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数字化五防系统中应用RFID技术的有效性探论文_陈镜巨

配电网数字化五防系统中应用RFID技术的有效性探论文_陈镜巨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清新供电局 511800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国家国内电力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电力产业也有很大的前景,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是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电网系统的关键环节就是配电的过程,随着我们国家的电力规模和电力市场的不断地扩大,电力系统的设备数量也是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这就使得我们国家的电力运行变得更加的复杂。因此,安全可靠的电网运行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电网的运行并且探讨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配网数字化五防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配电网数字化;五防系统;RFID技术;有效性探究

在20世纪,随着各个国家开始应用雷达技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产生了无线射频技术。无线射频技术是通过无线射频的方法来获得数据,从而完成对于目标的识别。运用这门技术的时候不需要直接接触被识别的物体,同时还能够做到及时的处理信息。电力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了电力资源那么就会导致经济受到大量的损失,电力系统对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能够进行下去,电力生产部门必须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还要不断创新,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一、RFID技术以及其系统组成

(一)RFID技术的概念

射频技术(RFID)是一种新型的用于识别的技术[1]。近些年来,因为这种技术有着较强的抗污损能力、较长的可读写距离以及较高的安全性能等,这些原因使得很多领域都开始应用这种技术。同样的,RFID技术在电力领域也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力系统的安全作业、管理电力生产系统的缺陷、电力设备的标识化管理以及设备巡检的过程中都使用了RFID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RFID技术可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它也有助于现代电力系统的形成。

(二)RFID技术的组成部分

电子标签、读写器、主机以及天线四个部分组成了RFID技术系统。其中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IC卡,需要进行识别过程的时候只需要将电子标签放到需要被识别的物体上就能完成识别工作[2]。电子标签包括芯片以及耦合原件,其中,电子标签的内部还有一个天线,这个天线可以接受和发送数据信号。读写器可以和用户沟通,用户发送的指令读写器能够接受到,这样就可以与实现与主机的沟通。主机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于用户的指令进行发送工作,同时它还能显示接收到的数字信号。如果工作的具体内容不同,那么具体的RFID系统也会不一样。

电子标签有的带电源,有的不带电源,根据带不带电源可以将标签分为源标签和无源标签。而标签的读写功能也不一样,根据读写功能可以将标签分为读写标签和只读标签。电子标签还有不同的频段,根据频段的高低不同,电子标签又可以分为微频、低频、超频以及高频四种形式。还有,根据标签的调试方式,标签也可以分为主动式、被动式以及半主动式三种形式。

RFID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读写器,读写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把系统的前向通道与后向通道连接起来,这是系统数据交换中的最重要的环节。首先,电子标签发送调制信号到读写器中,读写器收到信号并且通过一定的解调过程实现对信号的解码工作,并且通过一定的设备,读写器要把转化后的信息传送到应用系统之中去。系统收到信息后把相应的操作指令再次发送给读写系统,同时系统对读写器进一步控制,让其完成相应的工作。符合读写器射频范围的有多个电子标签,读写器可以将这些电子标签进行激活,同时还能够识别多个电子标签,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读写器具有一定的防止碰撞的功能[3]。

天线是一种对于无线电收发机发出的射频信号进行接收以及辐射的装置。一般状态下,根据天线工作的频段可以分为微波、短波以及超短波三种形式天线。天线还有不同的方向,根据天线的方向可以分为定向天线以及全向天线两种形式的天线。根据天线的形状,天线又可以分为面型天线以及线型天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RFID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

(一)管理电力设备的动态缺陷

电力设备在运行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些缺陷和漏洞。如果将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设备动态管理的技术应用到电力缺陷管理之中能够有效地防止这些漏洞的产生,从而使得电力设备的状态数据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在这项技术中,我们可以利用RFID系统中的电子标签对电力设备进行标识,这样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动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知道设备出问题的具体位置,进而可以在复杂的现场完成设备的检修工作。这种技术操作起来很方便,同时也是非常安全的[4]。引进这门技术,不仅仅可以让电力设备的缺陷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同时,RFID技术运用到电力设备的管理中,可以有效降低电力设备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电力设备的标识化管理

电力设备的管理一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要做好电力设备的标识化管理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而把RFID技术与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就是对电力设备智能管理的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电力工作人员或者是机动设备携带标识卡经过现场的时候,识别卡就会发出一些信号,这个信号能够说明持卡人的身份,接着识别卡发出的射频信号会被识别器接收,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把信息在传送到管理中心的总服务器,这样管理人员就能够更快捷的查询到各种信息。用这样的方式还能够给作业人员以及设备的管理工作提供极大的方便,因此整个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电力系统的安全作业

设备的种类多、操作项目相对复杂以及作业的地点分布广泛等就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正是因为电力系统有这些特点,所以在进行人工操作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事故发生,并且这些事故给电力生产企业以及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给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确保电力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如果电力人员操作不规范,那么就会有严重的损失。现阶段,一种硬件防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这种硬件防护装置是基于RFID技术,并且通过USB接口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数据库中。同时,这种技术是一个网络的管理系统,它实现了J2EE技术和RFID技术的有效结合,为了两票管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数据。在电力系统中运用这门技术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作业,从而达到更好的避免事故的目的。此外,由于RFID及时有着非接触性以及可同时读卡的特性,所以在电力系统中运用这种技术能够给系统管理者提供了更多安全和有效的信息,这样就在根本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结束语

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虽然RFID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应用,但是这种技术仍然是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要想真正实现RFID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我们必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同时,还要学会解决RFID技术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问题,从而实现这项技术的不断创新。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RFID技术将更好的运用到地理系统的各个领域之中来,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也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我们国家电网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

参考文献:

[1]王立娜, 钭政伟, 宋维忱. 变电站微机五防装置规范巡视的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7(31):105-106.

[2]杨志义, 徐明良, 李红岩. 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多电缆识别[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 No.136(14):183-183.

[3]高镜, 何怡刚, 罗旗舞,等. 一种电机运行监测技术[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8, No.424(05):126-129.

[4]杨林, 赵泓博, 赵守忠,等. 实时地线管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 电气技术, 2018, 19(3):121-125.

[5]关志远, 张周胜. 基于RFID传感器的配网设备温度监测系统研究[J]. 电子技术应用, 2017, 43(3):88-91.

论文作者:陈镜巨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  ;  ;  ;  ;  ;  ;  ;  

配电网数字化五防系统中应用RFID技术的有效性探论文_陈镜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