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地理学”100期看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_文化地理学论文

从百期《人文地理》看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脉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人文地理论文,国文论文,脉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2009)05-0013-08

修订日期:2008-09-24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定义,多数学者认为它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的一门学科,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关注的是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其研究的是文化的差异和人地关系[1]。文化地理学在欧美地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美国各大学地理系都将其列为重要课程。特别是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在“后现代地理学”和地理学“文化转向”之后,“新文化地理学”得到蓬勃发展。甚至在西方国家都成为一门人文地理学当中的显学。

我国的文化地理学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文地理学在我国复兴,文化地理学才被介绍到国内,并得到了初步的发展。1985年,人文地理学论丛和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登了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两篇开篇之作[2-4]。1986年,《人文地理》的前身刊物《国外人文地理》正式创刊。鲍觉民先生就在发刊词中写道:“为了促进我国人文地理学健康而又快速地发展,我们决定创办《国外人文地理》,目的在于在我国的人文地理教育与科学研究中,开辟一个窗口,打通一条渠道,架起一座桥梁,系统地向国内广大读者介绍近今国外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学术思想、新的研究方法、重要成功、重大学术活动等,以便了解国外人文地理学的动态变化与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同行在解决人地关系中所采取的对策及其经验教训。”①秉承这一理念,《人文地理》随即成为国内人文地理学,包括文化地理学研究交流的重要阵地之一。《人文地理》从创刊伊始,就辟有专门的文化地理板块,对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文化地理学科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人文地理》创刊以来的二十多年间,正是中国人文地理复兴、文化地理获得长足发展的一个时期。也可以说我国文化地理的发展所取得的些须成绩均依赖于百期《人文地理》所搭建的平台。

本文以《人文地理》(包括更名前1986-1988年《国外人文地理》)一百期刊物中主题为文化地理的文献为对象,尝试对1986-2007年间《人文地理》中有关文化地理学研究的论文进行分类统计,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和分析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载文数量的时空特点、研究内容、研究领域、研究力量变化等情况,以理清二十多年来百期《人文地理》所勾勒出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脉络,以期为把握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1 载文数量分析

与国外有大量专门刊发文化地理学成果的杂志(如Cultural Geographies,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Journal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的情况不同,《人文地理》虽非专门的文化地理学术期刊,却几乎成为国内刊发文化地理最新研究成果的最重要平台。《人文地理》创刊至今,共刊载了文化地理学相关研究共167篇文章,平均每年7.68篇。自1986年以来,载文量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文化地理学文献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学科发展、知识积累是密切相关的,反映了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二十多年来既有波动又有发展的态势。李凡等对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化地理学的文献进行了分析,1985-2004间808篇文献中,地理类占了366篇,而《人文地理》就占了地理类期刊文化地理学论文总量的35%[2]。可见《人文地理》长期以来对国内文化地理学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初《国外人文地理》主要介绍国外人文地理的研究进展,包括很多早期为学习与丰富学科积累对国外文献进行的翻译,创刊当年就有对国外文化地理研究成果的翻译[5]。不过1986-1988三年仅有4篇文化地理相关的文章[6,7]。1989年更名后的《人文地理》对文化地理学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仅在1989年便刊载了8篇文化地理文章,形成第一个文化地理研究的高峰。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文地理学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文化地理学研究也逐渐步入正轨,1990-2007年间,《人文地理》对文化地理学论文的刊载保持相对稳定的数量。特别是2000年以来,载文数量更趋平稳,年均达10.13篇,有力地的支持并推动了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进程(图1)。

图1 《人文地理》1986-2007文化地理学载文数量统计

Fig.1 The Number of Articles of Cultural Geography,1986-2008

尽管“三地”杂志即《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和《地理科学》对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也有所关注,但总体看,与《人文地理》尚有差距。作为地理学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其中三本核心刊物,“三地”杂志多年来也陆续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文化地理学研究成果。为了考察“三地”与《人文地理》中文化地理类文章刊载数量的差异,分别选取同时段的刊物进行载文量的比较。截取的数据为1986-2007年《人文地理》与三地杂志刊载的文化地理文章。结果如表1所示。无论在哪一个时段,《人文地理》对文化地理学文章的载文量都远远高于其他的地理学核心期刊。

