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北京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市论文,农业产业论文,空间布局论文,宜居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7-7588(2008)02-0162-07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① (以下简称《城规》)是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蓝图。《城规》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毫无疑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宜居城市”[1] 的重要标志之一。《城规》还在“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一章中提出“根据城市空间总体布局,适当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将基本农田保护区与绿色隔离带和生态走廊规划相结合,基本农田可以部分纳入绿色空间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章中提出,应“充分发挥绿色空间在生态、环境、景观、文化、游憩、减灾方面的综合作用。”
多功能性是所有形态农业的本质特征[2,3]。不论生产模式或者农业系统如何,其生产过程必然会产生从经济、社会、环境到文化的产品性和非产品性物质和服务[1]。北京作为一个大都市,农业发展既有城市化带来的巨大的农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也有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的资本、技术支持;但同时又面临着劳动力、土地和其他基本投入的价格高昂,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制约。在这种背景下,要建设“宜居城市”,北京农业必须通过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从而服务于“宜居城市”建设目标,实现农业持续发展,促进农民稳步增收。这已经在政府②、专家学者中间达成共识[3~7]。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具有生态服务功能、景观文化功能和旅游观光功能[8~10]。笔者认为,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不仅仅意味着通过观光、休闲、采摘等来提高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都市农业必须是生态型的、环境友好型的,为市民营造优美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景观的农业。北京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宗旨,按照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在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功能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种植、养殖业,更好地发挥农业的社会公益性功能,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基于宜居城市建设为目标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1 北京的农业发展空间
这里所谓农业发展空间是指农业生产活动的基地,包括耕地、园地、牧草地以及用于设施农业和养殖水面的其他农用地,本文将这几种称为“农业产业用地”,以有别于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农用地”概念。
1.1 2004年北京市农业产业用地面积
根据《北京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2004》③,2004年北京市耕地面积为236437h,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4.41%;园地面积为123940h,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55%;牧草地面积为2042h,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12%;其他农用地面积为55104h,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36%。其他农用地是指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畜禽养殖用地,坑塘水面,田坎,晒谷场,农田水利用地。农业产业用地总和417523h,仅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5.44%;其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比建设用地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48%高;但要比林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2.07%要小得多。可见,北京市农业产业发展用地空间并不大;北京自身的农业资源只能解决部分农产品的供应。
1.2 2004年北京市农业产业用地空间分布
从表1可看出,耕地主要分布在大兴、通州、顺义、延庆、房山、密云6个区,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0%;园地主要分布在平谷、密云、怀柔、大兴4个区,约占全市园地面积的60%;牧草地主要分布在门头沟和密云,分别有1216h和767h,约占全市牧草地面积的97%;其他农用地主要分布在顺义、通州、大兴、昌平、房山等,约占全市其他农用地面积的67%。
1.3 2004年农用产业用地景观特征分析
