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朝王谢袁萧四大郡望兴衰试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晋论文,南朝论文,兴衰论文,王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门阀士族制度萌芽于东汉,确立于三国曹魏,发展于西晋,至东晋达于顶峰,在南朝时期逐渐走向下坡路,隋唐王朝创立科举制,门阀士族制基本废除。以上所述是门阀士族制从产生、发展、演变到衰落的全过程,但本文的着重点是探讨东晋、南朝琅玡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四大郡望的兴衰问题。因为这四大郡望在东晋、南朝的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必要搞清他们兴衰的历史渊源。
一 琅玡王氏一流门阀地位的形成
琅玡王氏发迹较早,其先祖可追溯至汉司隶校尉、谏议大夫王吉及其子御史王骏,其孙大司空王崇。在后汉有王吉后人青州刺史王仁。王仁之子王融,因拒绝公府征辟而没有做官。王仁之孙就是以至孝闻名的王祥和其弟王览。王祥在曹魏官至司空、太尉,德高望重。其弟王览,虽声望不及其兄,也官至中正卿、太中大夫,故琅玡王氏在曹魏的政局中,也算是很有地位的门阀士族。但在曹魏末年,王祥因不肯参拜晋王司马炎,受到司马氏的暗中排挤。司马炎即帝位后,表面上擢升王祥为太保,晋爵为公,实际上剥夺了王祥的太尉实权。此后王祥也就很少上朝,并“以年老疲耄”为由“累乞逊位”。司马炎下诏“听以睢陆公就第”,且又下诏“不宜苦以朝请,其赐几杖,不朝”①。就这样,以表面上的尊重罢免了王祥的官职,并不让王祥再上朝问事,因此,在魏末晋初,琅玡王氏的门阀士族的地位在平阳贾氏、河东裴氏、太原王氏等士族之下。
门阀士族在九品中正制的庇护下,至魏末晋初已发展成众多有名的郡望,本文在此只能介绍几家最有权势的望族。
一是平阳贾氏。以贾充为代表,其先可追溯至曹魏豫州刺史贾逵。贾逵原本是河东郡襄陵县人,魏改襄陵入平阳郡,故其子贾充称平阳贾氏。贾充在魏末倒向司马氏,曾随司马师、司马昭平定毌丘俭、诸葛诞之变,官至中护军。在曹髦进攻司马昭时,命其部下成济刺死曹髦,成为司马氏的心腹。司马炎称帝,进位车骑将军,成为晋的开国元勋,其女贾南风又为太子妃。贾充在平吴时为主帅,后官至骠骑大将军、侍中、尚书令,是执掌西晋军政大权的实力人物。
二是河东裴氏。以裴秀为代表,“世为著姓”。其祖父裴茂为河东闻喜人,汉灵帝时,历任县令、郡守、尚书等职。献帝建安初年,“以奉使率导关中诸将,讨李催有功封列侯”②。裴茂子裴潛,仕魏为尚书令,是曹魏的政治核心人物。裴潛子裴秀仕魏累官至尚书仆射,封侯。曹魏末期也倒向司马氏,司马炎即位,加左光禄大夫,封郡公。因“光佐大业,勋德茂著”③进位司空,成为官位最高的三公之一。
三是太原王氏,以王沉为代表。其家世也发迹于汉代。先祖王柔为后汉护匈奴中郎将,其弟王泽为后汉代郡太守。与吕布共谋除掉董卓的汉司徒王允也是太原祁人。王柔子王机为曹魏东郡太守。王柔弟王昶为魏司空,王柔孙王沉为魏散骑常侍。论门第,太原王氏本不如琅玡王氏,但王沉在曹魏后期倒向司马氏,特别是当高贵乡公曹髦决意攻杀司马昭时,由于王沉告密,使司马昭早有准备,反而击杀了曹髦,立了大功,封为安平侯,从此地位高于琅玡王氏。
以上所介绍的平阳贾氏、河东裴氏、太原王氏三家,在亡魏建晋的过程中都立过汗马功劳,故在晋泰始年间,有谣谚曰:“贾裴王乱纪纲,裴王贾济天下。”④言其乱魏的纪纲,而济晋的天下。故贾、裴、王三家,在晋的士族中地位最高。
在西晋,除贾、裴、王三家外,很有权势的还有弘农杨氏和泰山羊氏、河东卫氏。
弘农杨氏以杨骏为代表,祖居弘农郡华阴县,其先祖可追至东汉安帝时太尉杨震。杨震的八世祖杨喜,西汉初因功封赤泉侯。杨震的高祖杨敞,汉昭帝时任宰相,封安平侯。杨震的父亲杨宝,以教授欧阳尚书而驰名,东汉光武帝刘秀下诏特征而不就。杨震中子杨秉,桓帝时官至太尉,杨震孙杨赐,在灵帝时曾任司徒、司空和太尉。杨赐子杨彪,在献帝时曾任太尉,故弘农杨氏在汉代有“四世为三公”⑤之称。杨彪子杨修,好学有俊才,曾任曹操丞相主簿,机智过于曹操,为操所忌,遂以“修前后漏洩言教,交关诸侯”⑥之名而杀之,故魏文帝即位后欲以杨彪为太尉,遭到拒绝,以后弘农杨氏就倒向司马氏。杨文宗女杨艳为晋武帝皇后。杨艳37岁病故,临终请武帝立其叔杨骏女杨芷为皇后,杨骏遂以后父之尊执掌政权。武帝驾崩,受遗诏辅政惠帝,加太傅、大都督,成为实权在握的外戚。
泰山羊氏以羊祜为代表,是泰山郡南城人。据《晋书·羊祜传》记载,其家“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名)”。羊祜祖父羊续,仕汉为南阳太守,其父羊衜为上党太守,是蔡邕的外孙,景献皇后(司马师妻)的同母弟。仕魏官至中领军,魏末积极支持司马氏代魏活动。司马炎即帝位,进号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后出为荆州刺史,“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⑦。多次率军伐吴,官至征南大将军,卒赠太傅。羊祜兄羊琇,因助司马炎为帝之功,累迁中护军,加散骑常侍,“典禁兵,豫机密”⑧,深得武帝宠信,卒后追赠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泰山羊氏另一位名人就是羊玄之,他是惠帝羊皇后之父,尚书右仆射羊瑾之子。羊玄之以皇后之父官至尚书右仆射,加侍中,晋爵为公。成都王颖攻长沙王义时,以讨羊玄之为名,玄之忧惧而卒,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河东卫氏,以卫瓘为代表。其高祖卫暠,汉明帝时以儒学自代郡征至河东安邑,遂为河东安邑人。其父卫觊,少以才学著称。汉末曹操执政,任卫为侍御史、尚书。曹操为魏王,改任魏国侍中,曹丕即帝位复为尚书,封阳吉亭侯。卒后谥为敬侯。史称卫觊“好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⑨,是著名的书法家。卫觊死后,其子卫瓘袭爵,先任尚书郎、通事郎、中书郎,后升任散骑常侍、侍中,转廷尉。钟会、邓艾伐蜀,卫瓘以本官持节监军。平蜀后,邓艾、钟会谋反,被卫瓘平定,进位镇西将军,成为司马氏亲信将领。晋国建立,迁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菑阳侯。泰始初,转征东将军,晋爵为公。此后又连任征东大将军、青州刺史,征北大将军、幽州刺史,后还朝任尚书令,加侍中,再迁司空,侍中、尚书令如故,成为西晋权臣之一。后因建议废太子,为太子妃贾南风所忌,又因建议诸王就国,引起楚王玮的不满,于是贾后与楚王玮合谋诛杀了卫瓘。卫瓘死后,河东卫氏的权势衰落,但仍以其家学渊源知名于世。如卫瓘子卫玠,官至太子洗马,品位虽不高,而为琅玡王澄所推服。王澄“每闻卫玠言,辄叹服绝倒”⑩。卫瓘的侄孙女卫铄,人称卫夫人,是著名女书法家,王羲之待以师礼。卫夫人之父卫展,东晋元帝时官至廷尉。但总的来看,卫氏的社会地位,东晋以后已大不如前。
