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回归发展--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回顾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理性回归发展--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回顾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理性回归 蓄势待发——回望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蓄势待发论文,课程改革论文,语文论文,理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是语文课程改革迈上改革之路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新课程改革推进计划中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是我们热情渐渐退去而冷静面对现实的一年。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是怎样的状况?崔峦在2006年春季人教版教材培训会议上,已对此作出清晰判断:总体向好,坚冰已经打破,而问题依然存在,但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笔者以为,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似乎显露出这样的端倪:理性回归,蓄势待发。

一、诗意语文、心根语文、绿色语文走进人们的视野

语文教学正在从物质的、符号的、工具的层面上深入到文化的、心灵的、精神的层面。诗意语文、心根语文、绿色语文为语文教学开启了一扇扇可持续发展的窗口。

关于诗意语文

对语文教学的诗意研究,对语文课堂的诗化,正成为热门话题。怎样的语文教学属于“诗意语文”?王崧舟 (“诗意语文”的首创者)是这样定义的:“诗意语文”,着一“真”字,觅一“善”字,成一“美”字,贵一“适”字,化一“神”字。“诗意语文”中的“诗”是什么?成尚荣在《诗意语文哲学的尺度与实践的智慧》一文中认为,“诗意语文中的‘诗’是一种喻指。诗意语文不是语文中诗歌的教学,也不是把语文当作诗来教,也不是指教师的语言像诗一样,当然更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诗人。它喻指的是生活的真实,喻指着对人的心灵、社会的进步的关注,喻指着言语学习、思维发展、语文素养的培养。”成尚荣先生的思考,对理解“诗意语文”中的“诗”很有启发意义。

“诗意语文”这个概念很难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规范的定义,只能在暂不定义中寻求特质。诗意语文的内在特点是什么呢?专家概括为,第一是情性,第二是感性,第三是童性,第四是活性。

诗意语文是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向。周一贯认为,在新课程引导下的语文教育对诗情的渴望和诗意的追寻,正是时代之光的一种投射。

关于心根语文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语文教育的本原在人的心根(即人的心灵之根),刘云生把自己对语文教育的实践认识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元点上,构架成一种称之为“心根语文”的学科教育思想。他对“心根语文”的探索十分重视“儿童”的对象性和特殊性。他认为,在语文教育中滋养培育儿童的心根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是:1.浸润:在复杂充盈的语文世界中;2.通适:在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对话中;3.享受:在语言构筑的人类精神中;4.磨砺:在官能全纳的语文实践中;5.生长:在生机勃勃的语文创造中;6.内化:在真切细腻的语文体验中;7.强健:在科学高效的友善用脑中。(《滋育心根:旨归本原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3期)刘云生先生的对“心根语文”的探索,很有实践价值。

刘云生本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崇敬,立足于学生的素养,学生的成长,以热切而理性的实践,努力追寻语文教育的本质,才有了“心根语文”的建树,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理论研究的成果,是一种理性的教育思想。当然它还处于起始阶段,对一个如此宏大而精深的话题,有待于大家共同努力。

关于绿色语文

“绿色语文”的“绿色”,并非指叶绿素的颜色,而是从环境保护观念中借用的一个概念。研究者认为,其含义有两个要点:一是纯天然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将它迁移到语文教学领域,就是恢复“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固有属性。清华附中名师赵谦祥先生在《用“绿色语文”救治“文字恐惧症”》和《张扬绿色健康作文》文章中明确主张实行“绿色语文”教育。他认为,“绿色语文”不是“传教士”的语文,而是师生共建、共享的语文,不是“唯科学主义”的语文,而是充满了诗意的语文。他强调以人为本,以真为纲,以悟为魂。江苏的徐余忠是“绿色语文”的拥护者,他在《教学与管理》中撰文,对“绿色语文”进行实践和探索,十分重视关注学生的生命。他认为,“绿色语文”的实施最重要的内容和途径一是树立学生的生活意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二是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一片张扬个性的天空;三是夯实“精神的底子”。

笔者认为,诗意语文、心根语文、绿色语文的倡导者为课程改革打开了新的窗户,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论述,但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规范的意义,在它们还相对稚嫩的前提下,我们的思考与实践有必要引起这样的警觉:不要美化,不要模式化,不要虚化,更不要神化。对它们的追寻,必须深深植根于听说读写上,植根于语言训练。

二、四大名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受到推崇

为了“抢救”老一辈小学语文名师的教育思想,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研究中心新近推出了“四大名师教学艺术研究专辑”,让我们走近了贾志敏、支玉恒、于永正、靳家彦这些小语教坛上的名师。

邓小平同志在称赞小学教师的工作时曾动情地说:“一个小学教师,把全部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这是很可贵的。要当好一个小学教师,付出的劳动并不比一个大学教师少,因此小学教师同大学教师一样光荣。对于终身为教育事业服务的人,应当鼓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语界涌现出了像斯霞、霍懋征、袁瑢、丁有宽、李吉林、贾志敏、支玉恒、于永正、靳家彦等老一辈小学语文名师,他们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的千千万万个“园丁”一样,倾一腔热血铸人类灵魂,引万道清泉育满园桃李,把毕生精力和心血奉献给共和国语文教育这一平凡、艰辛而又壮丽的事业,他们不愧是教师的楷模。

研究名师,走近名师,目的是学习名师。以斯霞为代表的小学语文名师是当代小学语文领域里的旗帜人物,是我国基础教育和小学教育界的骄傲。他们的人格、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前辈们崇高的精神风尚,体味到他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语文教育倾注的满腔热情,领略到一代名师三尺讲台的风采。向名师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还要真心实意地学习他们对人民、对后代的赤诚的爱心,学习他们的人品、学品、师品;向名师学习,就要学习他们执着追求人生目标的事业心;向名师学习,就要学习他们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实现老一辈名师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

