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进一步加剧人口与用地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积解决人口数量过多问题,由此产生了很多高层建筑。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高层建筑施工整体质量。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遍会应用到后浇带这一施工技术,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收缩能力,而且还能降低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概率,从而有效防止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出现渗透现象。本文结合高层建筑实例,针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施工过程中应用到后浇带技术,并对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应用
0.引言
目前,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普遍会使用到后浇带这一先进的施工工艺,并取得很好的成绩,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同与推广。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中,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进行作业,使其能够高质量完成。
1.后浇带的主要作用
(1)解决混凝土出现沉降差问题。在高层建筑中,其结构和基础设计是属于一个整体的,施工人员能够运用后浇带技术把高层建筑和基础这两部分暂时分开,等到完成主体的施工部分后,其沉降情况基本稳定下来,这时再把这两个部分运用混凝土浇筑方式进行连接,从而构成一个整体。在正式进行后浇带施工之前,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充分考虑与分析各个不同阶段的受力情况,而且还需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校核,以及充分考虑到后期因沉降差原因所造成的附加力,以便有效提升建筑物结构的稳定。
(2)降低温度差引起收缩问题的影响。混凝土浇筑硬化之后,都会因为温度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收缩,尤其是在1~2月期间,混凝土会因为外界温度,造成其内部出现温度应力,随着这种应力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剧构件出现裂缝的概率。而在建筑结构的施工期间,进行预留后浇带能够有效减少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 进一步增加结构抵抗温度差的能力。
2.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
2.1模板施工
由于接口的形式不尽相同,因此在制作后浇带堵头板时需要根据其接口的具体形式进行,接着根据后浇带部位钢筋的间距和大小等情况在模板上确定好孔位,并在上面钻孔,然后再钻好孔洞上,把钢筋安装上去。为了更好的进行模板的施工,施工人员需要全面清楚掌握好模板情况,确定其实和设计的实际情况一致。在施工中,先对木模进行刨光,完成之后,涂刷上脱模剂,注意要确保模板封口的密实度,以免在进行后浇带过程中出现跑浆不良现象。
2.2后浇带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把所有接缝处的浮浆以及缝隙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同时对其表面进行凿毛处理,确保其清洁度后方能进行支模作业。在进行混凝土输送过程中,若采用的是泵送的方式,则需要对润泵浆液进行处理,将其运出施工现场,以免影响到工程的顺利开展。
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从两个方向连续、不间断进行浇灌,然后慢慢向中间方向进行合拢,注意不得出现施工缝。若在施工中混凝土倾落高度超过2米时,这时施工人员需要合理运用到溜槽、串筒等装置来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后浇带的振捣作业,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机械振捣的方式进行10~30s的振捣,直至混凝土不出现冒气且出现浮浆为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后浇带底板施工处理
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在进行后浇带底板施工过程中,其板筋数量一般要比厚板筋数量多一倍,这就增加了后浇带底板数量,从而加大了其施工之前的清洗工作,因此为了更方便进行清洗以及避免出现底板筋被水浸泡不良情况,施工人员可以把后浇带地梁梁底的加深部位作为后浇带底板积水坑,并在底板上做1%的坡度,以便积水能够在这坡度作用下顺利流到梁底,避免出现因积水造成钢筋底板的腐蚀。
3.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通常高层建筑的主楼和底层群方基础都是在同一时间进行施工,无需错开。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这样更有利于上部结构施工的顺利开展。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预留好施工后浇带,确保其合理性,以免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了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
(2)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并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预留出高层主楼与低层群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的施工后浇带,并利用微膨胀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筑,使其成为一个整体,避免了发生沉降不良现象。不过在这期间,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设永久变形缝结构来解决因部分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结构应力。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的都是高强度的钢筋,因此不会因为混凝土的后浇方式造成断裂情况。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建筑的梁、板跨度比较小时,可以进行一次配足钢筋的方法,来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如果其梁、板跨度比较大时,施工人员应该要根据规定要求将其断开,且在补齐混凝土之后进行焊接,这样能够更好的保障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
高层建筑的主楼和底层群方基础在经过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之后而构建成一个整体,这期间因差异沉降所产生的应力后浇带的钢筋是可以承担的。总的来说,因差异沉降发生的实际变形就是对混凝土内力的反算,因此需要加强后浇带的配筋强度,注意要确保钢筋无折断、弯曲以及位置的准确,以便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在进行后浇带模板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在板、单层钢筋下面设置垫块以及双层钢筋设置支架,至于梁、底部钢筋部分,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加设垫块。如果上部钢筋选用的直径比较大的话,就无需设置支架。一般情况,施工人员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中,应该尽量不留直缝,可以采用流斜缝的方式对板进行处理,至于梁的处理,则可以采用企口缝。
在进行后浇带两侧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者单层钢板网隔断钢筋支架,并根据构件的断码实际大小,选用合适直径的钢筋设置出最佳的钢筋间距,以便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尤其是要注意控制好钢丝网的网眼大小,这样能够降低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跑浆的不良情况。若钢丝网的网眼太大的话,施工人员可以在网外面粘贴上薄膜,同时运用支档对其进行固定,以便避免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薄膜因挤压力而出现脱落,以及出现跑浆情况。混凝土浇筑结束凝固之后,施工人员就可以把网眼外面的塑料薄膜撕掉,并同时把钢筋支架拆除掉,至于铅丝网,则无需拆除,可以将其永久的留在后浇带内,起到固定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以其良好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工程中,并取得很好的施工效果,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同与推广。为了进一步提升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施工人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混凝土的收缩能力以及合理控制好混凝土的裂缝情况,最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施工质量,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承华.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1):1-2.
[2]柳征.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24(09):124-125.
[3]刘德伟.试论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0):72.
[4]姚文凯.关于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261.
论文作者:江德昌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底板论文; 钢筋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下室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