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旧建筑的更新改造项目在西方已成为一股热潮。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与土地的关系日趋紧张,人们再一次将城市建设的目光聚焦到了“旧物改造”之上。而阳朔月亮山艺术创作营的建筑景观设计项目,是基于对旧建筑功能、结构及形态的更新。在强调资源集约化利用的同时,更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城市双修;旧建筑改造;绿色发展
1、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那些废旧抑或不再适应当代新功能的需求、不再满足新技术规范要求的建筑,它们的去留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旧建筑更新与再利用的可行性问题,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国家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他们曾将瑞士苏黎世面粉厂、德国鲁尔工业煤气罐厂改造为文化艺术中心,通过对旧建筑的功能、结构、形态进行更新改造,使其与城市的新功能、新生活方式相适应。对旧建筑的更新和再利用,不仅是现代人重视历史遗迹的表现,更能有效缓解国土资源日益严重损耗的现象。设计者运用他们的智慧,为这些即将消失的城市遗迹赋予新的生命,使其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以新的姿态得以延续。
2、城市双修的工作重点
对旧建筑的更新、改造和再利用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究竟什么样的旧建筑或建筑群才具备改造和再利用的价值?是不是所有被废弃的建筑或建筑群都需要重新更新和再为人类社会所用?就目前状况来看,对旧建筑或建筑群的改造和再利用一般呈现三种状态:对破败且无保留价值的建筑进行拆除,原址就会成为一片空地,等待再次的土地开发利用;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文物古建采用修缮和加固,修缮要求遵循“整旧如新”保护原则;对旧建筑进行适当改造,重新赋予建筑新的使用功能,使建筑功能得以更新。
城市双修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针对不同人群的生产、生活需求,因地制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强化土地集约利用,推动城市向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旧建筑发展的新趋势
3.1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许多废弃且不具保留意义的旧建筑,通常逃脱不了被铲除的命运,原址成为一片空地,等待再次的开发利用。这种建设性地破坏行为已对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产生了一定的威胁。然而,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提高,一些旧建筑更新改造和再利用项目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成为当今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3.2老建筑的更新总是为了适应当代的需求。随着发达国家在旧建筑(如废弃的工厂、仓库、学校等)改造、再利用项目成功案例的出现,国内亦开始在传统建筑中寻找新的设计灵感,力求为即将逝去的老建筑寻找一条新的出路。其中较为成功和为人熟知的,如北京 798 工厂区、上海的田子坊与新天地、南京 1865 创意园及苏州河艺术区等,均是在旧建筑基础上改造成功的优秀案例。这为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旧建筑的改造方法和模式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人们逐渐认识到将旧建筑改造为新模式下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等建筑,不仅保护了建筑本身的美学价值,实现了地域性景观的修复与再生,同时,改造后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亦为旧建筑的保存和再利用带来了新的契机。
尽管近年来旧建筑再利用项目层出不穷,但较之西方国家而言,这些改造大多出现在少数经济发达城市之中,且改造范围停留在对建筑进行简单的“功能置换”上,并未真正走上建筑及生态环境恢复和再利用的发展道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由于受到当前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旧建筑改造及再利用项目极少数由政府主导完成,而多数是出自民间和个人单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利用旧建筑建立新的公共空间,正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措施。因此,这一实践项目正得到社会及政府的关注和提倡,为旧建筑更新与再利用创造了广阔的前景。
3.3探索新的途径和方式推动社会参与
成都、厦门、广州等市开展社区规划师制度,引导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双修,集中民众的才智和潜力,获得参与的乐趣,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明市开展“问需于民”工作,发动企业和居民参与城市双修项目实施,构建共享共建平台,探索通过共建共享,公共缔造美丽城市。
3.4加强工作监督考核
哈尔滨市引入监察制度,强化城市双修考核评价与其他考核评价工作的优化整合,对懒政怠政的部门和质量不过关的项目严格问责。漯河市把城市双修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工作体系,明确责任目标,严格工作问责,结合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等的考核。做好城市双修工作的建议。
4、阳朔月亮山艺术创作营的建筑景观设计
阳朔月亮山艺术创作营建筑景观设计项目,是基于对旧建筑功能、结构及形态的更新。笔者及设计小组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环境肌理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改造与再利用,使其以新的面貌、新的职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在物质与精神上为市民带来崭新的设计文化体验。
4.1改造项目的现状、目的及意义
月亮山在阳朔境内,因山顶有一横贯大洞,形似一轮缓缓升起的明月而得此美称。月亮山艺术创作营位于阳朔月亮山景区,是观赏月亮山风景的最佳位置。其前身是某中学旧址,占地面积约 25 亩(加上二期开发的土地共 40 余亩)。学校原有建筑大多为单体瓦房,且分布不均。由于已闲置 6 年之久,校园内建筑长期失修,墙体已出现剥落现象,周边的环境也杂乱不堪。同时,学校与周边村落仅一墙之隔,墙高 2~3m,常有村民架起木梯翻墙至校内空地处种植农作物,因此它与附近村落的关系极为密切。对旧建筑的更新、改造和再利用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究竟什么样的旧建筑或建筑群才具备改造和再利用的价值?是不是所有被废弃的建筑或建筑群都需要重新更新和再为人类社会所用?就目前状况来看,对旧建筑或建筑群的改造和再利用一般呈现三种状态:对破败且无保留价值的建筑进行拆除,原址就会成为一片空地,等待再次的土地开发利用;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文物古建采用修缮和加固,修缮要求遵循“整旧如新”保护原则;对旧建筑进行适当改造,重新赋予建筑新的使用功能,使建筑功能得以更新。月亮山艺术创作营建筑景观设计项目,是由广西某艺术研究院发起和主导的,主要是通过对学校原有建筑群及周边景观进行整体规划、更新改造,利用阳朔月亮山景区这一自然地理位置,为艺术家和艺术研究学者提供一个安静、优美且具有浓郁艺术氛围的“大本营”,亦为阳朔的旅游业及城市发展增添独特的艺术文化气质。
旧建筑或建筑群的改造与再利用,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上,经济价值也同样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多数情况下,为适应某种新的使用功能而对旧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其费用远比重新建造要高,且更新周期较长。阳朔月亮山景区内的学校旧址占地面积较小,建筑结构简单清晰,因此改造的技术难度与工程周期并不会太难和过长。此外,阳朔作为一座驰名中外的旅游城市,在其景区内设立艺术家创作营区,在满足了城市文化发展目标的同时,也达到了打造节约型社会的目的。
5、结语
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是当前城市发展阶段应对“城市病”的良药,不是短期的建设行为,而是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长期性行动、理念和共识。这不仅是一项规划转型的有效实践,更是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杜立柱,杨韫萍,刘益,等.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策
[2]胡刚.苏红叶.广州城市治理转型的实践与创新一 基于“同德 围模式”的思考[J].城市问题。2014.33(03):85-89.
论文作者:叶菁超,汤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建筑论文; 城市论文; 阳朔论文; 再利用论文; 建筑群论文; 双修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