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洞桥中学 315000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正在逐步向前推进,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中学阶段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有着浓厚人文色彩和深厚人文关怀内涵的学科,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得到培养、塑造、发展与完善的教育活动。它可以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提高,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人文教育给予格外关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人文性是本学科的性质之一。由此可见,关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人文性不仅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如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将课程的人文性彰显出来,还有诸多困扰存在。我国目前缺少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人文性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也没有提出系统、完整的实施对策。为此,本文分析了人文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内涵及重要性,并提出了当前存在于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人文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实现途径,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思想品德 人文教育 重要性 问题 实现途径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否能够实现增强国力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目标,与新一代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中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其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中学教育教学体系中,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直接相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飞速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使得在中学教育中必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给予充分重视,并对人文教育理念进行充分贯彻,从而使时代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但是,在现今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中还有诸多问题存在,且人文教育普遍缺失,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人文教育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内涵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教育理念的提出指明了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向。人文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已经逐渐成为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围绕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内涵,本文主要阐述以下几点:
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人文教育的来源。人文主义对一切事物进行衡量的标准是人,注重人对真与善的追求,重视人的价值。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是社会的人,是群体的人。由人的社会性角度进行考虑,认为个体的理念、情感、需要和义务等都必须坚持以社会和群体的理念、情感、需要和义务为前提。从教育方面来看,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突出表现为:教育要培养理性的人,与西方人文主义要求的教育要培养非理性的人是不同的。
2.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核心主旨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永远的价值追求。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尤其是二十世纪科技教育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人文精神被时代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要对建立“平等、民主”的理念进行积极倡导;不仅要对道德理想进行努力塑造,还要对个人的发展给予充分尊重。这是一种具有中国人文主义所追求的理性,同时也对西方人文主义所追求的非理性的人文精神进行了融合。
3.人文教育。真正的人文教育是教人“学会做人”。它关注的是人的终极发展,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它注重人的自由发展,彰显个体的自然属性,且又对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责任做出了强调。这种教人“学会做人”的教育是一种完整的人文教育,它不仅指在身体、精神、情感、理智、情绪与感觉等各方面的有机整体性,还指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达到了和谐一致。
二、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1.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对于学生而言,不但要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学习,还要对互相合作的精神进行培养,从而使和谐相处的目标得以实现。人文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2.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能够使教育改革的需求得到不断满足。教育委员会在1993年就已经提出:教育工作的作用,是使个体在思想、情感和判断等方面的自由得到保证,从而使其自身才能发挥出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这个方面来看,人文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可以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三、现阶段存在于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1.对教学难度有所轻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压力。现阶段的教学工作尽管强调体制改革,但由于受中考、高考等应试教育活动的影响,学生依然背负着很大的升学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就是在浪费时间。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2.教学观念陈旧,没有进行及时更新。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远远不如其他应试科目,所以,此科目的考核方法也没有明确,也没有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这样一来,教师依旧沿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很难将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也难以使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受应试教育压力的影响,学生缺乏对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视,不但造成了学习兴趣的丧失,还很难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但目前一些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不能采用科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课件制作不精良、知识内容浮于表面,虽然学生们提高了感官享受,但真正的教学内核却在降低。
四、人文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1.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人文环境。开展人文教育的基础条件是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具体内容包括:(1)对校园硬环境进行完善,提高校园建筑质量。按照教学需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活动器材。(2)对校园软环境进行构建,将其积极向上与丰富多彩的特点体现出来。可以将海报、绘画创作和标识口号等张贴在校内的宣传栏、墙壁及走廊等部位,以促进学习质量和课间休息质量的提高。(3)对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构建。教师要转变以往的师道尊严的思想,与学生们打成一片,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做学生的好朋友。
2.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点,思想品德教学也是如此。在实施人文教育的过程中,要求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依据,对教材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践性。具体来说:(1)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说教式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对中学生的年龄、个性及认知特点进行分析,以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方案。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并非挂在嘴边,而是需要通过思考、实践和经历才能得以实现。(2)要促进教学活动互动性的提高。要实现人文教育,就要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交流沟通,可以明辨是非善恶,把书本知识转换成自身素养,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情感和能力。课堂教学形式强调互动合作,突出实效性。人文精神的教授需要师生间进行沟通互动,必须转变传统单向流动的教学模式。
思想品德课程传统的“评分数,定等级”的评价方式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不相适应,不符合当今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追求学生道德成长的初衷和目标。一方面,个体的道德成长过程,会因个体自身的心理发展程度与现有知识水平的不同,而使他们的成长速度与成长行为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不能简单地用分数进行衡量,更不能用简单的分数来对等级进行区分。另一方面,这种落后的评价方式,实际上体现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这与现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共识是不相符的。所以,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未来的教学评价标准应当趋向于多样化、人性化与长期化。
3.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质。人文教育并非是向学生单纯地传授人文知识,只有将知识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上,才能使知识转化为素养。很多中学目前已经开设了较多的人文课程,如语文、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在知识量方面,学生已经有了充足的人文知识储备;但从现实生活来讲,青少年犯罪案件层出不穷,这说明学生的人文素质仍然比较欠缺。因此,只有将人文知识真正转化成人文素质,才可以使教学目标得到实现。
4.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坚定人文教育理念。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常常会以教师为榜样,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首先要促进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最后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影响,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关学者提出:人和人在心灵上的接触,即是通过教育途径来实现的,教师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教师除了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还必须坚定人文教育理念。信仰之于教师,犹如灵感之于作家。教师不再是课程知识被动的灌输者,而是知识主动的协调者与创造者。总而言之,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就要以坚定人文教育理念为前提与保障。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文化的多元化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信息网络的普及冲击了人类文化,各类复杂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非常容易受到不良信息文化的误导,从而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在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重视开展人文教育,采取有效的实施对策,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促进中学生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实现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游学军 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62。
[2]李凤川 浅论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考试周刊,2012,(57),116-117。
[3]石有松 关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01),50。
[4]高香梅 浅谈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2,(06),90-91。
[5]王苏梅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呼唤人文精神[J].考试周刊,2012,(61),141。
[6]班建武 李凡卓 走向“教师德育专业化”之德育观念模块(四)当代青少年文化的特点与学校德育的优化[J].中小学德育,2013,(4),6-11。
[7]刘文川 初中思想品德课人文性探析[J].中国德育,2008,(12),38-42。
[8]陈金玲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29),56。
[9]肖燕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8),12-13。
[10]马燕 浅谈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修的五堂课[J].新西部,2010,(5),177-178。
[11]王汉良 例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素质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220。
论文作者:陈桂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5
标签:人文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学生论文; 中学论文; 教学中论文; 教师论文; 人文主义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