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许恩峰,楼俊

滴灌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许恩峰,楼俊

杭州萧山路桥工程处 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本文首先对滴灌技术进行分析,其次说明滴灌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的必要性,最后阐述滴灌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滴灌技术;公路桥梁;具体应用

淡水枯竭是社会面临的难点,促使节约用水理念得以全面落实。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导致公路建设、养护阶段需水量逐年攀升,但因各类因素的存在,致使该环节水源利用率普遍偏低,更谈不上对公路建设及养护质量的控制。对此,政府部门通过相关建筑业政策的施行,倡导“绿色建筑、节水工程”,如滴灌技术的选择,不仅是对节约用水理念的切实,又可有效保障公路养护质量。

一、对滴灌技术的分析

(一)概念

滴灌技术基于干管、支管、毛管各滴头的混合作用,并在低压条件的控制下,完成缓慢滴水工作,属于直接化水分和肥料灌溉系统。和传统灌溉技术相比较,滴灌技术具有节水、控水、水源利用率提升的优势,其主要在于:干管、支管、毛管间的协调部署,将水源量以长时间、持续灌溉为基准,降低水资源滴灌量。但是,因滴灌技术无法脱离系统设备的辅助,加之对滴灌技术、地质指标要求较高,甚至水源因杂质的存在,均会对毛管运行标准造成影响,诱发滴灌管网水源流通障碍等问题,对均匀性、科学性灌溉产生威胁。

(二)系统类型

依据系统类型的差异,将滴灌技术分为移动型和固定型。前者主要由机械动力、人工动力组合而成,其中机械动力涉及塑料管道架设(以机械设备作为辅助,实现滴灌操作)、大型配管机(滴灌管道长度在200m以上,且能够维持5个或5个以上搭台同时运作)两种形式;而人工动力涉及毛管、支管,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做好滴灌工作,虽然人工动力滴灌成本较低于机械动力成本,但因其耗时长、人力利用率高等缺陷,使其适用范围相对狭窄。后者运用空间略微广泛,其关键点在于:管道滴头、毛管处于固定条件,但若在农耕操作中应用该项系统,则应增加对管线、滴头的适用,促使农作物投入成本过大。

二、滴灌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提升经济效益、水源利用率

对于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而言,应对大批量麻袋予以使用,并在路面养护结束后,未对其实施回收利用,从而增加桥梁建设成本。其原因在于:养护麻袋多数具有一次性特点,加之路面高温现象的存在,使其内部结构出现损坏,从而难以完成重复回收、使用工作。另外,桥梁养护均由专业人员完成,不仅增加劳动力的运用,还会加大麻袋浪费率,使之养护效果无法达到规定标准,对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产生威胁。但是,若在桥梁路面养护期间选择滴灌技术,则可在路面质量保障的同时,杜绝水源浪费现象,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同时水源长期处于输送管内部,为减缓水源蒸发问题,使其能够直接作用于路面结构表层,即实现路面养护的目的,又节约水源。

(二)创建科学化养护环境

混凝土质量关乎着公路桥梁建设整体质量,而养护工作的优劣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首要因素。传统形势下,混凝土养护工作仅以路面湿润为前提,但因养护场地径流、渗水等问题的出现,使其路面面临沉降的威胁,从而出现路面泥泞现象。而滴灌技术的选择,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发生,既是对水源节约建设理念的落实,又是创先科学化养护环境的关键条件。

三、滴灌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一)工程案例

某段公路桥梁项目,其上部结构混凝土空心板(298片、24孔、22m)构成,下部主要为钻孔灌注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工程现场实地勘察工作的开展,可知在施工现场周边100m范围内存在机井,经水质检验达标后,将其作为桥梁工程滴灌水源。同时,在滴灌系统首部枢纽布设期间,应对水源、张拉槽间距离予以适当控制,本次工程制定Ⅱ级泵水方案,即将蓄水池位置控制在张拉槽附近,结合水泵的使用将水源抽至蓄水池内,为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可在蓄水池中心处布设隔离网,对其杂质予以过滤。另外,滴灌技术的开展,主要选择PVC-U管(直径约为2cm)作为给水管,选择三通钢管予以混合连接,并通过对热针的使用,将塑料输水管表层布设直径为0.7mm、间距为8mm孔隙,以此实现滴灌的目的。

