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霞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结合郑万铁路移动模架项目的施工实例,介绍工程施工中采用的下行式自行移动模架横向微开模过孔技术要点,为横桥向施工空间受限时的移动模架设计、应用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移动模架 微开模 施工要点
1.工程概况
郑万铁路移动模架项目施工段位于湖北省保康县后坪镇,地形状况复杂,多为山地。工程内左右两幅桥并行连在一起,施工范围内箱梁跨径均为32.7m简支梁,两幅桥桥墩中心间距为11m,两墩柱间最小净距离为2.5m,项目进行时左右幅墩柱均已施工完成,最高墩16.351m,最矮墩7.797m。左幅已采用上行式移动模架先行浇筑。根据现场情况和工程特点,右幅施工采用下行式自行移动模架进行施工。
一般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均采用主梁横向移动带动模板横向打开避开墩柱,来实现整机纵移过孔,特殊情况通过模板在主梁上部整体横移实现开模过孔。本项目中由于左右幅墩柱间距很小,限制了主梁的横向移动;左幅箱梁的先行浇筑,同时又限制了模板在主梁上端的横向开模。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为实现移动模架浇筑完成后的脱模、落模纵移过孔,经过多次现场实地考察和反复计算、模拟,创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下行式自行移动模架横向微开模的过孔形式。在多处空间受限的条件下,实现了移动模架的浇筑、过跨,满足了项目施工使用。此项横向微开模的过孔设计,不仅是结构上的创新,更是设计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
图1-1 郑万铁路下行式自行移动模架施工横向简图
2.技术实施方案
2.1 结构组成
本项目的下行式自行移动模架主要由主梁、鼻梁、横梁、模板、牛腿、小车及前、中、后横梁组成。
2.2 技术实施方案和创新点
(1)移动模架浇筑完成过孔前,先通过主顶整体落模150mm。考虑到两侧空间的限制及墩顶垫石的影响,模板横向分成三节段,两侧模板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油缸在主梁顶部向外水平移动很小的距离,避开墩顶垫石,中间底模横向位置不变。主梁横向不动,只纵向移动带动两侧模板向前纵移,中间底模由横梁带动在墩顶垫石之间向前纵移。墩顶位置设置底模过孔支撑装置,该底模过孔支撑装置可以通过其自身变形来实现与底模变形同步,为底模在纵移时始终提供支撑,实现底模纵向滑动。
(2)横梁需要带动中间底模纵移,所以横梁不能全部打开进行模架纵移,且横梁全部打开会影响模架整体稳定性。针对这些问题,横梁采取依次打开过墩后合拢的方式进行模架纵移过孔。
(3)本工程两幅箱梁内侧翼缘相连,传统后横梁结构不能实现其辅助模架纵移过孔的功能。项目设计为箱梁内侧预留提梁孔,后鼻梁上部焊接T型轨道板,后横梁提梁下部设置滚轮结构,提梁穿过预留孔利用下部滚轮结构与后鼻梁T型板卡套在一起,以此作为后支点辅助模架纵移过孔,待后鼻梁T型板与滚轮脱离后,将后横梁自行倒运至下一施工工位。
图2.2-1 模板及牛腿结构形式
2.3 实施过程
3.横向微开模过孔技术的优点
郑万铁路移动模架项目在施工条件苛刻的情况下,根据项目特点,结合传统下行式自行移动模架的优点,创新研发了新的过孔形式,解决了传统移动模架在此项目施工中主梁无法横向移动开模导致的不能纵移过孔的难题。
此创新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主梁不横移、外模横向微开即可实现整机纵移过孔,且模板无需重新拆装,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缩减工期。
(2)浇筑和整机纵移时主梁横向位置不变,牛腿设计轻、小,解决墩柱间距受限的同时,受力更加明确,而且节省了材料,比传统牛腿整体重量减轻35%。
4.结束语
下行式自行移动模架横向微开模过孔技术在郑万铁路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效果良好,其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在实际应用中都得到很好的验证。此项创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有效的拓宽了移动模架的适用范围,也为施工技术的思路创新起到了很好的表率,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参考资料:
[1]《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2]《机械设计手册》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论文作者:韩军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横向论文; 模架论文; 横梁论文; 开模论文; 项目论文; 模板论文; 提梁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