《人文地理》在过去的22年中,肩负起了辅助文化地理学科发展的重任,实际上也扮演着国内文化地理学指路人的角色,起到了学科孵化器的作用。地理学的复兴和繁荣离不开各个分支学科的成长与发展,《人文地理》对文化地理等起步较晚的学科的扶持和帮助更是为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好的贡献。

2 文献作者的分析

《人文地理》在1986至2007的22年中,共刊载了出自137位作者(本文仅对第一作者做统计分析)的167篇(包括2008年第一期)有关文化地理的文章。所分析结果较能反映近期,特别是2000年以后文化地理学学科发展的情况。

2.1 作者年龄分析

在167篇文章中有133篇可以搜索到作者年龄信息,即可以对80%的作者进行统计。2000年之后发表的82篇文章除一篇译文外,全部注明了第一作者出生年份。2000年以前发表的85篇文章中有34篇无法确定作者出生年份。根据作者出生年份,计算出论文发表当年作者的年龄(图2)。

图2 《人文地理》1986-2008文化地理作者年龄构成

Fig.2 The Age Composition of Authors of Cultural Geography in Human Geography,1986-2008

不考虑信息不全和时间界限划分的影响,以上数据可以总体反映出文化地理学研究群体作者年轻化的趋势。文化地理学科本身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不断涌现,在老一辈地理学家们的指导下,产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总的来看,年轻作者在文化地理学术圈的成长和活跃,不但说明学科建设梯队的比较日趋合理,而且可以预见,年轻作者所拥有的新视野和新方法将不断加速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2.2 作者性别分析

在获得第一作者性别数据的136篇文章中,仅有38篇第一作者为女性,所占比例为28%。可以看出女性在文化地理研究中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但自2004年起,女性第一作者所占的比例上升到了43.2%,和男性作者所占比例已很接近,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文化地理学科在高校教育中地位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文化地理的研究当中,同时一些女性学者充当了学科领头羊的角色,研究成果颇为丰富。

2.3 作者合作度分析

论文的合作度是一定时期内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百期《人文地理》的167篇文化地理学文章中除去3篇译文,进行文章作者的合作程度分析。总体看22年来的文章,合作度较低,仅为1.6(平均每篇1.6位作者),但随着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生科研力量和科研机构出现,学者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增强,文化地理学文章的合作度也显著提高,到了2004-2008年这一时期,合作度上升到2.27,合作率也由总体的41.46%上升到77.27%,甚至赶超了自然科学刊物文章的合作度和合作率。合作度提高说明国内文化地理研究中传帮带的实际,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在《人文地理》杂志的帮助下,学科的研究团队在壮大和发展的事实。

2.4 作者单位地域分析

在可获得统计数据的165篇论文中,作者单位所在地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还有四篇属于国外单位的作者文章。其中江苏、北京、广东、陕西四个省市的文章有84篇,占总数的52.17%(表3)。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地理研究力量上的明显区域不平衡特点。虽然,研究力量的差异导致了区域研究水平的差距,但是与其他刊物相比较,《人文地理》的作者分布较为广泛,一是地域分布较广,遍及全国主要的省市和地区。二是作者所属单位不过分局限于少数高校或研究院,除了传统的科研单位,还吸收了不少师范院校和规划单位的研究成果。

此处可以用模型来衡量所刊载文章的作者分布集中程度,地理集中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某类事项在地域上的集中分布和扩散程度,国内对这一指数模型多应用于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经济地理的研究,模型为:

G值在0—100之间取值,越接近100,该事项来源地越集中;越接近于0,则来源地越分散。极值100表示该事项来源地只有1个,0表示来源地个数趋近于无穷大②。

首先,以国内161篇文章为样本,按照作者来源的省级行政区来计算作者分布的地理集中指数。是作者为第i个省级行政区的文章数量;T为文章总数;n为省级行政区的总数。G越接近100,文章作者分布越集中;G越小,则分布越分散。把表2中的数值代入上述公式得文章作者分布的地理集中指数G=29.40,G值适中,表明作者在地理的地理分布并非高度集中,是相对分散的。进而,再按照作者来源的科研单位或学校来计算作者分布的单位集中指数。xi是作者为第i个单位的文章数量;T为文章总数;n作者来源单位的总数。1986-2007年作者单位集中指数为=42.46,相对较高,而2000-2007年作者单位集中指数下降为=20.76,可见《人文地理》刊载的文章来源越来越趋向于扩散化。在学术研究还无法做到绝对客观和公平的情势下,该刊对将学术偏见降至最低所做出的努力这是难能可贵的。也反映出该刊考虑学科发展的均衡性,刻意辅佐研究实力相对较弱、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学者研究的努力。

3 文献内容分析

传统文化地理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景观、文化生态、文化扩散和文化整合[8]。这五大主题也是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一些学者还强调文化源地的研究[9]。而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除了人文地学的3大基本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区位论、行为理论之外,已有学者在逐步尝试将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迁移理论、文化扩散理论、文化融合理论等引入文化地理学的研究[10]。纵观百期《人文地理》,国内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3.1 对文化景观的持续关注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索尔提出把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创立了“景观学派”。此后文化景观一直作为文化地理学的重点研究主题。汤茂林总结了文化景观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趋向[11],为后续的研究作了很好的铺垫。对文化景观的诠释一直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对环境的感应,以及相应的人文因素都是文化景观主要的影响因子[12]。因此,城市与农村的文化景观存在着明显差异,这是不同背景造成的[13,14]。国内文化地理学者对城市文化景观[15-18]的关注明显高于乡村文化景观,近年来文化地理学开始为城市形象的定位与设计[19,20]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化景观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复杂性和民族性。文化地理学中文化景观的研究可谓是包罗万象[21-54]。艺术文化景观是近二十年来国内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55-67],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地理学的力量。但总体看,还有待继续拓展。

宗教文化景观在我国的研究长盛不衰,一方面是因为宗教文化对景观的塑造效果比较强烈,另一方面我国民间宗教、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多样,宗教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比较紧密,这就为宗教文化景观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68-73]。但也不能不看到,尽管宗教地理可资研究的成果非常丰富,但系统、全面的成果尚未出现,未来研究的空间也相当广阔。

毋庸置疑,二十多年来《人文地理》所刊载的文化景观类文章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成果丰厚,代表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为学科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成果。

3.2 文化生态研究的拓展

文化生态研究是文化学与地理学对生态学理论方法的借用与延伸的产物。文化生态学研究有文化的人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侧重于地理环境对文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和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74]。地理环境的整体属性往往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风貌。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则对文化的民族性或地域性特征,乃至文化产品特色有着相当的作用力[75]。

风水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历史文化地理现象,文化地理学去其糟粕,还其精华,从地理学的角度对其空间意义和文化意义进行了颇有裨益的研究[76-91]。

在各地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都体现了当地文化适应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性特点,尤其体现在各民族[92-95]以及民俗[96,97]的人地关系演化中,甚至体现在具体的文化景观事像中[98,99]。文化生态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对生态学相关概念方法的简单借用,而是从千姿百态的文化景观出发,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将文化与环境的交错关系与动态协调演化过程用丰富的地理语言和思维进行展现,这是文化地理学近年来的可喜进展之一。

3.3 文化扩散与整合更注重微观实例

文化扩散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传播过程。在早期研究中多介绍国外有关扩散类型的内容,指出文化扩散可分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类。随移民形式的差异,文化的迁移扩散也不同[100]。在早期对文化传播的物质基础及扩散的机制[101,102]进行探究后,不少学者从实证角度出发,对文化扩散作了积极的探索[103-119]。

