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强大有效的精神文明支持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论文,支持系统论文,强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在活动方式、活动结果、经济效益的实在性和利益感受的直接性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人们对两个文明建设的不同感受和不同态度,致使精神文明建设容易出现“一手软”的现象。要克服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的问题,应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特点,加强其支持系统,使之更加强大和有效。
一、社会活动的支持系统和破坏系统
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时,常常对外部客观环境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与人们活动发展相关的外部客观条件,有些是有利于人们活动发展完成的,有些则是阻碍人们活动发展的。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顺利发展,常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活动完成的条件,尽量回避干扰和阻碍人们活动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日益发展的社会分工,使人们各种活动的外部支持条件逐渐系统化。这些有利于人们活动顺利发展的支持条件总和就是其活动的支持系统。
事实上,人们活动的支持系统,不仅表现为外部相关条件的总和,也体现为人们主体内在条件的总和。当人们面对外部世界的困难、阻力、压力和诱惑时,人们主体的精神(内心)状态,同样也会起到支持其活动顺利发展的作用。比如人们的信念、理想、意志、经验和能力,就是保证其活动顺利进行的内在支持系统,它们有助于克服人们活动过程中的懈怠、怯懦和犹豫。
概要地说,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凡是从外部给予人们鼓励和支持,促使和推动人们把活动进行下去的力量就是外在的支持系统。凡是从内心给人们以信心和鞭策,驱使和激励人们把活动进行下去的就是内在的支持系统。就人类活动的特点看,外在的支持系统是人们坚持自己活动的重要条件,内在的支持系统则是激发人们对待、利用外部条件的基本要素。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由于社会活动发展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每一社会活动既有自己的支持系统,同时也存在着破坏系统。凡是干扰、阻挠、瓦解、腐蚀社会活动,增大其阻力和压力,使之难以进行和发展的条件总和就是破坏系统。同理,破坏系统也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大类。
二、加强外在支持系统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两项基本活动。它们都有各自的支持系统,以保证活动能较为正常地进行和顺利发展。不过,由于物质文明建设是人们生存发展更基础的活动,它对人们具有更大的和较直接的吸引力,人们一般对物质文明建设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它的内在支持系统通常较为有力。人们在强有力的内在支持系统激励下,其主观能动性会发挥出较大的克服外在阻力和困难的积极力量。此时,人们会更充分地利用外部条件来进行相应活动,相对地对外在支持系统的依赖性就小些。同时,外在的破坏系统通过破坏内在支持系统而起作用的可能性相应也小些。
精神文明建设常常需要在物质文明建设的一定基础上进行。同时由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经济效益一般较模糊,其利益感受较间接,就一般大众而言,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如物质文明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物质文明建设是带有更多自发积极性的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则是需要更多自觉性的活动。在自觉性不够时,人们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支持系统相对较弱,对外在支持系统的依赖性就更大。换言之,由于人们自觉性不够的缘故,精神文明活动常常需要外力的支持和推动。因此,在克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一手软”的现象,就必须建立更强有力和更有效的内外支持系统,使人们在从事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时,能得到更强有力的支持和鼓励,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坚持进行下去。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是最基本的外力支持系统。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很难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有坚实物质基础和强大物质支持系统支持,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发展得更加顺利。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经济投入,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是改善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外在支持系统的基本保障。同时,随着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要也会随之增长,人们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物质投入也会有相应增长。
在社会实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不一定会自觉地使精神文明建设有更多的物质投入。此时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外部社会的政策导向和舆论压力大小,一是他受社会影响而形成的主客观需要和精神境界。因此,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还需要加强人们内在支持系统的建设和物质支持系统以外的外在支持系统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外在支持系统还有两个大类,一个是抵御和压制破坏系统起作用的支持系统,如法规、法纪、舆论压力等外在支持系统;一个是提供助力的外在支持系统,如政策导向、社会表彰、舆论支持、树立样板、社会风气、具体活动形式等外在支持系统。这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两大类外在支持系统。这两类支持系统都应加强,它们都是构建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外在强力支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既受到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极大推动和促进,又受到消极腐朽思想和腐败行为的阻碍和不利影响。在法制不太健全、法纪观念较为淡薄、人们是非观念较含混的情况下,建立、健全压制破坏系统起作用的支持系统尤其重要。当人们建设精神文明的自觉性不够时,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支持系统也就比较脆弱,人们对外在支持系统就有更多依赖。对外在支持系统的这种较多依赖,使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中,会遇到比物质文明建设更多的困难、阻力和压力,也会面临人们更多的内心懈怠、怯懦和困惑。因此,尽管存在提供助力的外在支持系统,但是外在破坏系统的干扰和阻挠作用常常是更有力的。违反、奚落、嘲笑、蹂躏精神文明的现象和行为,得不到及时和恰当的遏制,就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坏的榜样。这不仅会使违反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得到张扬,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打击还在于,它可以抵消众多外在支持系统的作用,危及或击溃更多人的内在支持系统。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不道德行为将导致道德行为成本太高,结果更多的人会因此而放弃道德行为。因此,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法加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管理,制裁和打击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我们建立和加强精神文明的外在支持系统,重点就应放在抑制破坏系统作用的法制建设上。
