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区建设中中央与地方政府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方政府论文,中央论文,金融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金融区域化、集聚化现象日益明显,建设金融产业集聚区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打造金融产业集聚区逐渐形成竞争态势。在建设金融集聚区过程中,中央政府出台区域金融发展政策目标是实现金融的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地方政府首要目标是实现本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1]可见,在建设金融集聚区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能出现利益冲突,公共职能目标的长期存在使得中央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表现为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2]演化博弈论产生于行为生态学,以个体的有限理性为前提,通过采用生物进化的复制动态机制来模拟博弈双方之间的模仿、学习和突变等过程。[3]本文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金融集聚区建设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之间的演化均衡。 二、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根据构建模型的需要,特作以下基本假设。 博弈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双方符合理性人假设,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行为策略: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其策略可以是出台区域金融发展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也可以是不出台区域金融发展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因此中央政府的策略选择空间为出台政策或不出台政策;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策略可以是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也可以是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其策略选择空间为积极建设或消极建设。 行为策略选择比例:在博弈初期,假定中央政府选择出台区域金融发展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比例为p=p(t),而选择不出台区域金融发展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比例为1-p=1-p(t);地方政府选择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比例为q=q(t),选择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比例为1-q=1-q(t)。 支付矩阵:博弈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在表1的支付矩阵中,若中央政府不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且地方政府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即在保持现状的条件下,虽然地方政府将失去金融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但仍能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带来一定收益,用M表示中央政府获取的收益,N表示地方政府获取的收益;若中央政府不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但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此时由于地方政府建设金融集聚区的外部条件不够成熟,建设金融集聚区不但不能给地方政府带来收益,反而由于大量资源浪费给地方政府带来损失L,其收益变为N-L,而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受到的影响非常小,其收益仍为M;若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但地方政府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此时中央政府为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对地方给予C的资金或政策支持,但是地方政府并不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因而中央政府的收益变为M-C,地方政府虽没有积极落实中央政府的政策,但实际获得了中央政府的资金或政策支持,其收益变为N+C;若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且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此时地方政府建设金融集聚区的外部条件成熟,通过建设金融集聚区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假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总收益为M+N+E+F,其中E、F分别为建设金融集聚区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带来的收益值增加,此时,中央政府获得的总收益为M-C+E,其中M为原有收益,E为新获得的收益,C为中央政府支持建设金融集聚区所提供的资金或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的收益为N+C+F,包含了原有收益、新获得的收益以及中央政府的资金或政策支持,其中E>C,即中央政府从金融集聚区建设中获取的收益要大于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所给予的资金或政策支持。 三、演化博弈模型的分析 在演化博弈过程中,选择机制和突变机制共同起作用,[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通过学习与模仿将稳定策略传递到后续博弈,使后续博弈各方获取稳定收益。 (一)中央政府策略与地方政府策略的动态演变趋势 为分析方便,以x表示博弈方中央政府,以y表示博弈方地方政府。 1.中央政府策略的演变趋势 中央政府采取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不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收益分别为:

中央政府的混合策略,即出台政策和不出台政策的平均收益为:

若

,表明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可带来高于平均水平的收益,中央政府选择出台政策的比例p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若

,中央政府选择出台政策的比例p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此时,p=p(t)将按照如下复制微分方程确定的方向趋势演变,即:

2.地方政府策略的演变趋势 地方政府选择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策略,其收益分别为:

地方政府的混合策略,即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和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的平均收益为:

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和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的动态变化速度用复制微分方程可表示为:

(二)中央政府策略的变化趋势及其稳定性 由建模知道,E>C,即中央政府从金融集聚区建设中获取的收益大于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所给予的资金或政策支持,因此

,根据动态方程(4)并令

,其一阶导数为:

1.当q=C/E时,总有G(p)=0,即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策略的比例为C/E,中央政府选择出台政策策略或不出台政策策略的效果一样,即所有水平的p都是中央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ESS)。 2.当q>C/E时,因为G′(1)<0,所以

=1是中央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在此状况下,地方政府以高于C/E的比例选择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中央政府将逐渐由不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转向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即出台政策支持地方金融集聚区建设是中央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对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表现出支持的态度。 3.当q<C/E时,因为G′(0)<0,所以

=0是中央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以低于C/E的比例选择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中央政府将逐渐由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转向不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即不出台政策支持地方金融集聚区建设是中央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在此状况下,中央政府对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表现出不支持的态度。 (三)地方政府策略的变化趋势及其稳定性

1.当p=L/F+L时有H(q)=0,即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建设金融集聚区策略的比例为

,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或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的策略效果一样,即所有水平的q都是地方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 2.当p>

时,因为H′(1)<0,所以

=1是地方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在此状况下,中央政府以高于

的比例选择出台政策支持地方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政府将逐渐由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转向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即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是地方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对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支持态度,将极大调动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的热情,此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目标实现上将趋于一致。 3.当p<L/F+L时,因为H'(0)<0,所以

