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其路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困境论文,企业融资论文,我国论文,小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微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最微观的细胞,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使其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成本高、税负高、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尤其是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如何能够缓解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帮助其度过困境,是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融资是小微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及资金运用情况,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来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这个问题,小微企业的融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小微企业自身资质所限,导致内外部融资受阻
小微企业融资有两种渠道,即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其中:内部融资一般就是靠企业自身积累和所有者投资,是企业不断将自身积累、折旧以及留存收益等转化为投资并获得收益的过程。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资质所限,导致内外部融资受阻。首先,我国小微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积累,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规模较小,初期资金短缺问题更为突出,自我积累比较缓慢,再加上利润率较低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小微企业内部融资更为艰难。第二,我国小微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银行对企业放贷需要经过很严格的调查和审核,但由于小微企业组织结构变动快、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规范等缺陷,企业发展极不稳定。银行在了解和审核过程中要付出高昂的信息费用和机会成本,因此银行一般不愿意放贷给小微企业。第三,小微企业缺乏融资信用。总体来说我国企业的信用观念不高,小微企业更甚。小微企业制度不够完善、经营不够稳健、管理不够规范,加之风险意识不足,这使得小微企业信用观念差,信用级别低,这直接制约着小微企业的融资。据资料显示,我国小微企业80%以上信用等级都相对集中在3B甚至3B以下,不属于银行的放贷范围,满足于银行的集中放贷对象2A和3A信用等级的小微企业甚少。第四,小微企业缺少可有效抵押和担保的财产。银行对小微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极为严格,一般比较倾向于固定资产抵押和担保,对流动资产抵押则接受率较低。小微企业在固定资产抵押方面很难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也很难争取到有担保资格的单位来为自己担保。第五,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的运作基本是作坊式的,信息非常不透明,在外部很难通过普通渠道得到与之相关的信息。加之大多的财务报表并不是中介机构(如会计事务所)来审计,因此很多信息都不会在外界传播。因此银行信贷审核需要的信息也难以获得。
(二)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较少、门槛过高,融资成本让小微企业望而却步
外部融资主要来源包括银行贷款、民间信贷、发行股票、债券等,一般是吸收外来闲置资金并将其转化为自己投资获得收益的过程。但是,从银行的“规模歧视”和趋利本质来看,银行一般都是以“抓大”、“抓优”为原则放贷的,小微企业在各方面都无法与大型、中型企业比拟,因此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微乎极微。且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创立的金融产品创新度较低,但对抵押和担保要求非常高,未能适用于大多数小微企业。针对风险较小、筹资功能较强的小微企业传统业务提供的支持力度不够。另外,抵押评估费用、担保费用、贷款利息的三高情况也增大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抵押评估费用一般占融资成本的20%。担保费用一般年收取的费用率达到3%左右。银行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考虑,赋予小微企业较高的贷款利息。贷款利息包括基本利息和浮动部分,小微企业浮动利率幅度一般在30%以上,这也无形中又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很多小微企业不得不把融资目光投降其他金融机构。可目前,我国专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也十分缺乏,大多数的中小金融机构,或没有政策性融资权,或还未摆脱国有企业体制限制,如农村信用社等,不能完全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根据2011年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3.8万家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显示,仅有15.5%的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其余均未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在此种外部融资困境下,由于自有资金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都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多小微企业都会选择从民间信贷市场上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这也就造就了我国活跃的民间借贷市场。民间借贷市场属于非正式的金融融资,大多处于半地下状态甚至地下状态,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必要的制度来规范与约束,具有非常高的风险。且民间市场的融资利率非常高,1年期的贷款利率在1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5%~30%,高昂的融资成本让小微企业望而却步。
(三)政策支持未能落实到实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从目前来看,我国虽然制定了系统的政策理念和支持方式以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政策支持尚未落实到实处。对小微企业划拨的财政资金数额相对较低,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微企业的实际需要;税费负担过重问题增加了小微企业的经营负担。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坦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要缴纳、承受6种税费或“隐性”负担:包含了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和教育费附加、水资源费、社会保险费等,同等的税费制度对于实力相对薄弱的小微企业来说经营压力更大;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体系建设尚不健全,政府采购、反垄断、行业准入等方面的规制力度尚还不够,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二、破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要使小微企业拥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须从企业自身做起,改变造成融资困境的自身方面的原因。作者认为要做到以下方面:首先,规范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小微企业必须规范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和经营运作,使小微企业更易获得金融机构对其发展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认可,为成功获得贷款打好基础。其次,强化小微企业的信用观念,提高融资信用等级。任何企业都要以诚信为本,提高自身的资信程度,凶此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应更注重自身的信用,如: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绝不故意逃避银行债务等,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留下良好印象,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成功融资创造条件。再次,技术创新,提高有效抵押和担保财产的比例。如若小微企业自身的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占领首要位置时,那么小微企业就能够很轻松地提供银行认可的抵押财产,就更容易获得贷款,因此小微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提高有效的抵押和担保财产比例,为获得融资做好铺垫。最后,小微企业要建立健全和逐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致力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信息透明度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使得银行和企业信息能够对称,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二)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融资金融环境
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体系,通过政策性金融提供担保基金以诱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力度,建立和完善各项机制如简化申请贷款方面的手续、缩短审批贷款的时间等以加强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便捷开展;银行在严格审核和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加大对信誉和发展前景等当前表现良好的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此外,还需帮助小微企业获得各种金融机构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银行加快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推广,可以根据产业、行业、产品的不同,围绕小微企业的特点,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适合的金融产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部门来管理和指导小微企业服务,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加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利用二板市场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倡导担保机构积极在可承受风险范围内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完善抵押登记、抵押物流转交易、资产评估,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管理(例如建立追踪小微企业借还款信用记录的系统),统一的小微企业借还款制度,规范对小微企业提供担保的程序。
(三)加大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
中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提出,打破市场垄断,破除市场进入障碍,是扩大中小企业活动领域、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打破国企垄断、民资难人的格局,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要制定一套有利于小微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包括制定并划拨专项资金扶持小微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促进技术型小微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税收优惠的重点应从对企业优惠转向对具体研究开发项目的优惠,对小微企业技术转让所得给予税收减免优惠,鼓励小微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