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建群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建群

河南省汝阳县上店镇中心卫生院

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心源性脑梗塞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基于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领域广泛应用。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心源性脑梗塞;临床疗效

心源性脑梗塞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患者脑动脉出现破坏,并从心脏形成栓子,导致患者脑血管被栓子堵塞形成硬化,从而具有发病急和难治疗的特点[1]。尿激酶属于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够将患者脑血管中的栓子溶解出来。通过实验证明,尿激酶能够激活人体血液系统内的纤溶系统,促进栓子溶解,在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疾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4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于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均没有出现脑内出血的情况,其中大脑中动脉主干皮层支栓塞为20例,左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栓塞为10例,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为8例,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为9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6.5±1.3)岁;实验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4.8±1.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CT检查,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包含脉络宁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以及胞二磷胆碱等,然后给予患者20%甘露醇250毫升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使用3天;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00万U加入0.9%生理盐水100毫升中在30分钟内静脉滴注,同时在滴注尿激酶之前还要给予患者肝素钠7500 U进行皮下注射,并给予患者300毫克口服阿司匹林,每天1次[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临床病症得到显著改善,血栓得到溶解,患者可以独自活动,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

有效:患者临床病症得到逐渐改善,血栓逐渐溶解,患者在家属帮助下可以活动,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无效:患者临床病症没有得到改善,感觉完全丧失,患者病情出现恶化。

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研究表明:对照组34例患者,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其总有效率为91.2%;实验组34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其总有效率为97.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结论

心源性脑梗塞属于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患者脑动脉出现破坏,并从心脏形成栓子,导致患者脑血管被栓子堵塞形成硬化,从而具有发病急和难治疗的特点。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3]。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疾病中采用溶栓方式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根据相关资料表明,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防治患者脑血管出现堵塞现象,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如果患者出现脑内出血的情况,进行溶栓治疗可能加重患者出血现象,并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4]。

心源性脑梗塞患者在早期治疗时给予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血液流通,降低患者脑血管壁的损坏程度,防治患者血管流通后出现脑内出血的现象。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针对一些在实施心脏手术之前,患者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者是右侧偏瘫的情况,在患者神经功能出现损失1.5小时左右进行t-PA静脉注射,之后再进行尿激酶溶栓静脉注射,25小时后对患者实施1次血管复查,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针对心源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其患者神经功能损失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5]。

本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充分证明,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患者,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血液流通。

综上所述,对心源性脑梗塞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基于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领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福君.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43 例临床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2011,22(12):54-55.

[2] 刘阿力. 70 例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102-103.

[3] 付志育,周爱贤,武中秋. 6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6):665-666.

[4] 于霞.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J]. 中国医药导报,2011,5(17):83.

[5] 杜业亮,刘桂贞,李红芳,等. 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肝细胞生长因子、S -100 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J]. 河北医药,2014,31(22):3081-3082.

论文作者:张建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建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