同时,对提供助力的外在支持系统,也应大力加强。中央近几年倡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树立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文明示范样板,以及各种具体的精神文明活动,都较为有效地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并使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成为群众的内在需求,或者转化成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支持系统。这都说明,除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以外的外在支持系统,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有巨大作用的。因此,对这些外在支持系统的建设,必须认真研究和加强。
三、加强内在支持系统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和外在支持系统有较大依赖性,并不否认精神文明建设内在支持系统的作用。当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程度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支持系统会成为精神文明建设更重要的支持系统。它可以使人们对物质基础和物质支持系统的依赖性减少,使人们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更加自觉。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依靠人们自觉性的活动,所有外在支持系统的作用必须要通过人们的主观意识才能起作用。因此,构建和加强内在支持系统的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支持系统主要有需要、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加强内在支持系统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教育。教育包括社会进行的思想教育、组织理论学习、参观典型、参加社会实践,也包括人们个人的学习、自我反省,还包括人们在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受到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在过去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一直把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并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成果。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较重视思想和理论的提高,注重提高人们的立足点,强化人们的理想和信念。毫无疑问,这是强化内在支持系统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当人们站到社会历史的制高点,人们才能摆脱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对自己眼界的束缚,才能更自觉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在过去的教育中,较忽略情感教育,实际上,理想、信念和情感是精神文明建设内在支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对社会、祖国、人类的高尚情感和其他积极情感,常常是坚持高尚追求、巩固理想信念的最持久的支持力量。因此,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内在支持系统建设时,我们必须重视情感教育,注意开发情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情感教育中,利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活动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是加强内在支持系统建设的极好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群众在活动中受到有关理想、信念教育和情感熏陶,又能使群众受到锻炼,提高能力,并且在活动中巩固相关行为。近年来,这类丰富多彩的、具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方式受到较大重视,在精神文明建设内在支持系统的建设上起到了较好作用。我们应该更自觉地利用和发展这类活动,注意引导群众克服活动中的困难,使之收到更好的效果。
加强内在支持系统建设,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人们提供成就支撑点,即尽量使个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让乐趣和成就成为鼓舞个人继续、持久努力的动力。实际上,人们无论从事何种活动,都是有目的和希冀的。当人们付出一定努力和代价后,他们必然希望得到某个理想的结果。这些结果会鼓励他对行为的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相对物质文明建设,其目标显得更空泛,其结果更不易把握。尤其是在对一些宏大目标的追求过程中,或由于艰苦的工作,或由于缺乏意志力,或由于结果的遥遥无期,不少人不能坚持。为了克服人们由于缺乏自觉性而产生的退却,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提倡理想、信念和高尚追求,而且应关心人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支持和帮助人们解决具体的困难,鼓励人们树立信心,并指导个人把自己较崇高的追求转化为具体的小目标和实践中易于把握和操作的形式,从而使其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感受到更多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加强内在支持系统需要一方面引导人们学会体会自己每一努力的结果,看到每一步骤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及时对有利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予以奖励。这样既可使人们体会到前行的成功和快乐,成为激励人们继续前行的力量,又可以使人在不断前行中因经验和能力的积累而日渐自觉,最终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更自觉的参与者。
总之,只要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加自觉地进行内外支持系统的建设,就可以使人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加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