虽然,文化整合与文化扩散研究在最近的二十年间强调对微观实例的研究,通过大量深入的实证调查,涌现了不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由表4可以看出,文化传播扩散和文化整合属于文化地理学中相对薄弱的研究话题,这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碰撞频繁、本土化与同质化力量相互激荡、跨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的形势下,是难以满足学科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要求的。所以文化地理学应加强对文化前沿理论和现象的关注,借助新文化地理学的思维和视野,充实文化传播与整合的研究,同时展开基于地理学视角的跨文化研究、文化认同的地理解释等新兴领域的尝试。

3.4 文化区研究丰富多样

由于我国自然及人文因素的地域分异,以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区域文化地理也呈现出地域之间的风格差异。某一种文化要素,甚至多种文化要素在自然条件相同或相近的一定区域内呈现出一致性的特征,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文化区研究除了划分文化区划外,还始于区域或地域文化的研究[120,121]以及文化区域的对比[122]。进而开展了后续对各文化亚区的区域文化地理研究,包括全国性、省级、历史时期、城市文化等不同层次的研究,尤以南方地区为多[123-132]。从中可看出,未来关于文化区研究的余地还很大,特别是在新方法的应用支撑下,如何将传统的文化区研究赋予新的、更科学的研究内涵等方面尚需要发展。此外,有些研究者也对历史时期的文化观念[133]、史书方志所反映的文化地理思想[134,135]等论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而文化与环保、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136],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137,138]等热点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丰富了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提升了研究的深度。《人文地理》更是特别重视对文化地理学科本身研究范围[139]、基本理论等的介绍[140],以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8,141,142]。《人文地理》对综述、研究进展类文章的重视,反映了刊物强调学科积累与前沿视野的把握。

4 结论与展望

文化地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介绍到国内,近二十年来成为发展比较快的学科,研究领域也较为广泛。但是另一方面,国内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依旧和西方存在较大差距,况且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还远未成熟,它对国人认识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在传统基础上继往开来进行新文化的发展这一作用还需加强。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美已经得到蓬勃发展的新文化地理学也已经被介绍到了国内[143]。虽然,国内地理学还未走进“文化转向”的十字路口,但新文化地理所开辟的全新理论视野必将促生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高潮。

《人文地理》创办二十多年来,走过了恰逢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快速发展、风云变幻的二十年。在过去的一百期刊物中,《人文地理》不但着力介绍世界人文地理学整体的研究进展,刊发中国人文地理学前沿研究成果,及时反映人文地理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而且在推动学科发展、创新学术思想、培育专业人才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有力促进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作为一个刊物质量逐步提升、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日益扩大且成熟的刊物,热切期盼《人文地理》今后能发挥更好的引领作用,促生更多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而且能够与国际同行能够进行对话交流的好的成果,将中国人文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成果推向世界。

作为一个从事文化地理的学人,在感谢《人文地理》的同时,也期盼她能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包容的胸襟、更加国际化的态度,引领包括文化地理学在内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快速的发展。不仅在研究水平上层楼更上,加强与国际的对话和交流,促进中国人文地理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希望能够结合一些国际最新的研究态势,采取约稿、专题等主动方式督导、引航学科更好的发展,并通过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借鉴,带动整个学科的国际化。同时,也希望通过定期组织一些精品翻译成集,把中国最好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外,让国外同行听到中国的声音,以形成更好的交流渠道。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借助年度匿名评奖、封面文章、引文率评估、新栏目推出等方式,提高刊物本身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积极吸引国内一流的学者将他们最好的成果发表在《人文地理》,使刊物自身得到健康生长。

感谢百期的《人文地理》,更期盼百期后《人文地理》的越加精彩。

注释:

①1986年《国外人文地理》第一期,鲍觉民先生所作的发刊词.

②参考John W.Alexander,Lay James Gibso.Economic Geography,Second Edition.New Jersey:Prentic-Hall.Inc.1979.310-340.

标签:;  ;  ;  ;  ;  

从“人文地理学”100期看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_文化地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