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是迈入数学哲理的第一步论文_陈晓佳

质疑是迈入数学哲理的第一步论文_陈晓佳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伯都讷小学 138000

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问”从疑中来,“新”自思中生;耿德罗也曾经说过:“质疑是迈入哲理的第一步。”可见,问题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能促使思维的诞生。因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抓住小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特点,来运用好设疑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处在活跃状态,大大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主要原则

1.层次性。无论在学习哪一学科的知识时,其知识的排列顺序、难易程度都是由简至难的,需要学生经历一个基础——提升——拓展的过程,才能使得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结合知识特质,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进行设疑时,一定要对知识结构进行充分的思考,并秉持着层次性的原则,做到层层设疑等,将设疑本身的层次性更好地展现出来。

2.适时性。在数学教学中,设疑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愿望,所以适时性原则,把握正确的设疑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到的一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找寻到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进行设疑,使得学生更好地克服对问题的抵触和畏惧心理等,对整个数学教学进行优化。

3.针对性。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在内容知识上也具有着较强的复杂性,所以针对性原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秉持的。例如,教师在进行设疑的过程中,应做到有的放矢、分清主次、避免混淆等,应紧紧地围绕住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在难点上进行有效的设疑,这样就能将设疑的针对性更好地展现出来,将设疑效用发挥到最大。

4.适度性。除了以上三种原则之外,适度性原则也是教师在设疑中应该注意的,只有秉持好这一原则,才能将设疑的成效更好地展现出来。比如,在设疑中,教师应先思考学生现阶段对知识的学习水平、理解程度等,然后在充分考虑完这些因素之后,再进行设疑,将设疑点放在重难点知识上,通过巧妙地设疑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将设疑这一环节的价值最大化地展现出来。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有效方法

1.掌控设疑时机,发挥设疑效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可以在新课导入上进行设疑,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迅速地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力,使得学生的思维处在活跃的状态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实现自主、合作、探究,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例如,在讲解“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圆的特质进行巧妙地设问,比如:“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呢?”“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呢?”“车轴会安置在怎样的位置上呢?”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的激烈探讨,使得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同时让学生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去,将设疑效用展现出来。

其次,在重点知识上设疑。知识重点就是教学的核心,在知识重点上进行巧妙的设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促使“双基教育”的落实,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例如,在讲解“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进行巧妙地设疑:“假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不同的,那我们要怎样来比较大小呢?”引发学生的探讨,这样能让学生联想到新的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保障教学活动的持续、顺利开展。

最后,在难点处上设疑。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难点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比较难以掌握的内容,如何突破难点,保障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开展,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考、探究的课题。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疑来突破这一障碍,保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将设疑的效用真正地展现出来。例如,在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在教学中商往往是难点,教师就可以在这一环节上设疑,使得教学活动得到顺利开展下去。比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出示一道算式430÷62,在向学生设疑:“在计算这道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商看做几十来试商,在进行试算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呢?”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在合作交流中逐渐突破难点,保障学习活动得到持续、有序地开展。

2.巧借设疑方法,增强教学成效。例如,在讲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出示例题,24×10=?24×3=?为新课的开展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再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3盒和10盒看成13盒,在进行计算,通过学生经历分别计算、再经历一共计算,用这样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促使教学效果得到相应的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其受到了年龄的限制,虽然对大部分的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心,但专注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短的,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的一个要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正确的设疑方法来吸引学生的目光、集中学生的关注力等,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乏味情绪,保障其数学学习的开展,将学科价值全方位地展现出来。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是严重有限的,所以其在数学学习中经常性的会出现问题,很难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就可以运用好设疑方法,借助于此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效事半功倍。

论文作者:陈晓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  ;  ;  ;  ;  ;  ;  ;  

质疑是迈入数学哲理的第一步论文_陈晓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