(二)滴灌系统组建

完善化、合理化滴灌系统由自动设备、滴头、首部装置和输水管组建,其中自动化装置的选择,可对滴灌系统运行状态予以实时监控,结合系统自动化调节的优势,确保滴灌系统稳定运行。现阶段,滴灌自动化系统,涉及顺序自动装置、非顺序自动装置,前者依据阀门排列顺序,利用调节器对滴灌水量予以调节,后者以自动装置为前提,通过对阀门的独立控制,完成输水量调节工作。

若要在公路桥梁建设项目中,对滴灌技术的优势予以充分激发,则应高度关注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依据公路桥梁项目实际情况,对水资源实施合理运用,并严格遵循“就近原则”、“质量原则”。从整体上来看,公路桥梁项目水源质量的选择,只需略差于饮用水即可,即水源内无明显污染物方可在桥梁项目滴灌环节予以使用。第二,滴灌系统首部枢纽包括过滤器和测量仪、控制器、水泵与动力机等构件,即在确保水源经过滤、检测等环节,将其输送至输水管内。第三,滴灌输水管分为干管、支管、毛管三类,并同时利用闸阀、调节器、压力表等设备的辅助,保障水源均匀供应。第四,关于输水管类型和材质选择工作,应以耐久性、防水性、抗腐蚀性为前提,如PVC-U给水管(直径为2cm)的选择;而地滴头类型的选择,也应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前提,以此做好滴灌系统持续供水工作。第五,滴管系统的组建,应充分结合标准规范执行,如桥梁组装固定或移动形式的差异,综合掌握各方因素,并通过滴灌系统组建方案的制定,将滴灌技术的优势得以全面发挥。

(三)具体应用

基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滴灌技术仅依据塑料管、空心板间相接的原理,结合系统自动化装置,做好公路桥梁项目滴灌工作。从该层面来看,滴灌系统的运用,不仅可提升桥梁养护质量,还可减少人工劳作,避免因人为因素的存在对桥梁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针对此,在进行滴灌系统实际应用期间,还应对下列事项予以高度关注:首先,桥梁顶部空心板养护期间,可通过塑料薄膜的运用,将其水分、湿度、温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用以提升桥梁养护质量。其次,最大限度上实现滴头水雾喷射,但因受到风吹、其它因素的限制,易发生薄膜脱落现象。对此,则应对薄膜内温度(相对湿度98%以上)、湿度(略超于正常温度5℃-10℃)的合理控制,方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最后,滴灌系统在常规作业时,往往会残留大量水分,为杜绝水源浪费问题的发生,则应在空心板腹板处形成径流,通过腹板养护质量的提升,做好水源节约工作。

结束语:

总结上文,滴灌技术在公路桥梁建设项目的运用,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水源节约的目的,从而为生态环境的营造提供有利保障。基于实际公路桥梁项目,应充分依据经济与技术力量、环境需求,结合承建单位资质和水平,以先进技术为衡量标准,对滴灌技术予以不断创新及优化,以此推进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勇.滑模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2014(7):248-250.

[2]吴加根.滴灌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214-214.

[3]叶青,罗炜.滴灌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旬刊,2016(31):86-87.

[4]吴恩泽.简述滴灌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3):27-27.

[5]崔正国.公路桥梁施工中滴灌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7):88-89.

论文作者:许恩峰,楼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8

标签:;  ;  ;  ;  ;  ;  ;  ;  

滴灌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许恩峰,楼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