以上所介绍的平阳贾氏、河东裴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泰山羊氏、河南卫氏六家望族,在贾后乱政,八王之乱中先后失势,而琅玡王氏又恢复了执政局面。
琅玡王氏在晋末八王之乱中,最早得势的是王戎。其祖父王雄为幽州刺史,父王浑为凉州刺史,均为边境长官。王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11),曾与阮籍、山涛等为竹林之游,袭父爵为贞陵亭侯,官至豫州刺史,因伐吴功,晋爵安丰县侯,增邑六千户,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杨骏执政,任太子太傅,有职无权,太子被废,免官。八王之乱中,官至司徒,而不理朝政,永兴二年(305年)卒于官。
晋末,琅玡王氏第二个得势的就是王戎之弟王衍。他在任元城令时,“终日清谈,而县务亦理”,因此“声名籍甚”,被称为“一世龙门”(12)。王衍因妻郭氏是贾后的亲属,得到贾后的眷顾,官至尚书令。齐王冏专权,又附齐王冏,官拜尚书令、司空、司徒。东海王司马越掌权,又投靠司马越,并建议司马越在天下大乱之时,要重视地方力量,其实王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13)。乃以其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并对王澄、王敦说:“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京师洛阳),足以为三窟矣。”(14)其实他这“狡兔三窟”之计并没有完全实现,不久司马越病故,311年,石勒进攻洛阳,众推王衍为元帅以御敌,兵败被石勒杀害于苦县宁平城,同年刘矅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西晋名存实亡。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王,318年称帝,史称东晋,琅玡王氏才又得到大发展的机会。
琅玡王氏在东晋、南朝所以能成为王、谢、袁、萧四大族姓之首,首先与机遇有密切关系。在八王之乱时,司马懿曾孙琅玡王司马睿,被东海王司马越任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移镇建康,琅玡人王导为其谋主。原来司马睿在诸王中声望并不高,不为南方士族所重视,全赖王导、王敦多方维护,才在建康站住脚,琅玡王氏也因此提升为一流门阀。
前已提过,琅玡王氏在西晋时,其地位曾在贾、裴、王、杨、羊、卫六大族姓之下,只是在贾后乱政,八王之乱中以上六大族姓相继失势,琅玡王氏才又显露出来,但是直到王导在东晋当了丞相,有些门阀士族对琅玡王氏的首席地位仍不服气。
在魏晋时期,除上述几家门阀士族外,仍有很多著名士族。如颍川荀氏(以荀彧、荀攸为代表),清河崔氏(以崔琰、崔林为代表),颍川钟氏(以钟繇、钟会为代表),陈留阮氏(以阮瑀、阮籍为代表),颍川陈氏(以陈群、陈泰为代表),陈留蔡氏(以蔡克、蔡谟为代表)等族姓。在魏末晋初,以琅玡诸葛氏声望较高,这是因为在三国时,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兄弟三人分仕吴、蜀、魏三国,“并有威名”(15),三国被晋统一后,诸葛氏的盛名犹在。据史书记载,“诸葛氏之先,出自葛国,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以中强立名,子孙代居二千石……为天下盛族”(16)。但诸葛氏因司马昭攻杀诸葛诞而不肯与晋合作,诸葛诞少子诸葛靓自吴返晋后,拒绝晋武帝大司马之聘(17),也不肯与司马炎见面(18)。司马炎要见诸葛靓,是为笼络士族,诸葛靓不见,显示诸葛氏在士族中地位之重要,故诸葛氏敢与琅玡王氏共争士族地位之高下。《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诸葛令(名恢)、王丞相(名导)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不言葛王,而云王葛?’令曰:‘譬言驴马,驴宁胜马也。’”此争论说明诸葛氏对琅玡王氏并不服气,但从实际情况讲,过江后葛不如王已成客观事实。
还有陈留蔡氏与琅玡王氏也是互不服气。陈留蔡氏为东汉蔡邕之后,“世为著姓”(19),又与司马氏有婚姻关系,在士族中有较高地位,对琅玡王氏过江后地位直线上升不以为然,有机会就讽刺王导。王导怕妻又护妾,纳妾又不敢与之同居,有一次王妻知道王导纳妾别居的事,就与仆妇去妾别居处闹事,王导闻讯,即用麈尾驱车想赶在其妻前去护妾。蔡谟知道这事后,就对王导说:“朝廷欲加公九锡,公知否?”王导信以为真,还略作谦逊。蔡谟接着说:“不闻余物,唯闻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20)王导听罢才明白是蔡谟挖苦自己,很恼火,就极力贬低蔡谟,说:“我与安期,千里共游洛水边,何处闻有蔡充(一作克)儿?”(21)蔡充儿即指蔡谟。其实蔡谟官至司徒,是当时大名人,王导怎么会没听说过蔡谟这个人,这都是意气用事的结果。又如颍川庾敳与琅玡王衍相交,庾敳称王衍为卿,王衍说:“卿不得为尔。”