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改革的有效措施研究论文_吴保国

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改革的有效措施研究论文_吴保国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吴保国

【摘 要】经济数学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济和管理专业 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高职院校技能型、实用型专门人才的 重要基础课。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仍存在教学理 论空泛、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本文针对高职 院校经济数学学课的现状,对该课程改革提出几点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经济数学改革 有效措施

经济数学是由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与数理统计组成, 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知识、外语和计算 机应用知识,并且能在金融、投资、统计等部门从事经济分析、 经济建模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可 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经济数学的 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应付式学习和考试与高等职业教育培 养人才的最终目标相违背。为了解决这一现状问题,实现经济 数学课程教育的最终目标,首先对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进 行分析。

一、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现状分析

1、忽视经济数学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一向是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往往会偏重 实践操作课程而忽略各种基础理论课程,以致理论课程课时受 到一定程度的剪裁,其中就包括经济数学这门基础理论课。这 样压缩了经济课程的学时,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和学生 的学习难度。另外,经济数学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但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偏低,导致学生学习投入不够, 热情不高,严重了影响教学的开展。

2、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课程仍采用“以教师为 主,以书本为主”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单一地沿用“引出定义、证明定理、例题讲解、布置作业” 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大量定义、定理和解题技巧。这种传统教 学方法只是把学生打造成装载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学生数学思 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考核方式单一

采用笔试方式进行学生考核是高职院校一直贯彻的理论课 考核模式,这种单一的考核模式虽然对维持教学秩序有一定作 用,却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以成绩来判断学生学习状况无 法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反而增加学生心理负担,降 低学习的热情。在这种考核机制下,学生只会疲于应付,无法 做到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

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经济数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课程, 目前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揭示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 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从优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素质的角 度,对如何有效促进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校本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做定制的《经济数学》教材往往不能结合 高职学生的课程特点进行教学工作,一方面,教材内容上偏重 理论知识,没有突出经济数学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 教材中所用到的定义、概念等基础知识过于严谨,使学生很难从抽象、严密的逻辑体系中脱离出来,真正理解掌握教材知识。 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可以制定以经济应用为主 线,对严谨的数学定理、概念等进行合理整合的校本教材。这 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减少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还提 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强调经济数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据调查,经济数学教材中有关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实例 非常少,导致学生不理解经济数学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出相应的数学概念,避免采 用过于专业化的叙述来表达概念的定义,减少经济数学的理解 难度。例如,在介绍极限的这一抽象概念时,可以从庄子所说 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例子出发引出极限的 定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直观表象,降 低理解难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将经济数学的理论与应用相结 合,例如,运用极限的知识解释细胞的繁殖、树木的生长等问 题。这样结合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经济数学教学方法,不仅激发 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学有所 用的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3、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如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往往遵循“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 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因此,在经济数学课程改革中, 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特色,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更 高的教学质量。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 法、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把数学问题具体化, 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各种经济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 变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数学学习枯燥无味 的印象,提高了经济数学在学生中的地位,还培养了学生从问 题中不断探讨解决方法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了学 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完善经济数学课程考核模式

单一的经济数学课程考核不仅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能 力,反而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从 学生出发,优化并完善经济数学的课程考核机制。一方面,院 校在考察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能力的基础上,要注重学生创新意 识、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核。杜绝采用单一片面的考核方 式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除 了笔试这种常用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调查报告、论文研究、 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 仅能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促进了学生技能方面的发展。

结语: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改革是一项全面、系统、 复杂的教学任务,因此要结合教学现状,不断探索并研究出促 进改革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为培养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建国.经济数学课程改革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大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5

[2]高守雷.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三个要点[J].职 业技术教育.2007

论文作者:吴保国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7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经济数学》改革的有效措施研究论文_吴保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