育”一词的词源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在时间上是不相符的。在教育实践中,以西欧中世纪教育为例,教会的教师是僧侣,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机械的记忆、背诵;棍棒以及各种体罚的工具是各个教师必备的教具,体罚盛行。这些显然不符合我国一些学者的教育这一词的词源是“引出潜能,引出知识”的推论。

要想更准确的理解“教育”词源的含义,就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分析,词汇作为符号,在人类思想交流中是事物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一定的词汇可以反映或者表现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以及观念。因此,我们就要从古希腊时期和古罗马开始探源,通过当时人们的世界观来探究“教育”究竟引出了什么。

单片机也称微控制器,它集成CPU、ROM、RAM、存储器、I/O口等,而微处理器是CPU,它仅集成运算器和控制器,没有存储器和接口。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是单片机原理课程的负责人,长期从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自动测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培养优秀的应用人才,明确教学课程设置目的,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分析,贯彻落实教学计划,认真探讨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我们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实践研究与探讨。

2 古希腊人的世界观——柏拉图的相论

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相论不仅仅是柏拉图本人的哲学观点,更是当时古希腊人世界观的一种集中体现。虽然古希腊人对于世界观点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无论是柏拉图之前的荷马、毕达哥拉斯等人还是柏拉图之后的柏罗丁,都反映出了这样的一种思想倾向——要在混乱的现实世界中找到清晰的共相。

由于中世界基督教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圣经》等宗教著作也大多由拉丁语写成。因此,中世纪的基督教作为上述两者的延续,其研究有助于我们以一个整体来把握“教育”一词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而柏拉图正是这种理论中最出色的哲学家,其相论清晰而准确的概括了在不断变化的宇宙中,在混乱的生活中的各种共相准确定义,并由此生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我们通常理解的柏拉图哲学,主要指的是其前期的相论,该学说已存在的原型的相(idea)或型(form)为中心。

然而,矛盾出现了,人们如何才能超越感官的限制,直接从超验的原型中领悟呢?柏拉图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某些知识,是因为在人的头脑中“分有”某些原型的相,例如,一匹马之所以能成为一匹马,是因为它分有原型的马的相。而人之所以能够认识一匹马,是因为人的头脑中也分有原型的马的相。

图7所示为成型前后秸秆炭的N2吸脱附等温线。通过与未成型之前的吸附等温线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并无明显差别,唯一区别在于成型之后的等温线低压段斜率略小于未成型的,这也说明了添加 CMC粘结剂后会减少成型秸秆炭的微孔数量。根据 IUPAC(何余生等,2004)划分的吸附等温线类型可知,成型后秸秆炭吸脱附等温线同样符合Ⅰ型等温吸附线,相对压力P/P0在低压区开始大量吸附气体,随着P/P0增大达到吸附饱和,当吸附压力达到气体的饱和蒸汽压时发生液化,吸附量有所上升,而高压段存在的滞后环说明秸秆炭中存在大量的中孔,这说明大量的微孔及中孔的存在,使得成型秸秆炭仍具有较好脱臭活性。

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工作意见》举例:“漠视群众利益和疾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无动于衷、消极应付,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冷硬横推,对群众态度简单粗暴、颐指气使。”这些现象,是严重脱离群众甚至侵害群众利益的恶劣行为,对此中央明确要求,一定要坚决整治。

木排过了南津关,前面江中心出现了一片沙坝,这就是葛州坝。江水在这里开始分流,形成南北两个水道。按照作战计划,划夫们便开始调整航向,把木排向葛州坝北边的那条水道划去。木排进入北边的水道后,隐隐看见了夜幕下的宜昌城。

要让传统的“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需要构建基于地域实情特征多部门协作联合的社会合作管理机制体制为中心,以管理体制创新和环境建设提升为重要抓手,推动旅游行政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

由于受到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笔者发现,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对于世界的认识并未超越柏拉图的思想。反而是借助了其中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为这些思想加上了神圣的外衣,将其与上帝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发现基督教中所要得到的所谓的“知识”,已经变成了对于上帝的认识,是接近上帝的一种手段。

3 古罗马基督教的宗教哲学世界观

从三世纪开始,一直到公元六世纪,新柏拉图主义一直是希腊——罗马世界的主导哲学。 “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结构,在于亚历山大早期的基督早期的基督教神学一起同步发展时,似乎提供了一种特别恰当的形而上学的语言……”可见,从基督教的发端,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就着非同寻常的影响,而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基督教的上帝观成熟。

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任务就是保罗,他相信耶稣不是普通人,而是基督,即上帝的儿子,其化身为耶稣,来拯救人类。他将耶稣看作现实世界和上帝的纽带,上帝通过基督与世界相联系起来。由于受到希腊哲学的影响,他认为基督就是万物的原型,万事万物都是效仿基督的。

奥古斯丁认为柏拉图的哲学是“所有哲学中最纯粹、最辉煌的”,是那么深奥,以至与基督教的信仰完全一致。他认为,柏拉图所谓的原型存在于上帝的思想中,是上帝思想的一部分,感觉世界不能够触及这些思想,只有“通过灵魂的一种根本内省才可以获得”。

在这里,相既是本体论的主要成分,又是认识论的主要成分。柏拉图对于感官所认识到的知识采取的是不信任的态度。在柏拉图看来,我们所在的世界是一种混乱的无规律的世界,我们感官所认识到的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相对的。在这种混乱中,必然存在着一个有着更深一层的、永恒的、有着绝对事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着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所有的事物的原型。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只不过是分有了的原形的世界中该事物的相,或者说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仅仅是原型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由此看来,古希腊“教育”词源中所“牵引”出来的正是这种超验的原型的相,而并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知识、能力。这是因为我们所谓的“知识”和柏拉图所理解的“真正”的知识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今的知识更多的是科学角度上而言的,是可认知的;柏拉图所谓的真正的知识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人们只能认识到其中一部分。由此,我们梳理了古希腊“教育”词源其背后的哲学世界观内涵。那么较早使用拉丁语的古罗马又是如何呢。

