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闻传播中的数据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论文,数据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3)12-0080-04
数据是通过物理观察得来的事实和概念,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的地方、事件、其他对象或概念的描述,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在新闻报道中,传媒人的职责在于披露社会生活中各种变动的事实,而对社会生活变动状况最直接的表达形式便是数据。因此,数据在新闻中便成为公众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新闻报道用数据来说明问题,是十分严肃和严谨的做法。譬如,数据出自何处、提供的时间、如何得到等都是要交代的基本因素。但目前相当多的新闻媒体对数据是否准确并不以为然,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引用者常常表述为“有关部门”,提供时间往往为“最近”,如何得到数据常常是“记者在走访中得知”,数据出处往往为“据统计”、“调查显示”。“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问题已蔓延到新闻媒体。这既有媒体人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媒介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等客观上的原因。目前,在各类媒体工作的从业人员大多毕业于各类文科专业,由于高等教育学科划分的原因,他们大多未参修过高等数学课程,未经过系统的统计学、数理逻辑的训练。在新闻实践中,他们往往更看重新闻选题,而缺乏归纳和梳理数据的技能。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说,统计数据产生的过程也是一个求真的过程,与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属于同等重要的问题,传媒人能否正确看待和运用统计数据,也是其职业操守的一种体现。[1]目前,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的精确新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样式。实际上,不仅统计数据本身具有新闻价值,统计方法也能为新闻报道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一、正确使用数据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含“事实”和“报道”两个构成要素,新闻真实则包含“事实真实”和“报道真实”两个层面,两个层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因此,新闻媒体除了要全面、客观地引用、播报统计数据外,还应保证采用数据的准确无误,这里便涉及了如何正确使用数据的问题。
首先,新闻报道中的数据来源必须具有权威性。在新闻中使用数据,首选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公报。如果说统计是“社会的温度计”,那么统计数据则是“社会脉象”的反映。所以,各级政府统计机构通过自己的网站,时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定期向社会发布各种统计公报、统计报表和统计年鉴,为公众提供大量反映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面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信息,公众可以较具体地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和量化特征,较清晰地把握当前社会的基本形势和发展趋势。政府部门是权威数据的主要来源,这些统计数据均建立在系统化、专业化的调查统计工作基础上,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外经贸部的统计数据最权威。对新闻媒体而言,经济新闻要有准确的统计数据,财经新闻对数据的要求更严格,在证券新闻中,数字通常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但是,凡是涉及区域整体性的数据,新闻媒体应向有关统计部门核实。由于管理职能的不同,一些部门掌握的数据并不是区域内全社会范围统计的结果。[2]总之,新闻媒体在报道中采用来自政府统计机构的权威数据,才有可能保证向公众及时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
其次,在使用数据时一定要弄清数据的来源。除了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如果数据来源于非权威机构,必须严格地识别和分析其获取数据的方法是否科学,调查的样本量有多大,获取样本的范围有多广,所代表的是怎样一个群体等。对于这类出自非官方的数据,传媒人应当运用统计学专业知识和数理逻辑推理方法,对其他机构采集数据的可信度进行深入考察,真正做好防范数据陷阱的把关人,而不能盲目地引用并加以发表。因此,传媒人如何对其他社会机构的数据做出正确判断,在报道中准确甄别这些统计数字的真实可信性,避免引用有问题的数据就非常重要。
此外,要辩证地看待和使用各种数字。在新闻报道中,一要克服数据使用中的片面性,即在新闻报道中只选择、引用所谓正面、积极的数据,让好听、好看的数据说话,把数据当做标签来使用;二要克服孤立地使用数据的问题,即在新闻报道中只引用某个单一的数据,对其他相互关联的数据置若罔闻,把一系列有机联系的数据割裂开来。片面地引用数据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即使对这个数字做出细致的解读,也难于掩盖其背后存在的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量化数字之间,普遍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说明、相互支撑的关系。如在宏观经济指标中,经济增长、投资、价格、就业、国际经济平衡、供需协调这六大指标就像一个魔方的六面体,相应的六大统计数据随着魔方的变化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组合,所有数字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只有互相对比和参照分析,才能正确解读实际的经济运行状态。[3]
