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周礼银

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周礼银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地铁车辆设备的不断升级和改造,其对地铁的日常检修管理逐渐完善,地铁设备故障而导致的车辆事故逐渐减少,因此作为地铁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地铁乘务司机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其在地铁车辆的控制驾驶、安全调度等等方面存在疏忽,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大部分的地铁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乘务司机违反相应的作业规律,没有采用标准化作业规范导致的,因此必须要强化地铁乘务司机的安全意识管理,培养乘务司机的安全行车习惯,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铁乘务;司机管理;安全管理

引言

依照目前地铁运行的数据看出,86%的地铁事故和人为因素有着关联,为此应该提升驾驶者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为此,应该对地铁司机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其对岗位职责的内心重视程度,对心理进行自我调节等能力,以便让其实现更好的运行。本文对在地铁乘务管理中开展司机业务培训和进行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对地铁司机行车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控制,并提出提升地铁司机安全管理的措施,以便让地铁实现更为安全的运营。

1地铁乘务安全管理特点

乘务行车安全是乘务安全管理的生命线。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地铁1997-2010年发生的行车安全事故/事件中,司机驾驶安全事件占行车安全事件的59%,而司机驾驶安全事件中司机未确认进路正确(信号机显示、道岔开通位置)动车导致的行车安全事件占63%。另据广州地铁车务部门(包含调度、乘务、站务等设备使用部门)某年事故/事件案例汇编文件显示,当年发生安全事件58起,其中人员误操作、违章作业、故障处理不当共计45起,占75%,远远大于其他因素。而当年乘务和站务共124人次受到安全生产通报惩处中因为业务不熟的只有1人次,而因违章违纪、作业标准化执行不到位的占99%。故大部分的安全事故/事件不是因为技能不足,而是两纪一化问题、是不坚持或不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造成的,实际地铁乘务司机管理工作中存在这样问题的员工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标准化;另一种是对标准化作业似是而非,不能完全掌握;第三种是知道标准化作业而不去认真执行,行车中光想图省事、走捷径,存在侥幸心理。故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理念是“纪律强于技能”,行车安全任何时候必须做到“我亲眼看了,我亲手做了,我亲自问了”,作业中秉持“不能以经验代替规章、不能以习惯代替标准”原则,细节上养成良好的标准化作业习惯,才能真正确保行车安全。

2乘务安全管理的风险点与难点

2.1设备的不可靠状态

第一,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设备陈旧和老化。据统计,在地铁火灾事故中,大部分是因为线路老化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陈旧的设备难以满足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地铁运行水平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设备使用、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不完善,导致实际的操作中操作人员我行我素。其不规范操作会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从而形成安全隐患;更有甚者,会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第三,监督检测体系不甚完善。地铁运行环境复杂,所用设备多,管理起来难度大,有效的检测和监督能促进地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

2.2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地铁发生安全事故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一,部分地铁安全事故源自于乘务司机的侥幸心理,在地铁运营过程中,一些乘务司机为了方便行事,不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地铁行车事故。第二,一些地铁安全事故来源于宠物司机的麻痹和自大心理,一些地铁司机认为地铁在行驶过程中都是自动驾驶状态,因此放松了对于地铁列车的整体监控,导致在地铁行车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部分地铁乘务司机技能达不到标准要求,同时心理素质也亟待加强,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乘务司机的技能水平以及心理素质将直接决定突发事件能否得到顺利解决,也直接关系到整辆列车的安全。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乘务司机反应较慢或者是匆忙中做出错误决定,可能会导致地铁暂时性中断,严重影响整个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3提升地铁司机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3.1提高乘务管理人员的执行力

提高乘务管理人员的执行力是强化地铁司机安全管理的一项措施,应该对此进行关注。可以分级进行管理,对技术管理,地铁乘务长以及运转值班员进行执行例的优化管理,以此让乘务管理工作实现更好的开展。技术管理是对行车知识进行研究和最终的总结,为司机岗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运转值班员应该在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对做好各项工作,促使地铁能够实现较好的运行;乘务长应该对司机在执行岗位工作中呈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保障司机能够形成较高的安全运行意识,保障地铁可以实现稳定、安全的运营。

3.2依托科技手段开展精细化管理

乘务运作信息量大、分析相对滞后特点导致运作信息对现场安全管理反馈指导作用不足、对安全管理预警性不强,安全管理应引进科技手段研发《乘务运作信息监控管理系统》(简称系统,下同)提升运作信息的分析效率,及时发现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将不安全、不稳定苗头控制在源头,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指导方针,同时员工自检、自查,齐抓共管,形成反习惯性违章的强大力量。

3.3落实好现场管理制度

在地铁的乘务安全管理中,企业必须要结合关键性的操作岗位以及关键的作业程序,在关键的时间点上配备关键的作业人员,同时根据国家标准以及行业规范要求,对于劳动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有目的的细化,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制度性建设。企业需要加大对现场作业的监督检查力度,领导需要经常深入作业第一线,特别是对于防挤防脱以及防冒等等不安全行为进行重点监察。加大对于现场的监督力度,对于在劳动作业中违章以及违纪的行为进行大力的整治。对于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的司机,一定要根据其自身的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比如说刚刚通过考试,还处于实习期的新上线的地铁司机,企业可以采用双人代班的模式,轮流进行添乘;地铁司机在长假回归之后,必须要回炉重新进行技能的培训,培训合格之后才能够重回岗位作业,只有严把现场管理的质量关,才能够有效的保障地铁乘务的整体安全。

3.4制定合理奖惩制度,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奖优罚劣是动力,也是提高一线员工执行力的一个好方法。应针对地铁司机岗位工作特点,建立各自“生产岗位工种责任制”和“电客车司机岗位作业标准”,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优罚劣,加强月度考核综合管理,坚持“按劳分配”,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制定奖金分配考核办法,实行绩效奖金制度,对于优秀的员工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励其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标准化作业,保证行车安全。

结语

总之,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扩大,乘务司机的行车安全习惯管理及预警性管理对于行车安全事故/事件的预防愈发重要,良好的作业习惯加上稳定的思想状态是确保地铁行车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肖碧辉.司机标准化作业在地铁运营安全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4).

[2]颜永友.大数据时代下的地铁乘务培训体系构建探讨[J].科技展望,2017,(10):3+5.

[3]张会超,董立霞.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M].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周礼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周礼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