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珊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急诊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里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51例联合参芎葡萄糖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3%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UAP患者采取参芎葡萄糖与常规的治疗方案相互配合,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参芎葡萄糖;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369-02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属冠心病急性心脏事件,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部分,其临床表现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具体为: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夜间性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进行性心绞痛加剧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笔者随机择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UAP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参芎葡萄糖辅助治疗UAP的临床疗效,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UAP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参考《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2]确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46~78岁,平均(61.2±6.5)岁,本次病程为30min~12d,平均(4.7±1.5)d。对照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47~80岁,平均(62.8±6.9)岁,病程为20min~13d,平均(4.3±1.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包括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等西药常规方案治疗,同时给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10mg/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芎葡萄糖静脉滴注治疗,给药量为200ml/次,缓慢滴注,1次/d。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1个疗程后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评价疗效:显效: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缩短75%以上;有效:患者心绞痛症状得以缓解,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缩短50%~74%;无效: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无改善迹象,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缩短率低于49%,显效、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x?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组间差异以方差检验,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结果
对照组显效11例(23.40%),有效23例(48.93%),无效13例(27.65%),总有效共34例(72.34%)。观察组显效37例(72.54%),有效13例(25.49%),无效1例(1.96%),总有效率50例(98.03%),两组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UAP的临床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因斑块破裂而诱发冠状动脉内膜下渗血,于纤维蛋白以及血小板的破损之处生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继而出现冠状动脉间歇性痉挛症状[4],致死率比较高,容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临床医学针对UAP,常采用口服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静脉注射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仍反复发作,难以获益。
经临床实践证明,参芎葡萄糖具有良好的抑痛镇静作用,可扩张血管,提高患者体内的血流量,同时可拮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对冠状动脉实现良性扩张,提高血红细胞的流通速度,对UAP患者的微循环系统进行全面的改善,防止因心肌严重缺血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促使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功能恢复,避免处于游离状态的脂肪酸以及长链脂酰卡尼汀、长链脂酰辅酶A等有害物质的大量积聚,可以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重要作用[5]。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给予西药常规方案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4%,低于加行参芎葡萄糖辅助治疗的观察组的98.03%,这说明针对UAP患者采取参芎葡萄糖与常规的治疗方案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可推广使用,但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如下两点:①静脉滴注速度需要遵循先慢后快的规律,防止患者不适;②不可与碱性注射剂配伍使用,避免产生毒副反应作用[5]。
【参考文献】
[1] 孙洪勇. 参芎葡萄糖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5,7(2):243.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3] 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68-73.
[4] 郑东,舒文琳,王铮,陈联发,严金武.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37-39.
[5] 潘丽梅,马正宏,刘革命.参附注射液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5):31-32.
[6] 崔继志,丁雪松,李华杰.参芎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中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2):155-157.
论文作者:陈珊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5
标签: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葡萄糖论文; 不稳定性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