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22)按当时的习俗,地位低的人不能称地位高的人为“卿”,王衍自谓地位高于庾敳,所以不让庾敳对他称“卿”。但庾敳不改,而说“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这说明庾敳并不承认琅玡王衍地位高于自己。另外,从琅玡王敦对汝南周态度的转变,也说明在西晋时琅玡王氏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据《世说新语·品藻篇》记载:“王大将军(王敦)在西朝(西晋)时,见周侯(周)辄扇障面不得住,后度江左,不能复尔。王叹曰:‘不知我进,伯仁退?’”注引沈约《晋书》曰:“周,王敦素惮之,见则面热,虽复腊月,亦扇面不止,其惮如此。”(23)王敦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在西晋时琅玡王氏地位不高,过江后,琅玡王氏地位上升,所以不怕周了。其实,就是王导本人在过江后对自己地位的提高也感到过分,《世说新语·赏誉篇》说:“王丞相拜司徒而叹曰:‘刘王乔(刘畴)若过江,我不独拜公。’”注引曹嘉之《晋纪》曰:“畴有重名,永嘉中为闫鼎所害。司徒蔡谟每叹曰:‘若使刘王乔得南渡,司徒公之美选也。’”(24)刘畴属彭城刘氏,是世代贵族,本人又有才干,故使王导、蔡谟为他感叹不平。同样,桓温也为陈郡殷浩鸣不平:“桓公语嘉宾(郗超),阿源(殷浩)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25)这实际都是对琅玡王氏地位上升不满的言论。
表明对琅玡王氏的蔑视,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吴郡陆玩拒绝王导求婚事。《世说新语·方正篇》记载:“王丞相初在江左,欲结援吴人,请婚陆太尉(陆玩)。对曰:‘培楼无松柏,薰犹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为乱伦之始。’”对于这段话,余嘉锡有个按语,他说:“王、陆先世各有名,而功名之盛王不如陆。过江之初,王导勋名未著,南人方以北人为伧父,故玩托辞以拒之,其言虽谦,而意实不屑也。”(26)余先生说陆玩“其言虽谦”,其实并没把话说透,陆玩最后一句话“义不为乱伦之始”,一点都不谦虚,会让王导很难堪。
不管魏晋某些名门士族对琅玡王氏多么不服气,甚至讽刺、挖苦,但也挡不住琅玡王氏的地位上升。由于司马睿是在王导、王敦大力支持下当上皇帝的,所以司马睿对琅玡王氏非常尊重,甚至在司马睿即皇帝位时,都不敢独坐御座,而让王导与之并坐,“导固辞至于三四。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乃止”(27)。《世说新语·宠礼篇》有一段文字与此大同小异:“元帝正会,引王丞相登御床,王公固辞,中宗引之弥苦。王公曰:‘使太阳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瞻仰?’”(28)从文字讲,《世说新语》较《晋书》通俗易懂,只是“正会”难明。其实“正会”就是“正位之会”,即“登基大典”,与《晋书》“帝登尊位”,意义全同。《世说新语》注引《中兴书》曰:“元帝登尊号,百官陪位,诏王导升御座,固辞然后止。”(29)说的都是一回事。
司马睿即位后,为酬谢王导、王敦拥立之功,任命王导为丞相,执掌中央政权,以王敦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几乎统辖东晋全境的军权,于是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琅玡王氏的政治地位已达顶峰,中国的门阀士族的政治地位已达顶峰。
晋元帝司马睿虽然尊重王导、王敦,但也不愿意甘心充当傀儡,于是就想依靠戴渊、刘隗、刁协的力量,削弱王导、王敦的权力。322年,王敦遂以“清君侧”为名攻入建康,刁协战死,刘隗投奔石勒,戴渊被杀,而王敦自为丞相,主管中外军政大权后,退还武昌,遥控中央。同年元帝驾崩,明帝即位,王敦篡位之心不死,于324年复反,不料在进攻建康途中病死,叛军瓦解,王导重掌中央大权。明帝死后,成帝即位,每见王导必拜,“又常与导书手诏,则云恐惶,言中书作诏,则曰敬问,于是以为定制”(30)。339年王导逝世,政权一度落入颍川庾氏之手,但因庾亮、庾翼两次北伐失败,兵权又落入谯国桓温之手,晋穆帝以桓温攻灭成汉及北伐之功,加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总揽东晋军政大权。桓温野心很大,欲让晋廷先加其九锡,然后再夺帝位。由于谢安、王垣之故意拖延撰写九锡文,九锡文未成,桓温病故,谢安得以在中央掌权,官至中书监、录尚书事。晋帝仍处于虚位,故京兆韦华说:“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遂成习俗。”(31)它反映了东晋时期,门阀政治已达到顶峰的实际情况。
二 陈郡谢氏门阀地位由低至高的过程
陈郡谢氏的门阀地位原本不高,谢安的曾祖谢缵为魏典农中郎将,祖父谢衡,在晋官至国子祭酒,掌参议礼制,是太常的属官。其父谢鲲为豫章太守,曾任王敦长史。王敦叛乱,无力劝阻,终日酗酒,死于任上,至谢鲲子谢尚时,声名始振。但从诸葛恢拒绝谢尚求其小女婚事,说明陈郡谢氏的门第仍不算高。《世说新语·方正篇》记载了其事:“诸葛恢大女(文彪)适太尉庾亮儿(庾会),次女(文熊)适徐州刺史羊忱儿(羊楷)。亮子被苏峻害死,改适江虨,恢儿娶邓攸女。于时谢尚书求其小女婚。恢乃云:‘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不能复与裒儿婚。’及恢亡,遂婚。”(32)从诸葛恢的话中可知,直到东晋初年,他认为自己的门第高于谢氏。对此余嘉锡有个按语:“至于谢氏,虽为江左高门,而实自万、安兄弟其名始盛,谢裒父衡虽以儒术称,而官止国子祭酒,功业无闻,非葛氏可比,故恢不肯与为婚,恢死后,谢氏兴,而葛氏微,其女遂卒归谢氏。”(33)余嘉锡的按语对葛、谢两家兴衰互替情况说得很清楚,诸葛恢拒婚,是因谢氏门第不高,“其女遂卒归谢氏”,是因为“谢氏兴,而葛氏微”,尽管如此,当诸葛文熊与谢万结婚时,王羲之去看新妇,见文熊“犹有恢之遗法,威仪端详,容服光整,仍有大家风范”(34),令王右军赞叹不已。另外,《世说新语》还记有三例证明谢氏原来门第不高的事实。
