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论文_孙有臣

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论文_孙有臣

鹤岗市大陆人民医院 154100

【摘 要】目的:通过相关临床研究与分析,对联合用药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以此来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与恢复提供有利条件。方法:以某医院为例,在医院中随机选取278位老年心血管并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为139人。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并最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为联合用药研究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结果:观察组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治疗及恢复情况要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水平,对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是一种被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联合用药

随着国家医疗领域的发展与进步,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水平与过去相比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不仅大量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手段被应用到了临床治疗中,相应的治疗方案与护理模式也得到了改善。但是老年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较高,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还是会涉及到很多难点问题。因此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多医疗团队都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中涉及到的治疗手段、方案以及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而为日后心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一、一般资料

老年心血管病是因为血管以及心脏发生病变而导致,发病一般都比较急,死亡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影响。大部分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脏储备功能以及左心室功能都会出现降低现象,必须及时应用有效方法进行治疗,改善心功能。

随机选择某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278例参与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77例,女62例,年龄平均为(68.7±4.3)岁,;对照组男75例,女64例,年龄平均为(68.1±4.2)岁。比较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备可比性。

二、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以及原发病的针对性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择厄贝沙坦(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燕药业有限公司,20100514)进行治疗,每次服用150mg厄贝沙坦,每天服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卡托普利(常州制药有限公司,20100908)进行治疗,每次服用25mg卡托普利片,每天服用3次。

三、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功能指标情况,具体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峰值流速E峰(VE)和舒张晚期最大峰值流速A峰比、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另外观察两组心音图各项指标情况,具体有运动前、后第一心音幅值(S1);运动前、后心率;6min步行试验步行的距离(m);根据以上3项指标计算心力储备指数(CCRI)和心脏储备指数(CRI)。

四、结果

1、左心室功能指标

观察组LVDd为(41.1±5.1)mm,对照组为(47.6±4.8)mm;观察组IVSd为(10.3±1.7)mm,对照组为(11.9±2.1)mm;观察组LVPWd为(8.2±1.6)mm,对照组为(9.4±1.8)mm;观察组LVEF为(62.5±8.7)%,对照组为(57.9±8.3)%;观察组VE/VA为(1.2±0.1),对照组为(0.7±0.1);观察组LVM为(165.6±29.2)g,对照组为(192.1±22.5)g。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心音图指标

观察组静息心率为(74.7±5.5)次/min,对

照组为(78.2±7.2)次/min;观察组运动心率为(120.6±12.3)次/min,对照组为(128.1±14.8)次/min;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为(535.8±50.7)m,对照组为(410.8±42.8)m;观察组CCRI为(5.6±1.5),对照组为(4.2±1.6);观察组CRI为(16.7±4.1),对照组为(9.3±2.4)。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讨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老年患者神经中枢压力感受器敏感性显著下降,24h内的血压波动明显,主要表现为收缩压波动,部分患者血压高低不稳定。动脉僵硬度以及外周血管上升,血管会所能力以及弹性降低,所以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脉压增大,活动后会出现心前区疼痛以及头晕症状。另外因为患者血液循环障碍,新陈代谢在组织内出现集聚,对神经末梢形成刺激,患者因此有疲劳感出现。水肿也是常见症状,下肢水肿或者全身水肿,有时还有腹腔或者胸腔积水。

联合用药是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采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其结果主要是为了增加药物的疗效或为了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但是有时也可能产生相反的结果。厄贝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卡托普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可以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进行抑制,防止转化为AngⅡ,使AngⅡ水平下降、缓激肽失活减少、血管张力下降、实现血管扩张,使心脏负荷以及血压下降,心室排量得到改善,还可以避免心室出现扩张。卡托普利是ACEI代表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左心室进行性增大、不同程度心力衰竭。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较单用某一种药物能够更好的改善左心室功能LVDd、IVSd、LVPWd、LVEF、VE/VA)、LVM指标,以及患者心音图S1、运动前、后心率、6min步行距离、CCRI、CRI指标。

如今,很多医疗团队在对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进行联合应用的过程中,都能对其中涉及到的用药原理和要点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医疗团队也能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不同的临床医疗方案,从而提高联合用药水平。对于联合用药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医疗团队也能会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不利因素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影响。

虽然与国外一些医疗技术发达的国家相比,国内老年心血管病联合用药治疗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很多高效独特的治疗技术和手段已经被研发出来。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老年心血管病联合用药水平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国家医疗领域可持续发展也会得到更大的保障。

另外,在联合用药过程中,相关医疗团队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医疗团队需要对心血管病治疗中涉及到的药物类型、特性以及用药原理等进行全面的掌握,同时还要对药物之间的搭配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为后续联合用药治疗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提高患者恢复水平。

其次,医疗团队需要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对于患病严重或存在特殊情况的患者,还需要对其治疗方案进行优化处理。比如一些老年心血管患者有过敏疾病,对联合用药会产生一定的排斥,需要医疗团队能够对治疗方案及措施进行及时的改进。

最后,医疗及护理团队需要对心血管病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这样对患者的治疗以及联合用药水平都有着积极作用。另外,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护理团队还需要按照规范的流程步骤以及治疗方案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护理,合理控制患者用药量、饮食以及运动时间等,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增红,姜海舰.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J].临床研究,2016,24(11):59-60.

[2]宋中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5(16):461-461.

[3]钟玉萍.基层医院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1).

论文作者:孙有臣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论文_孙有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