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向新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带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依靠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时代。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总结二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依据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廓清前进道路上的思想理论障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的实践得益于理论创新,面向新的伟大实践,更需要理论创新。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起点,也是面向新的伟大实践进行理论创新的开端。新时期理论创新成果的最精华部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仅为当时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提供了正确的指导,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马克思主义新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提出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在实践上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在理论上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开辟了道路,有些理论观点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奠定的坚实基础,就没有二十年来中国改革开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没有二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二十年来我们在理论上的创新及其形成的丰硕成果。
二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改革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实践特别是深层次改革才能避免盲目性;改革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才能避免走弯路;改革必须有科学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方案、步骤,这样才能审慎稳妥地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避免震荡和风险。在这些经验中,面向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用符合当今时代,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符合当今改革和发展实践的正确理论来指导改革与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如果要对二十年来我国理论创新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的话,应该说这二十年是思想异常活跃、理论创新深刻、研究成果丰硕的二十年。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二十年理论创新的最精华部分。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十年来,我们的理论创新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进行,这个核心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根本特点在于:理论上是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为中心,实践上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也就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首要的根本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破除了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剔除了附加到社会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充分估计了时代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实践带来的种种变化,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因而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实践中具有独创意义的发展。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理论创新关键在勇于和善于探索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挑战,继续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理论创新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面前,保持理论之树常青,关键在于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勇于和善于探索。勇于探索,就是要着眼于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正视和揭示实践中存在的矛盾,敢于突破不适应新的实践发展的定论;善于探索,就是要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既继承前人又不囿于陈规,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把握本质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避免被虚假现象所迷惑。
理论创新的源泉是实践。二十年的理论创新历程,在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突破。一个层面是紧紧抓住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操作性、运行性的经济技术问题,亦即应用理论问题,通过对实践的总结和对国外经验的学习与借鉴,理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另一个层面是针对改革深入推进,深层次的问题越来越多,且解决难度不断加大,迫切需要对一些基本的、重大的、宏观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的状况,从基础理论上进行创新。1992年初,面对股份制、个体私营经济、经济特区、外资经济、计划和市场、政府职能转变等改革开放实践提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重在立论,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判断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等, 极大地促进了改革实践的发展。 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科学地回答了人们担心和困惑的问题,指导改革继续前进。二十年来理论创新的历程告诉我们,理论创新必须植根于改革实践,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只有这样,理论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才能常创常新。
理论创新的出发点是实事求是,基本要求是有科学的诚实态度。“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理论探索就是要有这样的诚实态度。回顾二十年来的理论创新,既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果,也经历了曲折和坎坷。所以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无论提出问题或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把握客观规律。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必须坚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使理论随着实践的进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
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从基本国情出发,顺应社会实践的需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内在矛盾,理论创新就会顺利进展,生机勃勃;反之,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理论创新的核心在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论创新是从问题出发的,也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矛盾出发的。对于理论创新而言,最大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我国正处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理论创新充满机会的时代。邓小平理论为我们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为进一步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
形成有利于理论创新的环境
理论创新是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是一个需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劳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其中既需要理论探索者的劳动,又需要社会提供适宜的环境。
理论创新有其内在规律。它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诸如社会需求,即社会实践对理论创新的呼唤;研究对象的发现,即社会实践过程中内在矛盾的发现;理论积累,包括探索者和研究群体的理论积累等。这二十年的理论创新就是伴随改革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入的。随着新世纪的临近,改革和发展新的伟大实践不断为理论创新提出新的任务。
理论创新需要适宜的环境。这包括软、硬环境两个方面。从软环境讲,就是要正确对待理论和理论研究。一是要重视理论。没有理论成果,就不可能有正确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功,最根本的是因为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标志。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重视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加强理论学习,首要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二是要关心支持理论研究。要吸引学者联系实际,为理论研究出课题、提供服务,让理论工作者投身到经济建设主战场,请学者和专家进入决策过程,从而为理论创新提供基础。三是提倡探索。理论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探求未知的过程,应当允许、提倡和鼓励探索。
从硬环境讲,就是必须为理论创新提供必要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人才是理论创新的主体。没有一批热心于理论研究和探索的学者、专家,就不会有常青的理论之树。理论创新工作既要出成果,也要出人才。要围绕“出人才、出成果”,建立培养高级研究人员的机制,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保证人才健康成长。
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二十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同时提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的任务,并且把它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体现。理论工作者一定要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理论上进一步创新,不断获得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新的实践中开拓前进。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理论创新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邓小平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