例一:“谢公与谢万共出西,过吴郡,阿万欲相与共萃王恬许。太傅云:‘恐伊不必酬汝,意不足耳。’万犹苦要,太傅坚不同,万乃独往。坐少时,王便入门内,谢殊有欣色,以为厚待己。良久,乃沐头散发而出,亦不坐,仍据胡床,在中庭晒头,神气傲迈,了无相酬之意,谢于是乃还。”(35)这段文字使谢万欲巴结琅玡王氏的心态及琅玡王恬的傲慢神情跃然纸上。余嘉锡对这段文字也有一个按语:“江左王、谢齐名,实在安立功名以后,此时谢氏甫有盛名,而其先本非世族,故阮裕讥为新兴门户。王恬贵游子弟,宜其不礼谢万也。”(36)从余嘉锡按语可知,魏晋南朝时候,门阀士族的社会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变的关键是官位高低,权势的大小,谢万声望不足,受屈辱是理所当然的。
例二:“支道林还东,时贤并送于征虏亭。蔡子叔《中兴书》曰:‘蔡系,字子叔,济阳人,司徒谟第二子,有文理,仕至抚军长史,前至,坐近林公,谢万石后来,坐小远。’蔡暂起,谢移就其处。蔡还,见谢在焉,因合褥举谢掷地,自复坐,谢冠帻倾脱,乃徐起振衣就席,神意甚平,不觉瞋沮,坐定谓蔡曰:‘卿奇人,殆坏我面。’蔡答曰:‘我本不为卿面作计。’其后二人俱不介意。”(37)这段文字写得生动形象、寓意深长,表面上是说谢万与蔡系皆有雅量,互不介意,其深层意思是说明蔡系敢于在众人面前羞辱谢万,是对陈郡谢氏的蔑视。若在淝水战后,谢氏官高权重,陈郡谢氏已成为一流门阀,地位与琅玡王氏并列,蔡系还敢如此蔑视谢氏吗?这个问题不说自明。
例三:“王僧弥(王珉)、谢车骑(谢玄)共王小奴(王荟)许集,僧弥举酒劝谢云:‘奉使君一觞。’谢云:‘可尔。’僧弥勃然起,作色曰:‘汝故是吴兴溪中钓碣耳,何敢诪张!’谢徐抚掌而笑曰:‘卫军(指王荟),僧弥殊不肃省,乃侵陵上国也。’”(38)这段文字说明琅玡王氏与陈郡谢氏因争门第高低而引发的矛盾,因文意隐涩,须略作解释。文中的王僧弥、王小奴都属于琅玡王氏,谢车骑属于陈郡谢氏,王僧弥举觞向谢玄敬酒,本属客气,王僧弥认为谢玄应该谦让一番,而谢玄毫不客气地说“可尔”,公然接受了,伤了王僧弥的自尊心,所以就揭谢玄的老底,说明玄是“吴兴溪中钓碣耳”。这是说谢玄少年时,随其叔父吴兴太守谢安在溪中钓鱼事。“碣”是谢玄小名。谢安在吴兴郡声望尚不高,故王僧弥敢呼谢玄小名,并斥其“诪张”(张狂),而谢玄此时已是车骑将军,不再买琅玡王氏的账,故敢说“僧弥殊不肃省(整肃自省),乃侵陵上国”,侵犯了他的上司地位。我们引用这段文字的目的是在说明,陈郡谢氏原来的地位并不高。
陈郡谢氏在门阀士族中社会地位的提高,是在淝水之战以后。谢安以八万北府兵大败前秦苻坚八十万水陆大军,保住了东晋王朝。从此谢安坐镇中央,“名德冠绝当时,封(谢韶)、胡(谢朗)、竭(或作碣,谢玄)、末(谢渊),争荣兢秀,由是王、谢齐名”(39)。但在淝水战后,谢安独揽军政大权,引起东晋宗室琅玡王司马道子的不满,晋武帝司马曜也想以司马道子抑制谢氏的权势。遂任命司马道子录尚书六条事,加开府,领司徒,掌握了中央的实权。谢安从稳定大局出发,出镇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以避免与道子争权,不久谢安病卒,追封太傅。政权落入司马道子手中。司马道子掌权后,整天与孝武帝“酣歌为娱”、“官以贿迁,政刑谬乱”(40),政权又为道子之子司马元显所篡。元显“性苛刻,生杀自己”,“又发东士诸郡免奴为客者号曰乐署,移置京师,以充兵役,东土嚣然,人不堪命,天下苦之”(41)。于是先后引起桓玄叛乱夺权和孙恩、卢循起义。东晋政府依靠北府兵将这两次叛乱平定下去,军政大权遂落入北府兵将领刘裕之手。刘裕篡晋建宋,历史遂进入南朝时期。在刘宋建国初期,陈郡谢晦由于支持刘裕篡晋,官至领军将军、散骑常侍、“总统宿卫”,刘裕驾崩与徐羡之、傅亮等共辅少帝,少帝被废,文帝即位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出为荆州刺史。谢晦在得势时,锋芒毕露,趾高气扬。但此时的刘宋皇帝与晋时不同,已完全恢复皇权,对门阀士族,一方面拉拢尊重,以获得支持;一方面对桀骜不驯者,采取抑制或屠杀政策。对谢晦气势夺人的态度,其三兄谢瞻早有察觉,并对他提出警告,如谢晦任右卫将军时,从彭城回京师建康迎接家属,气焰嚣张,“宾客辐辏,门巷填咽”,谢瞻看到这种形势,非常惊骇,遂警告谢晦说:“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吾家素以退为业,不愿干豫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42)但谢晦不听劝阻,仍进趋不止。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再也不能容忍谢晦的专横气焰,派檀道济率军讨伐荆州,谢晦兵败被杀。此后,陈郡谢氏皆隐迹韬晦,不敢外露锋芒,如谢弘微在文帝时,官至黄门侍郎,参预机密,与王华、王昙首、殷景仁、刘湛号称五臣,深受文帝宠信,他做事非常谨慎,“每有献替及论时事,必手书焚稿,人莫之知”(43)。“手书焚稿”是不显露头角的手段,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如谢灵运采取不合作的手段,当官不管事,“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44)。先受劾流放广州,后被告发谋反,处死。总的来看,陈郡谢氏在南朝的地位在琅玡王氏之下,如王弘在宋文帝时官至司徒,其子王练官至侍中。王球官至尚书仆射,王华官至侍中、护军,王僧朗官至侍中,特进,卒赠开府仪同三司,但他们都谦恭自守,不敢冒功争权。而陈郡谢氏进入中央任高官者寥若晨星,但其一流门阀士族的社会地位,则没有变化。
三 陈郡袁氏为什么也成为一流门阀