利用Arcview3.3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2004年的1∶10万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主要农业产业用地——耕地与园地进行景观特征分析,结果如表2。
1.3.1 耕地 远郊平原区,耕地景观所占比例较高,单个耕地地块面积较大,形状规整。近郊区(也是平原区)耕地景观面积比例仅次于远郊平原,平均斑块面积较城区和山区的耕地斑块大,但比远郊平原区的耕地平均斑块面积小。但无论是近郊区、还是远郊区,耕地都与居民点、工矿用地等其他景观类型相互交错,人为影响强烈。城区的耕地则高度分散在城市建设用地之间。山区的耕地则散布于林地景观之中,由破碎小块组成,但生态环境良好。
1.3.2 园地 园地的平均斑块面积、景观比例、斑块密度等景观指数,远郊平原区高于山区,而山区又高于近郊区和城区。由于受到地形坡度的较少制约,平原区单块园地的平均面积较大;但受人为干扰的影响,破碎度也较高。另一方面,园地的面积加权形状指数、平均分维数、聚集度指数等均由城区向远郊区依次递增,即从城区到山区,人为干扰强度呈梯度递减的规律。远郊平原地区大面积的园地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耕地转化来的。
2 农业产业圈层理论与北京市农业产业圈层布局的基本思路
2.1 农业产业圈层理论
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在其《孤立国对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中首次提出农业的圈层结构理论[12]。该理论揭示了市场距离或区位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产业类型)的影响。根据该理论,空间距离造成的农产品运输成本高低和价格差决定了农业的地域分布模式,从而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同心圆状扩展的农业产业分布地带。杜能所描述的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5个农业地带依次是:第一圈是城市副食品生产地带,生产易腐的蔬菜及鲜奶等食品,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形态;第二圈为林业带,为城市提供烧柴及木料;第三圈层以生产谷物为主的集约化程度比第一圈层低的农耕带;第四圈为粗放畜牧业带,最外侧的第五圈层是原始荒野。这种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被誉为“杜能圈”。
杜能所描述的这种农业圈层规律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生的:①这是一个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内部平衡的“孤立国”,没有与外部的农产品贸易关系;②当时的运输工具主要是畜力车辆,农产品的耐储存程度和体积大小,是不得不在运输能力上考虑的;因此,易腐烂的蔬菜及鲜奶等食品必须在距离市场最近的内圈层生产,体积大而日用量大的薪柴在第二圈层,体积小而且耐储存的谷物在第三圈层生产,第四圈是放牧带,生产体积小的肉类产品。
当前,北京的农业也呈现圈层特征。围绕北京中心城区,现已形成了3个不同的农业地带,第一层为近郊城乡交错的平原地带,是北京的蔬菜集中生产地区;第二层为远郊平原地带,是大田作物和畜产品的主产区;第三层为山区地带,是北京林、果产品的主产区。
2.2 北京市农业产业圈层布局的基本思路
北京业已形成的圈层农业是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历史阶段性产物;它是现实存在,但对于“宜居城市”来说,不见得是合理的。
蔬菜集中生产的第一圈层地区是在“城市菜篮子”工程背景下形成的,它最临近农产品市场,方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的蔬菜,也为农业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渠道。但是,这一圈层的水土气污染严重,生产出来的蔬菜很难保证绿色和安全;蔬菜生产的高水肥投入既消耗了本来就紧缺的水资源,而且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设施农业可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其白色构筑物却与城市要求的田园风光格格不入;劳动力高度集约的蔬菜生产创造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但并不为当地农民所青睐,他们有着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出于机会成本的考虑,而将这一艰苦的就业机会让渡给了外来农民;外来农民私搭乱建简陋的房屋与圈舍,又造成了这一地带的环境脏乱差。
在远郊平原地带的第二圈层,种植业主要是大田作物,无论是从劳力投入上,还是水肥投入上,都比第一圈层的蔬菜种植区粗放。这种较为粗放的种植方式,虽然适合那里农田比较广阔的资源特点,但不适宜经济社会条件。首先,远郊平原区农业劳动力丰富,而相对近郊来说,非农就业渠道少些,应该发展劳动力比较集约的蔬菜生产;第二,大田作物对城市居民来说有着更好的景观视觉美学效果,应该在农田已经成为干扰斑块的城市近郊区发展,以营造现代都市市民所向往的田园城市景观;第三,大田作物比蔬菜种植的水肥要投入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应该更贴近城市。
由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近郊城乡交错的平原地带的第一圈层不应该是水肥劳力集约的蔬菜生产,而是水肥与劳力投入都较少的较为粗放的大田作物。反过来,远郊平原农村地带的第二圈层应该是水肥劳力集约的蔬菜生产和养殖业。这样才使农业产业的布局更符合生态、环保的都市农业要求。