二、科学采集数据
在新闻报道中,媒体在采用官方发布的权威统计数据外,为了更广泛地报道现实社会各方面最新和细微的变迁,常常会根据所拟的新闻选题进行社会调查,自行采集相关数据信息。社会调查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在于结论的相对准确,而作为新闻观点支撑的统计数据,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而要获得准确可靠的调查结果,离不开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就是从整体的研究对象中选出一部分代表加以分析,然后用所得出的结果推测调查对象的总体性特征。在这项调查中,首要条件是样本选取具有代表性,即被调查对象中的每个人被选择为样本的概率相同。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内许多媒体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拿定量研究中的抽样来说,相当一部分媒体经常使用的是偶遇抽样,如街头拦人法、自愿者抽样法、随报调查法、网上调查法等。而这些方法都属于非随机抽样,即使是国内较早采写精确新闻的《中国青年报》,在其1999年10月到2000年3月采写的精确新闻中,也仅有10%应用了随机抽样,20%是非随机抽样,其余70%的社会调查没有明确说明。[4]非随机抽样调查不具备普遍意义,其可推论性相对较差,得出的结论往往出入很大。
相对来说,随机抽样所获得的样本资料方具有推断总体的可靠性,这样采集到的数据才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抽样调查是在欧美实证主义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社会调查方式,本身有着一套较为科学的方法,对此,美国民意调查研究协会曾提出过十分具体的要求,如对负责调查的机构、问卷所提出的问题、对抽样总体的界定、样本的实际规模、抽样中存在的误差、各项统计结果的实际出处、采访的具体方法、采访的时间选择等情况进行必要说明。媒体在引用调查结果时,也应该公布得出这一结果的调查过程的相关技术参数,包括上述美国民意调查研究协会提出的建议,如执行调查的单位、样本量、样本选择方法、样本构成、调查时间等,让读者从中判断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公众只有清楚地知道数据是如何得来的,才能辨别新闻中的“假”数据,对媒体形成有效的监督,并充分相信数据的精确性与代表性。
依据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采集到的数字才能较为真实可信。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失实,传媒人应当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定量研究的专业知识,以保证数据采集过程的规范性。统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获取一份较为准确和权威的统计报告,需要进行一系列相当复杂的调研工作。任何一个环节不科学都会影响到统计结果的公正性。从专业素养的角度来说,传媒人应当尽快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统计分析和逻辑判断水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
三、勇于质疑数据
新闻媒体在原则上应当采用权威的统计数据,但对于数字不应奉行“拿来主义”,而是要批判性地接受,勇于对各类数据提出质疑。有时,某些数据从调查方式到最后结果都经不起推敲,对此,具有强烈求真精神的传媒人应当像深度调查那样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探寻统计数据背后的“马脚”,直到最后发现事实的真相。这种对数据的存疑求真态度体现了新闻记者应有的严肃、严谨的工作作风。2007年底,媒体发布了来自建设部的数据:“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002年底的22.8平米增加到2007年底的28平米,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83%”。对此,《中国青年报》提出质疑,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指出:“如果考虑每年拆迁失房面积,城区扩大带来的新增人口等因素,2007年底全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17.54”。[5]这一调查数据与建设部公布的数据相差10平方米以上,如果所有媒体对此都以讹传讹,将难以解除广大受众对这样一组“乐观”数据的普遍质疑。
对于数据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所列的数字究竟是“环比”还是“同比”,计算的范围是否全面以及科学性有无保证等。2010年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较上一年同比上涨1.5%”,就曾引起受众和媒体的广泛质疑。而最能引起公众质疑的数据则是平均数。从统计学上讲,平均数是最常用的数据,它既能描述一组数据的整体平均情况,也能作为不同数据比较的标准,在新闻报道中常常用来反映事物的现状或发展趋势。但是,这些平均数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2008年7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权威数据:2008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9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这一没有其他辅助说明的平均数招来一片不解和质疑声。其实,平均数的表述方式本身就存在许多问题,在目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社会现实中,这样的表述并不能通达民意。平均数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受到极端值影响,即偏大数或偏小数会将平均数较大地提高或降低,如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平安保险公司及各大银行董事长的天文数字年薪计算进去,便可以大大提高工薪阶层的平均工资值。除去这些极端的例证,就基本工资收入而言,高收入人群的比例往往偏少,中低收入的人比例很高,平均工资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常修泽研究员解释说:平均数只能反映大体的趋势和水平,它会掩盖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忽视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的平均数,难以表现最真实的社会状况,大幅上涨的平均数更容易掩盖一些短板,引入结构性数据,保证了对新闻事实信息全面客观的传达。[6]