=0是地方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以低于L/F+L的比例选择出台政策支持地方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政府将逐渐由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转向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即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是地方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对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的不支持态度,将减弱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的热情,避免了各个地方政府建设金融集聚区的“一哄而上”。 (四)系统的稳定策略 系统的稳定状态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比例保持不变,二者复制行为处于均衡状态,其稳态值仍表示为

。 由式(4)和式(8)可构成系统的动态复制方程组,通过方程组可以求解出该系统的5个均衡点为(p,q):(0,0),(0,1),(1,0),(1,1),

。根据Friedman的观点,[5]通过分析一个系统的Jaconbian矩阵局部稳定性来判断该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系统的Jaconbian矩阵为:

通过分析Jaconbian矩阵便可以判断5个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该系统的5个均衡点仅有2个具有局部稳定性,即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为O(0,0)和C(1,1),此时中央政府采取不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策略与地方政府采取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策略、中央政府采取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策略与地方政府采取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策略。该系统还存在2个不稳定均衡点A(0,1)、B(1,0)和1个鞍点

。双方博弈的复制动态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动态关系 从图1可看出,系统的演化路径取决于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的初始比例

和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的初始比例

,即系统初始状态决定了博弈的最终收敛方向。若初始状态(

,

)位于区域OBDA内,则系统将收敛于ESS稳定点O(0,0),即系统最终演化为中央政府不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政府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若初始状态(

,

)位于区域ADBC内,则系统将收敛于ESS稳定点C(1,1),即系统最终演化为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 (五)博弈结果分析 通过系统稳定策略分析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依赖于博弈双方初始策略选择的状态。因而可通过调整影响初始值的参数使区域OBDA面积减小而区域ADBC面积增加,使系统向理想均衡状态C收敛的概率增大。 1.参数E、F。E、F分别为建设金融集聚区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带来的收益增加值。当E增加时,C/E减少,鞍点D向左下移动,区域OBDA面积减小而区域ADBC面积增加,系统收敛于ESS稳定点C(1,1)的概率增大,即系统演化为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概率增大;同样当F增加时,L/F+L减少,鞍点D向左下移动,系统演化到ESS稳定点C(1,1)的概率也增大,即系统趋向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概率增大。在此情况下,中央政府、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政府将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央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地方政府建设金融集聚区的积极性提高→金融集聚区建设效果提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收益增加→中央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和地方政府建设金融集聚区的积极性提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2.参数C。C代表中央政府为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所给予的资金或政策支持。若C增加,表明中央政府认为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条件成熟,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应,同时地方政府建设金融集聚区得到中央政府的资金或政策支持越多,使得地方政府建设金融集聚区的风险大幅降低,地方政府建设金融集聚区的积极性提高。此时,中央政府、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政府也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从建设金融集聚区中获得的收益E、F增加,促使鞍点D向左下移动,系统收敛于ESS稳定点C(1,1)的概率增大,即系统演化为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概率增大。 3.参数L。参数L表示中央政府不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但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而遭受的损失。此时建设金融集聚区的外部条件不够成熟,中央政府不出台政策支持建设金融集聚区,这会使得地方政府建设金融集聚区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致使其蒙受损失。当L增加时,鞍点D向右移动,系统演化至ESS稳定点O(0,0)的概率增加,即系统趋向中央政府不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政府消极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概率增大。 可见,在博弈初始时,中央政府选择不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通过学习和模仿,选择出台政策支持地方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概率不断增加,地方政府也会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选择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博弈最终收敛于ESS稳定点C(1,1)。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金融集聚区建设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的策略选择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影响中央政府行为和地方政府行为达到演化稳定均衡策略的关键因素有博弈群体的期望收益、中央政府出台政策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不支持的情况下建设金融集聚区遭受的损失程度等。 第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初始博弈状态决定了二者行为的演化路径,通过调整影响初始值的参数可使系统向理想均衡状态收敛的概率增大,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实现“双赢”局面。 第三,在建设金融集聚区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更有利于中央政府行为和地方政府行为实现演化稳定均衡;而在建设金融集聚区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中央政府不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更有利于中央政府行为和地方政府行为实现演化稳定均衡。 第四,从长期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最好的稳定均衡策略是中央政府出台政策支持金融集聚区建设、地方政府积极建设金融集聚区,在这种情况下,博弈双方都能从建设金融集聚区中获取收益。 基于此,为了实现有效博弈,推动金融集聚区建设,要统筹考虑全国经济金融发展状况,综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改变同地方政府的博弈参数,促进中央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演化稳定均衡;采取试点推行的方式,合理利用正向激励和行政惩罚的措施,提高地方政府对正向激励和行政惩罚措施的敏感度;构建更加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克服金融集聚区建设的短期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诸多后续问题,引导地方政府将金融集聚区建设纳入到长期、可持续的战略发展规划中。
标签:集聚效应论文;
金融集聚区建设中中央与地方政府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_集聚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