4 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的发展与教育实践

细化落实三年行动计划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着力落实湖区市县政府主体责任和省直部门监管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同配合,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督查考核,确保十大重点领域(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城乡生活污染治理、集中整治工业污染、加强船舶污染防治、保障饮水安全、实行沟渠清淤疏浚、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整顿湖区采砂秩序、加快湿地生态修复、加强血吸虫病防控)和九大重点片区(污染严重、对洞庭湖水质影响较大的大通湖、华容河、珊珀湖、安乐湖、冲天湖—马家吉河、东风湖—吉家湖、沅江七湖、黄家湖、桃花江流域等)整治任务和措施的落实。

随着欧洲大陆大部分对于基督教的皈依,对基督教本身的质疑越来越少,基督教开始重视其自身学问的完善和传承,经院哲学由此兴起。对于教育的内容,于格有着经典的表述,即我们所熟知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音乐、几何、天文。然而学习这些知识并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恢复上帝在我们身上的映像”。

相是一种存在于意识之外的某种东西。正如上文所说的,生活的世界中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是不完善的。人们所感觉到的也是不完善,不断变化的知识。真正的知识人们用感官是不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人们从超验的原型中直接领悟,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永恒的、完善的知识。

阿奎那对于上帝与理智的关系做了更进一步的探讨。他认为,越是了解世界便越是对上帝的认识和崇敬。“上帝的无限慷慨使各种生物能按照各自特殊本质分有上帝的存在,人类也能在不断发展的人的品质的整个范围内这样做。”由于上帝是理智的唯一源泉,人所拥有的理性不但不会与神学的教义相违背,反而是接近上帝的最好手段。理性与信仰同时来源于上帝对于人的启示,都是人天生所能获得的。同时,阿奎那更进一步,提出认识自然更可以了解上帝的伟大,这是以往学者所没有提及的。

在新工科背景下,《数据库维护与编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尽可能达到新工科人才要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即便是作为宗教改革家的加尔文,其关于宗教的世界观也继承了以往的成果。加尔文认为人生来有对神的认识,这一观点同样是关于知识的先验论,上帝先于人所存在,并在人的头脑中加入了神的意识。“人心因他的本能多少意识到神的存在,这是无可争辩的”,“神不但在人心里洒撒下我们所谓真宗教的种子,也在创造整个宇宙的事工上天天启示他自己。因此,人一旦睁开眼睛就不得不看到他”,“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

中世纪是欧洲基督教发展的全盛时期,在这一段时期内,神学有了极大发展。虽然各派林立,各成一家之言。但在关于人与神的关系上,可以发现:人们依然相信人的头脑中分有着上帝的神性。人们所需要做的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将上帝的神性牵引出来。

中世纪末期,现代英语开始形成,“education”一词开始从古希腊语、拉丁语的词源中吸取相应的思想养分。并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education的内涵不断丰富,直至今天我们所认识的教育的概念。

5 教育词源与西方世界观

从古希腊时期到古罗马时期直至中世纪,从柏拉图到奥古斯丁再到阿奎那,甚至到宗教改革时期的加尔文。在哲学世界观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主线,从柏拉图时代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即无论万事万物如何变化,世界最终都统一于“一”,只有“一”是真实存在的,“多”则是虚无的。“一”作为一个先验的范畴,是存在于现实之外的世界的。这一点,我们无论从柏拉图的相论、新柏拉图主义的“太一”学说、还是基督教将“一”归于上帝,都可清晰的看到这一点。

而在认识论层面,这些先贤哲人们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窥见“一”的一部分,即获得对于事物的认识,是由于人类的头脑中分有“一”的一部分。这种分有是先天所存在的,是不需要我们向外习得的,无论是人头脑中“相”,还是存在于人身体中上帝的神性只需要我们通过内求的方式将其牵引出来即可。通过感官对外界感受,只能使我们迷失在纷繁的世界之中,或者离自身的神性越来越远。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从这些思想中窥见一些“教育”词源所生成的思想背景。我们不难理解,教育的词源之所以理解为“从……引出”,是有其生成的哲学与思想土壤的,并非凭空出现的。教育词源中“引出”的就是我们头脑中分有这个“一”,在柏拉图话语中这个“一”是“相”,在基督教中这个“一”是上帝的智慧,是自身的神性。 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先验的,与今天所谓的“知识”、“能力”、“潜能”是不同的。

6 结语

语词的含义是以词源为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不断生成的。我们分析某一概念时既要注重语词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加变化的内涵,又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分析词源的本来意义。二者虽有联系,但却不能混淆。在分析词源中,说古人的话表达今天的意思,不仅不利于我们追本溯源,还会造成对于古人思想的误读。因此,无论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还是教育历史的研究,都应该深刻的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加尔文.基督教要义[M].钱曜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11.

[2] 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257-367.

[3] 章雪富.希腊哲学的Being和早期基督教的上帝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56-537.

[4] 赵林,杨熙楠.神秘与反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1-187.

[5] 伊本·西那.论灵魂-《治疗论》第六卷[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52.

[6] 刘一虹.信仰与理性[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7):1-3.

[7] 大卫·福莱.从亚里士多德到奥古斯丁[M].冯俊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18-492.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2.094

作者简介: 木思博(1992-),女,教育硕士,高新区中心小学,小教二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标签:;  ;  ;  ;  ;  ;  

论西方“教育”词源背后的哲学世界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