为此,媒体在报道总体平均水平之外,还应对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进行说明,理性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工薪劳动者薪酬的差距,以比较具体的结构性数据辅助讲明这一平均数的由来,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数字背后的真实生活状况。
四、深入解读数据
在新闻报道中,客观准确地引用统计数据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只是传媒彰显其新闻传播价值的一部分职能,从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新闻媒体还应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挖掘数字背后隐藏的内容。但是,在当下国内相当多的媒体中,尽管大多数新闻报道已经开始运用各类统计数据,却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摘引和披露,很少对统计数据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新闻媒体是新闻真实的主动建构者,对于统计数字,如果仅仅作为单纯的传声筒,便会使信息传播的真实有效大打折扣。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要求中,真实、有效是两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信息真实是动机性要求,传播有效则是目的性要求。同样,在新闻中客观准确地披露数据,只能说媒体践行了其新闻真实的初衷;如果能够进一步对数据进行解读,深入发掘数据所附带的丰富内容,让广大受众知晓数据背后的故事,才能说媒体实现了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统计数据进行由表及里的解码是对媒体人的职业要求,即媒体人有责任在披露有关数据之后,对统计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
这种分析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浅层次的解读,即对统计数据本身进行解析。比如,国家统计机构定期发布全国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这是一个直接反映宏观经济基本运行状况的数据,既为普通老百姓所关心,也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但是,媒体大多关注谁最先发布这一数据,但没有去想信息传播价值的“第二落点”,因此,新闻媒体的表述大多是:“国家今天公布了三季度CPI”,“CPI又升了”。对于这样的动态式报道,有时候最多加上一个背景介绍。[7]宏观经济运行的数据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这样的统计数据,在披露之后应当进一步通过收集相关的数据,对各个指标进行联系性的、整体的、连续性的观察分析,进而解读出其背后的意义所在。比如,对于某一年一个省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数,如果单独来看增速明显较快,但与全国同期的平均数字相比较,再扣除价格上涨的因素,就会显示实际的消费增长情况,通过对这一相关数据的横向对比和整体性分析,便能看到这一数据背后比较真实的发展趋势。
媒体对统计数据作出分析的另一个层面是深层次解读,即对统计数据进行由表及里的追问和分析。这样的追问就不是停留在数据本身及其周围的数据,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力求抓住数据背后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比如GDP的增长速度,一个地区的GDP增速较快,这似乎是件好事儿,如果深入分析其产业结构,发现其高耗能企业比较多,环境污染很严重,那这个高值GDP反而说明这个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差。又比如,一个平均工资数据或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发布后,如果大多数人未达到这个平均数或原有的心理预期,那透过这个数据可以说明,社会分配不均日益显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财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将这样的追问触及到分配体制和企业机制层面上,分析数字背后所隐藏的某个或一连串的问题,并进一步剖析问题生成的原因,这样的分析便可以提醒全社会进行共同思考,进而寻找社会改革和纠偏的办法。总之,媒体对数据进行深入解读,同时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为受众提供专业性分析预测,有利于受众对经济信息和统计数字的总体把握和正确理解。
数据来源于社会生活,同时又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当今,各种指数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如经济生活中有投资环境指数、物价指数、房价指数、股价指数等,社会生活中有居民幸福指数、环境绿化指数等,日常生活中有天气穿衣指数、晨练适宜指数等。面对这些量化指数,媒体人应当在增强数据意识的同时,提高对数据的敏感性,在新闻报道中建立指数分析体系,以便很好地适应媒体与社会生活的数据互动,并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