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消费模式正变得更加多样化,在线充值支付的预付卡正在迅速增长。各类预付卡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支付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预付卡网络支付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其作为发展迅速的新生事物的一系列风险也随之而来,所以加强预付卡的法律监管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预付卡监管现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试图提出解决方案,促进预付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网络预付卡;法律监管;监管问题;解决对策
一、预付卡监管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用于规制预付卡业务的政策法规,形成了一定的监管组织体系和监管框架,但总的来说,这些规范是分散的,分为多个层次,实践中的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一)行政监管缺乏有效性
受法律规范不统一、不健全的影响,预付卡市场相对混乱,尤其是多个行政部门具有各自的管理职权,如工商部门的职责为打击违法经营者、商务部门的职责为制定行业标准,且各部门在监管预付卡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长期以往,会导致配合缺乏有效性,极易出现监管漏洞和各自为阵的情形,为不法商家提供可趁之机。另外,行政部门对预付卡纠纷进行处理时,由于没有法律法规的授权,基本选用调解的形式,监管不到位且缺乏有效性。
(二)持卡人权益保护机制存在漏洞
预付卡是持卡人在特定时间和范围内分次享用商品和服务的凭证,也是持卡人依法享有消费者各种权益的证明。预付卡消费款项的预付性特点决定了支付机构的优势地位,从而导致持卡人的权利相对于其他消费者的权利更易受到侵害。但现行预付卡规章制度主要以维护支付服务市场秩序为目的,持卡人保护条款较少,持卡人保护机制也未建立,关于预付卡消费者举报途径、诉讼维权、举证责任的规定还不够具体。
(三)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严重
当一些商家申请一次性预付卡时,他们需要注册更详细的个人信息,甚至保留身份证的副本以建立文件。提供个性化服务。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商人不遵守协议,并将消费者的个人资料转售给第三方。第三方经常通过电话或短信向消费者出售各种非相关商品和服务,或使用消费者个人数据。从事非法活动以谋取私利会严重影响持卡人的个人生活,甚至可能危及他们的个人和财务安全。
(四)预付资金如何监管的困境
市场主体收取的预付消费资金处于自我管理、自我支配状态,资金安全仅靠商家自身信用单保险模式,无法定保证主管部门依法监管。此类商家通过发行预付卡,以不计成本的超低消费折扣方式积聚大量预付资金,已逐渐向变相融资、非法集资行为的趋势演变,社会风险极大,而又缺乏强制监管举措。
(五)缺乏预付卡担保制度
在现阶段,许多发卡机构在使用预付卡吸收资金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时,对消费者利益的监督和保护并不十分重视。也就是说,对自己发行的预付卡没有相应的保证措施。当企业出现业务失败或支付困难等问题时,预付费服务或消费者的商品不能兑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不能够基于消费者应有的补偿,严重的损坏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预付卡监管问题解决对策
(一)采用多重监管体系
一方面,建议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监管的主体,建立工商部门、公安部门预付卡业务的沟通协调机制,和税收部门合理分工,切实加强政府对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的监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作用,加强支付清算协会预付卡工作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责任,防范和惩罚支付机构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发挥消费者权益纠纷调查、监督和调解的作用。
(二) 设立资金专门管理账户
根据规定,发行公司和基金托管系统目前正在实施。但是,提交的文件需要经过事后监督,发卡商不需要任何资格证书。发行后备案的硬约束限制相对不足,缺乏相应的严厉处罚措施,导致实际申请率低。此外,虽然基金存管系统已经实施,但一旦发生破产或倒闭,公司的存款资金首先按照司法程序偿还员工的工资、场地租金、供应商拖欠和抵押索赔。因此,建议尝试建立事前审批系统,为消费者权益特别账户开立预付资金。在中国人民银行提交记录后,它将被指定用于特殊目的,并将由第三方平台监督。
(三)引入第三方担保制度
第三方应监控和管理通过特殊账户收取的预付款流量和配额,并定期评估发行人的信用风险。同时,第三方担保流程还应引入与消费者保护基金的合作机制,即发卡机构应在现有的消费者保护基金中购买保险或参与保护基金。当发卡机构运营失败,出现支付困难等问题时,这类保险和保障资金可以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性权益的最后防火墙的作用。
(四)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救济措施
首先,建议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善法律法规,在保护预付卡消费者权益的过程中,为消费者利益实施举证责任倒置责任,并规定由支付机构提供的预付费证据。其次是建立消费者直接补偿制度。发卡人存在违法经营或重大过失,直接损害持卡人利益的,建议业务监管部门按照行政处罚规定扣除一定比例的罚款。直接用于持卡人的权利和损失。
(五)提高消费者理性消费和安全意识
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过程中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办理预付卡时要和经营者签订一个合同或类似单据,请务必阅读的格式条款合同。进一步畅通投诉和报告机制,加强对预付卡网络支付侵权典型案例披露和预付费模式的风险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从根本上降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风险。
参考文献
[1]牟爱州.预付卡监管制度完善的金融法之维.中国管理信息化[J].2016,19(17),139
[2] 朱增文.单用途预付卡消费者权益问题探究及对策建议.北方金融[J].2018,(03),109-111
[3]张钦亚、孔祥宪.破解单用途预付卡市场监管难题的立法建议.上海人大月刊[J]. 2018,(04),27-28
[4] 朱晓宁.浅谈商业预付卡的法律监管.全国流通经济[J].2018,(32),126-127
[5] 张德富.浅议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监管制度的完善——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视角.金融会计[J].2015,(03),48-52
作者简介:汪翠(1997.11—),女,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法学专业。
论文作者:汪翠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预付卡论文; 消费者论文; 持卡人论文; 资金论文; 机构论文; 第三方论文; 业务论文; 《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