陈郡袁氏在汉代时称汝南袁氏。祖居地在汝南郡扶乐县(今河南省太康县西北),三国时扶乐县划入太康县,而太康县属陈郡,故改称陈郡袁氏。袁氏的先祖可追溯至西汉平帝时的太子舍人、成武令袁良。袁良习孟氏易,后成为袁氏的传世家学,其子袁安,东汉时官至司空、司徒。袁安子袁京传习孟氏易,官至蜀郡太守。袁京子袁汤,少传家学,官至司空、司徒、太尉。袁汤次子袁逢,灵帝时任司空。袁逢弟袁隗,献帝时官至太傅,故袁氏有“四世五公”之称,“门生故吏遍于天下”(45),成为后汉最负盛誉的士族。但袁氏门中也出现两个野心家,一个是袁绍,一个是袁术。
袁绍是五官中郎将袁成之子,司徒袁汤之孙。他在汉末曾任司隶校尉,讨董卓军起,被推为讨卓军盟主,后发展为最大军阀,占有青、冀、幽、并四州之地,但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不久忧愤发病而死。其子袁谭、袁尚兄弟相残,先后被曹操击败,袁谭被杀,袁尚投奔辽东公孙康,为康所杀,袁绍一支彻底覆灭。
袁术,司徒袁逢之子,袁绍之从弟,他以袁氏正统自居,而排斥袁绍。在军阀混战中占领淮南称帝,屡为曹操、吕布所败,欲至青州投奔袁谭,于途中病故,袁术这一支也趋于消亡。
袁绍、袁术在军阀混战中失败,严重打击了袁氏的声望,此后袁氏就进入衰落期。只有袁安的同祖孙陈郡袁焕,曾任沛郡南部都尉、谏议大夫、郎中令,因建议曹魏屯田而显露头角。袁焕共有四子,长子袁侃,官至尚书,早卒。次子袁寓,未官而卒。三子袁奥,官至光禄勋,“行足以厉俗,言约而理当”,是一位行为规范、少言寡语的人。四子袁準,“以世事多险,故常恬退,而不敢求进,著书十余万言……以传于世”(46),至晋泰始中官至给事中。袁焕从弟袁霸,魏初为大司农。袁霸弟袁徽,“以儒术称”,天下大乱,“避难交州,司徒辟不至”。徽弟敏,“有武艺而好水功,官至河堤竭者”(47)。看起来袁氏自失去军权后,已谨小慎微,不敢进取,而以经学传家,当官不居显位,仅保持门第声望而已。
陈郡袁氏在东晋时才得到重振家风的机会。曹魏郎中令袁焕曾孙袁瑰,过江较早,南渡后任丹阳令,官级不高,地位重要,后因平苏峻之乱有功,加散骑常侍,封侯。他建议“兴学校以行教化,国学始兴”(48),对发展江南教育很有贡献。袁瑰弟袁献,渡江后任建康令,历任侍中、卫尉卿。袁瑰子袁乔,初为著作郎,后历任建武将军、江夏相,因平蜀功,进号龙骧将军,有文才,注《论语》、《诗经》。袁乔子袁方平,任义兴、琅玡太守。方平子袁山松(袁崧),“少有才名,博学有文章,著《后汉书》百篇,襟情秀远,善音乐”(49)。后在吴郡太守任上为孙恩军所杀。袁準子袁冲,东晋时曾任光禄勋,冲子袁耽,曾随王导平苏峻之乱,历官建威将军、历阳太守,25岁卒。袁耽子袁质,历官琅玡内史、东阳太守。史称“自涣至质五世,并以道术继业,惟其父耽,以雄豪著,及质又以孝行称”(50)。这就是说陈郡袁氏是以“道术(学术)继世,孝行著称”的世家。袁质长子袁湛曾任刘裕咨议参军,随从征伐,因功封晋宁县男,累迁至南尚仆射,已成刘宋中央要员。其弟袁豹,“博学善文辞,有经国材,为刘裕所知,后为太尉长史、丹阳尹”(51),也是刘宋的建国功臣。
陈郡袁氏在南朝刘宋时期地位上升,奠定了其为王谢袁萧四大望族之一的基础。袁豹少子袁淑,初为彭城王刘义康的军司祭酒,临川王刘义庆的咨议参军,出为宣城太守,入为中书侍郎,迁尚书吏部郎,后任御史中丞、太子左卫帅。元凶(太子刘劭)弑逆,不从被杀,孝武帝刘骏即位,追赠侍中、太尉(52),成为刘宋的保国忠臣。
袁淑兄袁洵为吴郡太守,其子袁初为豫州主簿。元凶弑逆时,袁任安东将军随王刘诞的咨议参军,跟随刘诞入讨元凶,因功升正员郎、晋陵太守。孝武帝时,任太子中庶子、侍中,前废帝即位迁吏部尚书,出为雍州刺史。明帝即位,袁与江州刺史邓琬共奉晋安王刘子勋为帝,并督军进攻建康,因其素无将略之才,不为众将所服,兵败,为叛将所杀。这件事乃各为其主,难断是非。“曲直二途,未知攸适。”(53)
袁淑兄子袁粲,在刘宋官至尚书令、丹阳尹。明帝逝世,与褚渊、刘勋同受顾命,顺帝即位后,加中书监、司徒、侍中如故,可谓官高位重,后因反对萧道成篡宋而被杀,但在萧齐建国后,袁粲为保宋而死事,却受到齐武帝的谅解、表彰。谓“袁粲、刘秉,并与先朝同奖宋室……虽末节不终,而始诚可录。岁月弥往,宜沾优隆”(54)。这是历代帝王对前朝忠臣所采取的共同态度,目的是让自己的臣子也要忠于本朝。
萧齐政权不仅谅解、宽容了袁粲,而且对陈郡袁氏精英仍予重用,如袁弟袁彖在齐曾任御史中丞、卫军长史、侍中,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袁宏曾孙袁廓之,齐时任殿中郎、太子洗马。袁子袁昂,齐明帝时任豫章内史,因母忧去职,送灵枢归故里时,遇暴风骤雨,“乃缚衣著枢,誓同沉溺,及风止,余船皆没,唯昂所乘船获全”(55),因此以孝闻名天下。其母葬后,起为建武将军、吴兴太守。梁武帝起兵,昂独不降。建康平,昂举哀恸哭。梁武帝不仅不怪罪,而且特别下令给豫州刺史李元履,说:“袁昂道素之门,世有忠节,天下须共容之,勿以兵威陵辱。”(56)梁朝建国后,官至侍中、尚书令。“入其门者,号登龙门”(57),其声望之高,由此可证。
袁昂之后,在南朝仍身居要职,袁昂之子袁枢,在侯景之乱时,往吴郡省父疾,居丧以孝闻。王僧辩平侯景乱后,衣冠人物往造请,袁枢则杜门静居,不求闻达,南朝梁敬帝时任吏部尚书、吴郡太守,陈武帝时征为侍中,掌选举,后迁都官尚书,掌选举如故。史称其“举荐多会上旨,谨慎周密,清白自居。文武职司鲜游其门者”(58)。
袁枢之弟袁宪,在梁武时,以贵公子身份,初仕秘书郎,后迁太子舍人,侯景之乱时,他正在吴郡为其父办丧事,哀毁过礼。陈霸先任相职,除司徒户曹。陈霸先称帝,授中书侍郎,兼散骑常侍,后累迁御史中丞、羽林监,曾弹劾豫章王陈叔英,“自是朝野严惮”。陈宣帝表彰袁宪,称“袁家故为有人,其见重如此”(59)。宣帝病重,与吏部尚书毛袁喜并受顾命。隋建国,授开府仪同三司,昌州刺史,卒赠大将军,封安成郡公。袁宪弟袁敬,宣帝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加特进,可谓官高极品,为陈朝重臣。
陈郡袁氏比琅玡王氏、陈郡谢氏虽非总领朝纲,让皇帝虚位的权势人物,但袁氏自汉至陈,代不乏人,以忠孝传家,诗书名世,为东晋、刘宋、萧齐、梁、陈王朝所重视,保住了高门华族的地位,他所以列入王谢袁萧四大望族之中,也算是实至名归,是历史给予他的定位,无可争辩。
四 兰陵萧氏进入四大望族之缘由
