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论文_陈远添

安全生产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论文_陈远添

广东新拓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云浮 527400

摘要:建筑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对于带动地区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建筑业长期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从业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强,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进行管控,相关领域学者也进行了安全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的研究。但由于企业文化差异、地域差异等因素,不同的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点还有很大差异。基于此,在本文研究中对安全生产工作在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来推动建筑行业更加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安全生产;问题;对策

前言

建筑施工企业是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主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建筑业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施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实行了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在此基础上,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虽然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在施工现场,由于长期以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以传统的“经验型”的事后管理为主,难以有效地对施工过程的危险源实施较为全面的预控,这也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着重对安全生产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展开分析非常有必要。

1.安全生产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时期,建筑业已经成为支柱型的产业,建筑物具有产品形式多样、体积庞大、工种多、露天和高处作业多、施工技术复杂、机械化程度低、高处作业和地处作业相交叉、人需要与机械频繁的接触、施工现场的安全变化比较大等特点。就我国目前的伤害事故中,建筑业的事故伤害已经接近矿山业了,各种特大、重大安全事故常有发生,在如此高频发生事故的建筑行业,相关施工企业和各级管理人员有责任保护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努力做到安全第一。

近年来,尽管国家非常重视施工安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这些举措对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进行了预防和控制。但是与一些发达的国家比较,我国建筑生产工作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质量太低。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项目施工是其最前沿的阵地,而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必将成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建筑施工项目中每一位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都应该积极研究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以提高对建筑施工管理力度。

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施工企业各部室在日常管理中,只是按照岗位责任进行“责任性”的指导、要求工作,未能根据具体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导致管理部门与现场施工管理脱节。项目一线岗位的管理人员对自身岗位的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思想意识比较淡薄,施工过程中安全责任得不到落实。虽然经常口头上挂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但往往言过其实,项目部从上到下重进度、质量、效益,轻安全的意识形态占有优势,形成了项目上安全方面的问题都是专职安全员的事情。材料员在材料采购时没有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只注重材料数量而忽略了材料质量及规格的安全性能,一些小的安全危险因素未能得到及时的排除,从而为后续的生产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

2.2安全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

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模式主要还是依赖多年积累的经验及合作方劳务、专业分包的整体管理。在生产的模式上思路比较老套,在生产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计现场安全工具化、防护设施的标准化等技术创新方面相比于同行业的先进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尚未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建立科学的、具有预见性的管理机制中脱离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往往都是“亡羊补牢”的模式,没有从源头上进行预防杜绝。现场安全技术防护设施创新方面一直在效仿其他企业的先进成果,缺乏自主研制和创新。在当前建筑市场中,无论是安全管理模式、理念、还是建筑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更新换代频率较快的阶段,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需求。

2.3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落后

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建筑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待遇偏低、个人仕途发展前景相对悲观。在公司专项安全员的工资待遇与分项工长,预算、资料、材料为同一挡,本身没有优越性。加上月、年度考核由于安全管理的成果没有直观的经济指标,即使安全无事故也没有提成奖励办法而其余岗位的经济创收面要广的多。对于施工现场发生的一些较小安全事件,一般施工现场负责人不向上级汇报,因为只要发生上报事件就要“四不放过”,对各个主管部门、领导的综合考核都有负面影响。但这里缺乏一个监督举报激励机制以此减少、杜绝瞒报隐报现象,真正使每个层面的每一位负有安全管理责任人员消除侥幸心理,做到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

3.安全生产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改善措施

3.1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施工企业应结合安全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对先前制定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加强部门及岗位的力量,主要措施:①增加企业安全技术部门的力量;②在各公司建立健全专职安全管理部室,保障每月到项目专项深入检查一次,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整改直至闭合,确保不闭合不生产;③对各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配备;④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把安全责任目标层层分解。将领导组织与安全建设加以统一,确保整个管理体系是完善严密。

3.2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极大,建筑工程必须要积极探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以帮助建筑工程行业更好发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主要有以下措施:①制定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首先要明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②明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目的与具体方针。积极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应该以预防为主要目的,以及时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应该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职责,贯彻落实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每一条制度及规则;④建筑工程预防措施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安全管理体系中还应该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进而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3.3转变经营战略、强推安全管理理念

为了彻底杜绝项目部在安全管理先前面临的“会管的不想管”、“想管的不会管”、“必须管的管不过来”的尴尬局面,施工企业要在经营战略上转变方向。由追求规模化变为效益化、品牌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多承接一些技术含量高、体量大、代表性强、知名度高的公建项目或一些建筑群,少承接利润低、体量小的项目,不参与市场恶性竞争,把现有的人力资源集中起来。既能保障安全生产的投入,又能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岗位人员的素质数量,使安全生产得到有效控制。

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实际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状况的分析可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安全防护专项费用不合理应用、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安全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局面,需要将工程施工环境优化对策、安全防护专用费用应用规范对策等,应用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高超.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7,(11):251.

[2]高朋朋,刘彦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筑安全,2016,(01):39-41.

论文作者:陈远添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  ;  ;  ;  ;  ;  ;  ;  

安全生产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论文_陈远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