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经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并肺泡灌洗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刘志坚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

摘要 :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经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并肺泡灌洗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通过 收集我院138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9例给予常规治疗:吸氧(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抗感染、雾化吸入化痰、体位引流、营养支持等;研究组6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经电子支气管镜行吸痰治疗,并给予肺泡灌洗(入院后即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痰热清注射液主要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入组患者均对症。 结果 研究组患者症状缓解较快,治疗显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病原菌阳性率较高,根据药敏结果换用抗生素后有效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PH、PO2、PCO2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入院后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经电子支气管镜行吸痰治疗,并给予肺泡灌洗,能够有效较快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能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并肺泡灌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0.70表明存在持续气流受限。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近年来对我国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慢阻肺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慢阻肺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预计到2020年时慢阻肺将占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

患者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样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伴气短、气喘或呼吸困难,早期在较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当慢阻肺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明显加重,痰量明显增多,且咳黄色粘痰,大量粘痰堵塞于气道,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我院对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38例,入院后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经电子支气管镜行吸痰治疗,并给予肺泡灌洗,与常规治疗组对照,观察其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将2016年6月—2017年8月我科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3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既往均有慢阻肺病史数年至数十年,均经肺功能检查确诊为慢阻肺,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其中26例伴有发热,102例咳黄色粘痰,36例咳白色粘痰,均经胸部CT检查后可见肺部有片状浸润阴影,确诊为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经电子支气管镜行吸痰治疗,并给予肺泡灌洗组(以下简称研究组)及常规治疗组,均为69例,每组包括发热病例13例,年龄56到75岁,平均年龄(65.5±2.1岁),慢阻肺病程2年到1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

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措施主要为吸氧(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抗感染、雾化吸入化痰、体位引流、营养支持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痰热清注射液(用法为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20ml静点,在输注前后均需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ml冲洗输液管),联合经电子支气管镜行吸痰治疗,并给予肺泡灌洗,患者术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禁食水4-6小时,用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进行咽喉部麻醉,在动态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护下,患者取仰卧位,经鼻腔、咽喉插入电子支气管镜至声门进入气管后,用2%利多卡因进行分段局部麻醉,在胸部CT所示炎性病变肺段处吸取痰液进行培养,并将气管腔内痰液完全吸除,用37℃生理盐水进行分段灌洗,至灌洗液澄清时撤出支气管镜,总灌洗液量控制在150ml以内。灌洗过程中严密监护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心率,如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以下,心率大于120次/分时需暂停操作,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以上、心率小于100次/分时方可继续操作。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缓解程度、发热等临床症状,痰培养病原菌检测结果、白细胞计数、血气分析指标等改善情况,治疗期间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疗效评价

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标准分为:显效: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双肺喘鸣音及湿啰音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双肺喘鸣音及湿啰音减少;无效: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等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双肺喘鸣音及湿啰音无好转或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在治疗7d时进行疗效评价。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69例患者在输注痰热清注射液时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在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吸痰并肺泡灌洗诊疗过程中有5例血氧饱和度降至85%以下,暂缓操作后逐渐上升至92%以上;有1例出现声音嘶哑,术后24小时后 恢复;有1例因不能耐受气管镜检查,自行拔出气管镜,要求终止操作;未出现明显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中存在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免疫力低、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不良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衰竭,当合并肺部感染时,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痰热清注射液的主要成份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具有清热、化痰、解毒的作用,用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对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但由于患者多次在院外治疗,使用过广谱抗生素,致病菌可能为耐药菌,因此,此类患者获取精准的病原学标本十分重要。此次研究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吸痰,留取深 部 痰液进行病原检 测及药敏筛 查,并给予肺泡灌洗,结 果 污 染 率 低, 较 为 准 确,送检痰培养阳性率较高,培养出的病原菌较多,且多次培养出相同病原菌重复率较高,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敏感抗生素后有效率较高,可以有效指导抗生素的精准选用,避免抗生素滥用。

慢阻肺患者长期患病,合并肺部感染时,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加重,气道分泌物增多,咳嗽反射较弱,咯痰无力,痰液粘稠时,各种分泌物、痰栓等阻塞在气道内不易清除,临床上常规给予抗感染、化痰药物、雾化吸入、体位引流、营养支持等治疗,但全身用药需要经过血液循环才能使药物作用于病灶部位,当痰栓阻塞气道时,全身用药很难完全清除,电子支气管镜可直视3~4级支气管管腔, 可进入有病变的支气管, 对 气 道中淤积痰液进行吸引清除,极大地减少中央气道的堵塞, 减少病原滋生的环境, 降低气道炎症反应, 保持气道通畅,同时, 通过电子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可稀释痰液, 刺激咳 嗽, 有利于痰 的咳 出, 保持小气道的通 畅,较好地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改善氧合,从而有利于更快地控制感染,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经辩证属于风温肺热病痰热阻肺证时,入院后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经电子支气管镜行吸痰治疗,并给予肺泡灌洗,能够有效较快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能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参考文献

[ 1] 郭石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肺部感染临床观察[ J] .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20( 6):112-113.

[ 2] 管彩虹, 楼雅芳, 陈旭燕. 纤维 支 气 管 镜 灌洗与常规治疗对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的疗效分析[ J] . 中国内镜杂志, 2014, 20( 6): 612-615.

[ 3] 金平珍, 陈志敏. 纤维 支 气 管 镜 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难治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J] . 临床研究, 2013, 10( 18): 50-54.

论文作者:刘志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经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并肺泡灌洗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刘志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