兰陵萧氏在东晋南朝四大望族中,是比较后进的士族,大概在南朝刘宋时,才初露头角。《南齐书·高帝纪》和《梁书·武帝纪》都说萧道成、萧衍是西汉相国萧何的后代,而且由汉代萧何起,至南朝的齐、梁,其世代传承记载得都非常清楚,堪称“遥遥华胄”。其实全属伪造。对此《汉书·萧望之传》补注引钱大昭说得很清楚:“《梁书·武帝纪》云:‘汉相萧何生酂定侯延,延生侍中彪,彪生公府掾章,章生浩,浩生仰,仰生太傅望之,此颜注所指,妄相托附者也。’”(60)大概兰陵萧氏有据可查的历史,是从西晋太康时期(280-289年)开始。萧道成的高祖父淮阴令萧整世居兰陵郡,后过江居晋陵武进县,后改为南兰陵郡,曾祖父萧隽仕晋为即丘令,祖父萧乐子在宋任辅国参军,卒赠太常。父萧承之在宋屡立战功,官至右军将军,卒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兰陵萧氏在刘宋虽然官级逐步上升,但直至萧承之并未进入一流士族行列,但在萧道成时却大有起色。萧道成幼年曾从儒学大师雷次宗学《礼》及《左传》,这是门阀士族必备的学术条件,后弃文从军,初为左军中兵参军,宋明帝立,进为右军将军,加辅国将军,由于屡立战功,成为宋著名将领,后拜散骑常侍、太子左卫帅。明帝驾崩,遗诏为右卫将军,领卫尉,与尚书令袁粲、护军褚渊、领军刘勔共掌机要。在刘姓宗亲互相残杀中,萧道成篡夺了军政大权。升明元年(477年)杀废帝刘昱,立顺帝刘准,自封为相国、齐王。升明三年(479年),废刘准,自立为帝,国号齐,自此兰陵萧氏遂成为四大望族之一。
兰陵萧氏另一支代表人物是萧思话,他是刘宋孝懿皇后萧文寿的侄儿,其父萧源之,历官徐、兖二州刺史,永初元年(420年),追赠前将军。萧思话因外戚关系而被重用,元嘉中任青州刺史,后因逃避北魏军入侵而入尚方狱。元嘉十年(433年),氐族首领杨难当入侵梁州,宋文帝乃从狱中任萧思话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将兵收复汉中,因功迁镇南将军。元凶弑立,萧思活从孝武帝起义讨伐元凶。因功被任为中书令、丹阳尹。后因平定臧质之乱,拜为郢州刺史,都督郢、湘二州诸军事,镇西将军,镇夏口(湖北武汉黄鹄山上),卒赠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思话宗戚令望,早见任待,凡历州十二,仗节监都督九焉,所至虽无皎皎清节,亦无秽黩之累。爱才好士,人多归之。”(61)这个评语不算高,也并不低,说明萧思话在刘宋仍处于中流水平。
建立梁朝的武帝萧衍也属于兰陵萧氏。他的先祖记载也说是汉相萧何之后,而且世代传承清楚,其实也是伪托。《南史》卷四《齐本纪·论曰》对此已有明辨:“据梁、齐纪录,并云出自萧何,又编御史大夫望之以为先祖之次,案何及望之于汉俱为勋德,而望之本传不有此陈,齐典所书,便乖实录。近秘书监颜师古博考经籍,注解《汉书》,已正其非,今随而改削云。”(62)这就是说齐梁所伪造的历史,已被颜师古考证清楚,并予以改正。
关于萧衍的先祖历史,有据可查的大概也是从其高祖父萧整算起,其后是:“整生济阴太守鎋,鎋生州治中副子,副子生南台治书道赐,道赐生皇考讳顺之,齐高帝族弟也。”(63)总的来看,萧衍这一支兰陵萧氏,在刘宋以前社会地位也并不高,只是到了萧衍父亲萧顺之这一辈,因参预萧道成佐命之功,而封临湘侯,历官侍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卒赠镇北将军,成为齐中央政府重要成员之一。
萧衍在齐朝起家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参军,后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深受王俭的器重。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文学,成为萧子良“八友”之一(64)。齐末萧衍被任命为雍州刺史,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辅国将军,成为齐地方的实力派。东昏侯即位后,荒淫暴虐,滥杀皇亲贵族及诸大臣。萧衍遂拥立荆州刺史萧宝融为帝,并起兵攻入建康,后杀东昏侯萧宝卷,自立大司马、录尚书事,又自立为梁王,旋杀萧宝融,代齐建立梁国。萧衍统治梁共48年(502-549年),也曾进行过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提倡教育,抑制士族、豪强等措施,如施行南徐州土断,颂布新律,置五经博士,诏通经之士不限门第而授官,定官制为九品十八班,开山泽之禁,修筑淮堰,禁止私家立屯与公家兢作,免男奴六十岁,女奴五十岁为平民等,都有利于梁的社会稳定。但萧衍既尊儒又崇佛,广修佛寺、滥加施舍,他三次舍身同泰寺,都要大臣用重金为他赎身,这些负担最后都要转嫁到人民身上,引起社会不满。太清二年(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叛变,攻陷建康,萧衍被困台城,饥饿而死,侯景自称汉帝,太清三年(549年),始兴太守陈霸先与竟陵太守王僧辩(太原王氏)起兵讨伐,侯景兵败被杀,政权落入陈霸先之手。陈自为相国,封陈公。永定元年(557年)称帝,建陈,梁亡。
以上介绍了兰陵萧氏在南朝建立了齐、梁二国,虽然在四大望族中起家最晚,但后来居上,是最有权势的郡望和皇族。在齐、梁两朝,萧氏皇帝至高无上,有生杀予夺的大权,王、谢等士族虽官至卿相,也必听命于皇帝。萧氏诸王为地方最高长官,并兼一州或数州诸军事。王谢等士族,也只能担任诸王的幕僚,如咨议参军、主簿、长史等职,如能兼任县令、郡太守就算是很被信任的了,士族能在地方担任刺史的则是少数。尽管齐、梁两朝皇族为争权夺利而骨肉相残,但中央和地方军政大权始终都控制在兰陵萧氏的手中。根据黄惠贤主编的《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统计,兰陵萧氏在《齐书》、《梁书》中立传、入传的人物,齐有49人,梁有64人(以上均不包括齐、梁皇帝),而琅玡王氏在该两书立传、入传的人物,齐有18人,加上三位王妃,也只有21人,梁有17人。陈郡谢氏在齐、梁两书中立传、入传者,齐有4人,梁有6人。陈郡袁氏在该两书中立传、入传者,齐有3人,梁有3人。从齐、梁两书所记入传、立传人数比例来看,兰陵萧氏占绝对优势,但这并不说明门阀士族总体地位的提高,而意味着皇权的加强。事实上门阀士族的权势,在刘宋时就已开始走下坡路。