三、课改实践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

新课程已经实施五年了。五年来的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不少语文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感到无所适从,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迷惘。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特定的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等等。可以肯定,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延缓课程改革的进程。

在处理一系列“两难”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用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这是推进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当前我们尤其要学会运用互补的观点,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四、语文篇目的进与出引发众多的争论

受理念转换和教材编写体例变革的影响,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内容也进入了多样化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间革命传统内容的选文标准存在着差异。入选小学语文教材30多年的经典范文《狼牙山五壮士》(以下简称《五壮士》)在某些省市出版社的新版的教材中被删除或调整以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争鸣。

有人认为,让《五壮士》之凄美故事淡出语文教材,是完善生命教育的需要。“生命教育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其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和正确的生命观,使其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周士君《“五壮士”淡出教材彰显生命理性》)删除《五壮士》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英雄替代论”。有人认为,《五壮士》所反映的时代与现代社会差距太大,和平时期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形式应该进行转化,只要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人都是英雄。

当人们获悉教育了好几代人的《五壮士》从小学语文课本中删去,觉得无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心里总是难以接受。陈正在《不要失去双眼》一文中认为,一个英雄的形象维系着一段历史的记忆。狼牙山五壮士则维系着中华民族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这样一个对中华民族意义重大的历史记忆,无论如何不能就这样被轻易地从课本中删去。还有人对“英雄替代论”持有疑义,认为英雄虽然是在不断地随着时代而更替着,然而构成英雄的精神应该是一致的,甚至是永恒的。陈培瑞、蔡磊在《当代教育科学》撰文,他们认为,“编写教材需要与时俱进,该删的删,该改的改,这没有错。但进行删改必须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不能使语文教材挤满历史的沧桑而没有现实的星河,也不能只充满时尚而少了历史的厚重。”

与此有关联的是,媒体上又传出针对扬州部分中学初中语文自读课本《亲近母语》第3册中《宋江怒杀阎婆惜》的评述,部分家长提出质疑“该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出现在初二学生的课本中,有“教唆罪”之嫌。“阎婆惜该杀”入课本引争议。

看来,教材作为学校教育的一根十分敏感的“神经”,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教材增删的认同不尽一致,引发不同议论,也在所难免。有识之士坦言,对教材内容的增删、篇目的“进进出出”不必过度“敏感”,要给教材“进进出出”辟一条“绿色通道”,让“进进出出”宽松起来,学会用辩证思想、平和心态去看待,使之日臻完美。“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而教材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我们新编选的中小学教材是否都凸显了课程改革中的新理念,是否都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应该是我们分析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课标若干新理念受到人们的质疑

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次第颁布后,引起了语文教育界乃至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反响。褒之者谓其充满了新理念,贬之者则谓之“食洋不化”。

《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指导性。人们在整体肯定的同时,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对若干“新理念”提出质疑,对某些“表述”提出异议,甚至对《语文课程标准》病句进行举证。

洪镇涛的《质疑若干“新理念”》一文中认为,在语文课改中,出现了一些新理念,有些是很好的,有些则值得商榷。例如,《语文课程标准》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他认为,这说法本身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它没有区别成人阅读和中小学生的课堂阅读,没有把握住中小学生课堂阅读的特性。他还认为,这种说法用之于指导阅读教学实践更是有害的。因为它没有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是第一位的,必然导致语文课的变味和异化。一些“新理念”,在未经充分讨论更未经实践检验的情况下,就匆忙写进“课标”这样带有法定性质的文件中去,他觉得过于草率。

朱绍禹在《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中撰文,对《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知识”“学习方式”“过程”的表述提出了异议:就《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他提出了两点异议,其一,《语文课程标准》将高层问题低层化了。他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绝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它首先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甚至是一种须竭尽全力追求的方向;其二,《语文课程标准》还把全面性的问题片面化了。他觉得全面的提法应该是: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联结,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联结,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联结。

承载中国现代教育理念的《语文课程标准》进入了千万所中小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人们在整体认同的前提下,就某些方面提出质疑和异议,这对课程标准的完善十分有益。

六、课程改革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频频见诸语文报刊的是反映语文教学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出现的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面对种种问题,有人毫不灰心,有人犹豫不前,有人则开始回头。在课程改革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情况下,某些值得关注的否定课改的基本方向的倾向确实存在。一些人抓住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怀疑改革本身,偏激者甚至对改革叫停。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处在十分关键而且微妙的时期,对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提出批评,这都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要具体分析,有的是认识不到位、措施不配套造成的;有的是经验不足、具体设计不周密造成的;有的是操作过程不规范造成的;还有的是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还有的是改革和发展在一定阶段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总体上看,这些都不是改革方向出了问题。李海林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及前瞻》一文中提出了看法,他认为:“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方向性问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不应该因为对某些问题的批评而导致对整个改革的否定,更不应该因为某些技术上的失误而导致对整个改革的意义的漠视。”

语文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改革只能前进而不能后退。我们关于课程改革的任何评价,都要建立在这样一个信念的基础之上。

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语文课程发展道路的今天,在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紧要关头,必须认真思考“新课程下一步怎么走”的问题,这是一个统领全局的大问题,我们每一位课程改革的设计者和参与者,都应从“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用辩证的思维、发展的眼光正视困难,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让语文教育永葆生机。

回望2006年,从一个个清晰的足迹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语文课程改革在困惑中奋力前行。

标签:;  ;  ;  

理性回归发展--2006年语文课程改革回顾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