中国,特别是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远远不是1826年杜能所描述的那种情况。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得农产品运输已经不再是制约条件,拉近了农产品生产基地与需求市场的距离;自由贸易建立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统一市场,农产品跨区域,甚至跨国流通都相当方便。这为北京调整农业布局,建立更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彰显农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的、服务于宜居城市建设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 北京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根据北京市农业产业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农业生产环境条件,政府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特别是根据《城规》对农田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的要求,本文规划布局了从中心城区向外的四个农业圈(图1),以更好地发挥农业的生态、景观等社会公益性能,为建设“宜居城市”服务。
图1 北京农业产业布局
Fig.1 Layou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Beijing
3.1 城市花园农业圈
(1)范围。由中心城区和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4个城近郊区的部分组成,基本是在五环路之内。
(2)土地景观特征。区域总面积约670k左右,其中,现状耕地约24k左右,园地约11k,林地约41k左右、其它农业用地约21k、建设用地约585k。该区基本属于城市区域,绝大部分土地为水泥、柏油等封闭的建设用地以及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用地,农用地很少,而且呈零星斑块状散布于建设用地、城市园林绿化用地之中。目前的主要种植蔬菜、果树、苗圃、花卉等,还有一些温室大棚。
(3)农业功能定位。这个圈层里的农田呈干扰斑块扦插于城市建筑用地之间,面积不大;生产功能不应该是其主要功能,它的主要功能应是城市美化功能。
(4)农业产业布局。这里处于城市扩展区,土地利用变化快,易于被建设用地侵占。应将这部分农用地划入基本农田,以保护其不被城市建设占用,以阻隔城市大饼的蔓延[13]。本区应退出瓜菜等食用性农产品的生产;因为这里的水、土、气污染十分严重,瓜菜等食用性农产品的安全性差。即使发展设施农业,消除水土气污染威胁,也因为设施农业与周围的高楼建筑不和谐而不适宜,因此要逐步拆除目前的一些温室大棚。最合适的利用方向是种植花卉、草地等以美化城市环境为目的的非适宜性种植业。为了给市民提供休闲场所,也为了景观的多样性,可以保留和发展部分鱼塘。该区域杜绝任何畜禽养殖。
3.2 近郊景观绿化农业圈
(1)范围。五环之外六环路以内的城近郊区为主体。
(2)土地景观特征。区域总面积约1606k左右,其中,现状耕地约327k左右,园地约84k,林地约235k左右、其它农业用地约152k、建设用地约758k、水域约54k。该区属于城乡交错区,农用地与城市建筑用地比例相当,城市建设用地、绿化林地和农地犬牙交错,被道路和建筑群切割的十分破碎。目前以种植蔬菜、花卉、苗圃、牧草和栽植果树为主。
(3)农业功能定位。这个圈层的农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降温供氧、消纳有害物质的功能,与城市环境质量休戚相关,其生产功能也不应是主要的,主要功能应该是城市景观绿化与生态服务功能。
(4)农业产业布局。这里也属于城市扩展区,北京市的顺义新城、通州新城、亦庄新城这3个重点新城,以及门头沟门城新城、黄村新城等重点城镇都分布在这个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快,易于被建设用地侵占。为防止城市建设进一步“摊大饼”,应将部分农用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实现中心城市与各新城和卫星城镇之间的绿色空间分割[11]。基于营造宜人生态环境、协调城乡景观、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保持农业产业持续性发展等需要,应逐步清退该区域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的建设,减少白色光污染和地表封闭。种植业应该是与城市构筑物相适应的裸露的绿色农业,增加土壤渗透性,积极营造田园城市景观,在城市组团或住宅小区周围形成田园风光;将农业发展空间与城市居民的休闲体验空间融为一体,既实现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又为市民提供绿色农业休闲生活空间。在种植结构上,逐步压缩高水、高肥、多农药和劳力投入的瓜、菜种植业;鼓励有观赏、休闲、科普价值和更高生态服务价值的果园、大田作物、花卉、种苗等的种植。大田作物中,冬小麦虽然属于耗水的粮食作物,但具有防止冬春农田裸露扬沙的作用和绿色景观价值,应保留一定面积,特别是在上风地带。这个区域建筑密度大,人口密度大,绿色空间并不广阔,也应该逐步清退畜禽养殖业,以避免畜禽粪污污染水资源和消除恶臭异味。
3.3 远郊平原规模高效生态农业圈
(1)范围。基本是六环路以外远郊平原和延庆盆地区。
(2)土地景观特征。区域总面积约4272k左右,其中,现状耕地约1648k左右,园地约510k,林地约307k左右、其他农业用地约356k、建设用地约1119k、水域约127k。该区地势平坦,农用地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景观基质,而且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退居次要,成为镶嵌于农用地基质中的斑块。