从刘宋时起,皇帝在地方设立典籤(也称籤帅)以监视诸王和门阀士族,发现有逆动,立即铲除。至梁朝典籤制才逐渐废除。在刘宋,孝武帝、前废帝就已重用寒门出身的中书通事舍人戴法兴等,史称“废帝未亲万机,凡诏策施为,悉决法兴之手,尚书中事无大小专断之,颜师伯、义恭守空名而已”(65)。颜师伯是当代士族,时任尚书仆射,江夏王刘义恭在朝辅政,二人权势皆被驾空。另外,齐武帝也非常欣赏中书通事舍人刘系宗,他说:“学士辈不堪经国,唯大读书耳。经国,一刘系宗足矣。”(66)萧颐还称赞另一位中书通事舍人纪僧珍说:“人生何必计门户,纪僧珍堂堂贵人所不能及。”(67)纪僧珍、戴法兴、刘系宗均出身寒门,文中的“学士辈”、“堂堂贵人”均指门阀士族,所举三例均说明萧齐皇帝对士族、寒人在态度上的转变。到了梁朝,梁武帝萧衍颁布的“通经之士不限门第授官”,更是对士族参政途径的削弱。但对士族最大的打击还是梁末侯景之乱。侯景攻入建康,“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咨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在侯景军杀掠时,世家大族“莫不衣罗绮,怀金玉,交相枕藉,听命待终”(68)。据颜之推说:“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家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69)王谢袁萧四大望族当然也不能幸免。陈霸先建立陈朝,重用南方土著豪族,随晋渡江的百家士族,包括王谢袁萧四大望族,在陈朝为官者已寥若晨星。
研究魏晋南北朝史的学者都认为成为士族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历代高官;二、有众多的门生故吏;三、家学渊源;四、有田庄经济。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在四个条件中,历代高官最为重要。因为有了历代高官的条件,其他三条都容易实现,特别是在士族地位升降时,官级的高低起了决定作用。如琅玡王氏在曹魏和西晋初年地位并不突出,但在西晋末和东晋时,由于王衍、王敦、王导掌握军政大权,成为政府首脑,其地位才高于其他士族,甚至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奠定了其为“四大望族”之首的地位。再如陈郡谢氏,在西晋时尚未进入士流,东晋才初露头角,直至淝水之战大败前秦军,谢安升任丞相,谢氏家族执掌军政大权,陈郡谢氏才一跃而为一流门阀,成为“四大望族”的第二位。陈郡袁氏则因为由汉至南朝历代高官,又以诗、礼传家,虽无王、谢两家的至高权势,而列为“四大望族”的第三位,也算实至名归。兰陵萧氏起家最晚,但由于他连建齐、梁两个王朝才成为显赫士族,但他同时又是皇族。齐、梁两朝皇帝对其他士族并不重视,而信任寒人出身的典籤和中书通事舍人。这种本身是士族,又压抑士族的态度,使他在“四大望族”中只能排在第四位。
上文讲过,士族没落受打击最大的是在侯景叛乱之时,其实从士族本身来讲,也在逐渐走向腐败没落。在士族掌权的情况下,士族子弟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70),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士庶不交往,不通婚。身为士族非常骄傲,政治不求进取,享受高官厚禄而碌碌无所作为,生活上腐朽不堪,在梁朝全盛时期,士大夫“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71)。“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72)娇生惯养已成废物。连士族必须具备的家学渊源条件也不要了。“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73)像这样的腐朽无才的士族,即使没有侯景之乱,也必然要走向没落、衰亡。
①缩印百衲本《晋书·王祥传》,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246页。
②缩印百衲本《三国志·魏书·裴潜传》注引《魏略》,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322页。
③《晋书·裴秀传》,第260页。
④《晋书·贾充传》附《贾谧传》,第295页。
⑤《晋书·杨文宗传》,第680页。
⑥《后汉书集解·杨修传》引沈钦韩曰,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24页。
⑦《晋书·羊祜传》,第522页。
⑧《晋书·羊琇传》,第630页。
⑨缩印百衲本《三国志·魏书·卫传》,第293页。
⑩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赏誉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7页。
(11)《晋书·王戎传》,第310页。
(12)(13)(14)《晋书·王衍传》,第311、312、312页。
(15)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品藻篇》,第503页。
(16)《太平御览》卷四七引《晋中兴书》,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59页。
(17)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篇》:“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第290页。又《晋书·诸葛靓传》所记与此稍异,作“诏以侍中,固辞不拜”,不知孰是。
(18)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篇》:诸葛靓“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琅玡王司马伷之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否?’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泗泣百行。帝于是惭侮而出”,第290页。对此事《晋诸公赞》所记稍异,说:“吴亡,靓入洛,以父为太祖所杀,誓不见世祖。世祖叔母琅玡王妃,靓之姊也。帝后因靓在姊间,往就见焉,靓逃厕中。”两说虽不同,但晋武帝司马炎要见诸葛靓以笼络士族是一致的,由此看出诸葛氏在士族中的重要地位。
(19)《晋书·蔡谟传》,第525页。
(20)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轻诋篇》注引《妒记》,第829页。
(2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轻诋篇》,第829页。
(22)(26)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篇》,第303、305~306页。
(23)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品藻篇》,第510页。
(24)(25)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赏誉篇》,第456、483页。
(27)《晋书·王导传》,第449页。
(28)(29)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宠礼篇》,第723、723页。
(30)《晋书·王导传》,第450页。
(31)《晋书·姚兴载记》,第793页。
(32)(33)(34)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篇》,第306~307、307、307页。
(35)(36)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简傲篇》,第774、775页。
(37)(38)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雅量篇》,第371、376页。
(39)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方正篇》引余嘉锡按语,第307页。关于对“封、胡、碣、末”的解释,各家不同,此处采用李慈铭的意见,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第697页。
(40)(41)《晋书·会稽文考王司马道子传》,第445、447页。
(42)缩印百衲本《宋书·谢瞻传》,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83页。
(43)(44)《宋书·谢弘微传》,第904、1008页。
(45)缩印百衲本《后汉书·袁绍传》,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000页。
(46)缩印百衲本《三国志·袁涣传》注引《袁氏世纪》,第156页。按“袁涣”,又作“袁焕”。
(47)《三国志·袁涣传》附《袁霸袁敏传》,第156页。
(48)《晋书·袁瑰传》,第561页。
(49)《晋书·袁瑰传》附《袁山松传》,第561~562页。
(50)《晋书·袁瑰传》附《袁质传》,第562页。
(51)《晋书·袁瑰传》附《袁豹传》,第562页。
(52)《宋书·袁淑传》,第1036页。
(53)《宋书·袁传》,第1223页。
(54)《宋书·袁粲传》,第1263页。
(55)缩印百衲本《梁书·袁昂传》,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97页。
(56)(57)缩印百衲本《南史·袁昂传》,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98页。
(58)《南史·袁枢传》,第300页。
(59)《南史·袁宪传》,第301页。
(60)《汉书补注·萧望之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10页。
(61)《宋书·萧思话传》,第1134页。
(62)《南史·齐武帝纪》,第64页。
(63)《梁书·武帝纪》,第7页。
(64)八友即指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此八人皆有文才,为时人所重视。
(65)《南史·戴法兴传》,第777页。
(66)《南史·恩倖传》,第783页。
(67)《建康实录》卷十六《纪僧珍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50页。按《南齐书·纪僧珍传》和《南史·纪僧珍传》皆有与此相同的记载,但文字表述不如《建康实录》。
(68)《南史·侯景传》,第813、817页。
(69)缩印百衲本《北齐书·颜之推传》载《观我生赋》自注,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25页。
(70)缩印百衲本《南齐书·褚渊王俭传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31页。
(71)(73)《汉魏丛书》载《颜氏家训》卷上《勉学篇》,光绪丙子弎年重镌红杏山房藏版,第26页。
(72)《颜氏家训》卷下《涉务篇》,第2页。
标签:门阀士族论文; 东晋论文; 陈郡谢氏论文; 中国古代史论文; 南朝论文; 三国论文; 刺史制度论文; 历史论文; 门阀制度论文; 世说新语论文; 汉朝论文; 中国历史论文; 晋武帝论文; 谢安论文; 晋书论文; 王导论文; 司马睿论文; 司空论文; 晋朝论文; 淝水之战论文; 唐朝论文; 魏晋南北朝论文; 东汉论文; 鲜卑族论文; 金文论文; 史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