(3)农业功能定位。北京的农田主要分布在这个圈层,农田面积大且集中连片,适合发展规模经营,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的功能以生产功能为主;通过发展生态型高效农业、特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兼顾营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4)农业产业布局。这里距离市区较远,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较为缓慢,水土气环境均良好(除污灌区和排污河沿线外),受城市环境保护的限制少;农业劳动力资源也丰富。因此,这里的农业产业布局应以服从区域整体功能定位为前提,考虑农业发展基础、市场需求和农民种植习惯,大力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适当发展观光农业。应加快这里设施蔬菜基地、籽种繁育基地和特优新农产品基地建设,满足农民增收需要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并在环境容量的限度内和农牧结合的前提下适当推进畜禽养殖业发展,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并结合各种生产活动,挖掘农业的生态和生活功能,适度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产业。
3.4 山区生态涵养特色农业圈
(1)范围。由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及半山区组成。
(2)土地景观特征。区域总面积约9859k左右,其中,现状耕地约363k左右,园地约635k,林地约6320k左右、建设用地约500k、水域约389k、未利用地约1618k左右。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4%,成为景观基质。居民点等建设用地,耕地、园地都属于干扰斑块,散布于林地基质之中,通过稀少的道路廊道连通。
(3)农业功能定位。该(半)圈层处于北京的上风上水地带,承担着北京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和生态涵养的功能,是北京市的生态屏障;由于海拔高度、地貌、岩石、土壤类型多样,形成特殊生态条件,可以种植特色作物。
(4)农业产业布局。该区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与河谷相间,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热资源丰富,山水风景怡人。然而,农业也是山区区县的基础性产业,产值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份额,其农业的持续发展不仅是区县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关乎广大山区农民生计。因此,在满足水源保护和生态涵养要求的前提下,发挥区域特色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重点是发展以特色唯一性农产品。具体要以农作物的土宜评价、养殖业的土地环境承载力分析为基础,对现有特色优势产业如果品、中药材和有机小杂粮等特色产品生产和畜禽水产养殖等进行合理布局。同时,以现有的旅游景点、景区如金海湖、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十三陵水库以及潮白河、永定河、拒马河等河流景观等为载体,结合特殊的人文自然景观及土特产布置,发展山区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4 讨论
(1)“四圈”农业产业布局仅仅是一个模式,是在北京市尺度上的一个模式。实际上,北京还存在着若干个城市,这些城市,特别是顺义、通州、亦庄、黄村等新城,其农业产业布局可能也应该有这样的圈层结构设计。但目前限于研究尺度,将它们笼统地放在了远郊平原圈内。
(2)相对于北京市的首都地位来说,农地的功能不只在于农业生产,还要发挥它的景观、休闲和生态功能。“四圈”农业布局,充分体现了农业的外部性和公益性。但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大部分体现不到农地保护和利用者身上。要实现这样一个布局,仅靠市场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功能,利用生态补贴等各种财政转移支付手段,促进现状布局的调整。这些手段包括:给予生态服务功能突出、节水效果明显的等外部正效应的种植业生态补偿、资源补偿;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土地整理,以建设田园风光;支持有利于农牧结合的畜禽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工程的投入;加强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加强区域统筹,建设合作农业圈。北京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但受生产成本过高,水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政策限制,一些传统农业产业不得逐步退出。因此,从区域统筹的角度,还应建立北京市行政辖区之外的与外埠合作的农业圈。那里是北京都市区外的广大农村腹地地带,农用地资源丰富,城市化度低,生态环境良好,将成为北京农业发展空间的必要补充。将当地充裕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北京的资金与技术优势相结合,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重点发展这个地区的合作农业、订单农业,为北京生产适销对路的大宗农副产品,补充北京农产品规模的不足。
收稿日期:2007-06-04;
修订日期:2007-09-10
注释:
①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2005.
②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2006.
③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市土地利用变更报告,2004(如不另加说明,本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均出于此).
标签:农业论文; 农产品论文; 农用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农村建设用地论文; 用地面积论文; 三农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种植业论文; 农村论文; 建设用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