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中学 442714
诗是文字中最美妙的言辞,是诗人瞬间灵感的产物。诗可吟、可唱;遣兴、寄情、言志,以见其真。禅,其内涵是将散乱的心念集中,进行冥想,通过集中意识,感悟生活中的真理,使心灵得到解脱,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境界。禅诗,顾名思义,禅和诗的结合产物,在诗中引入禅理禅趣,通过诗的语言来表达禅的悟境,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静美、寂悦的意境,给中国诗歌注入了新的内容。
中国禅诗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中国古代诗歌,自东晋以后便与佛教发生了密切联系。汉晋之际,佛教传入,佛教经典大量译出,佛教思想深入人心,禅诗也就开始产生。到了唐代,中国古代诗歌进入鼎盛时期,同时这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文人亦涉足参禅,至中唐转盛,但他们的思想感情仍不是影响禅宗发展的动力。及宋代,禅宗与文人的联系甚为密切。许多文人在经历宦海沉浮、命运的坎坷或精神的破损后都会从山水或佛寺里寻求心灵的释放,他们学佛参禅,并把自己所学之佛理、所参之禅趣,融入诗文当中。宋代文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重大突破,使宋诗洋溢着浓郁的理趣和禅趣,出现了“以禅入诗”、“以禅喻诗”的风气。禅的和谐,冲淡与诗的含蓄,精粹在追求“ 言外之意”、“ 味外之旨”中相互融合,互相渗透,形成一朵独特的奇葩。
一、宋代禅诗中的常用自然意象
禅宗热爱自然,“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在禅宗看来,无情有佛性,山水悉真如,自然界的一切莫不呈显着活泼的自性。透过大自然的山水,禅思便栖息于其中,禅机便蕴藏在禅诗中的自然意象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明月、云雾、山林、秋兰、寒菊、苍松、翠竹、晨露、凝霜、鸣蝉、素柳、玄裳、丘壑、鸾鹤、青云、寒星、桑榆、落花、菩提等等,这些都是宋代禅诗中常用的意象。山水有禅意,人心有禅境。在这些冲淡与冷寂的意境中,禅家诗人所追求恬静心灵世界得以开辟。“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红妆绮翠盖,不点禅心净”(黄庭坚《又答斌老病愈遣闷》)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天”(翁卷《野望》),“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苏轼《观潮》))……
二、宋代禅诗中蕴藏的自然美
禅诗中经常用自然景物作为审美意象来开显禅境。严铭在《论宋代文人的山水禅诗》一文中指出:“将‘心’、‘身’自然化,在有意无意之间泄露出生机盎然的禅意,是宋代文人感动山水的重要方式。”诚然如此,很多禅诗,虽然通篇未明显地谈佛理,但是,读起来却充满诗情禅意。作者用景物描写的方式把自己的禅修体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在自然景物与内在禅修的互通互融中,让心与物发生形变质变,使得咏花不是花、写叶不是叶、吟山不是山、绘水不是水,使人们在进层的联系中,捕捉住境中之境。如宋代某尼的《悟道诗》:
层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如果不看诗题,这首诗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寻春感春图,意境清新淡雅、活跃恬静。诗中有人,有花,有春,有陇头,有云,再用“寻”、“踏”、“笑”、“拈”、“嗅”几个动词加以联系,画面之美活泼而充满情趣。但是,如果联系诗题品味,结合作者身份加以思索,这分明又是另一幅画面、另一种意境。诗中主人那么不辞辛苦地寻找什么呢?真的是春吗?肯定不是,而是在求索道的所在。最终,一场寻找后,顿悟到,原来道即在身边,在于自己的把握。此时,春亦不再是春,成了道的喻体,这样一幅寻春感春图则成了诗人一路求道悟道的心历图,整首诗的禅意随即涌入读者的心头。
又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云: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引人遐想,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使自然美和生活相结合,充满亲切。可是,了解苏轼的人都知道他喜好佛禅, 在诗歌中常常表达出对禅宗自由适意、清幽恬淡生活的向往,尤其是他身经千般困苦折磨之后,心灵更加靠向禅旨。这样读来又会有别样情致。
宋人悦情山水,与唐人比,理性色彩要重得多。这浓重的理性色彩调配着禅宗与自然意象,使禅诗中的自然美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本色,而是心物合一、不分主客,超越了自然感官与自然之物象,也超越了世俗欲望,达到以禅心观自然、透过自然印证禅心。而禅师僧人大多依山而居, 远离世俗尘嚣, 在山水花草间寻求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自得。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天。”(翁卷《野望》),“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苏轼),“昔年曾到此山中,正见山花满砌红。今日花开还照眼,分明见处本来红。”(陈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慧开《颂平常心是道》)等等,这些清新优美的山水禅诗,或空灵,或静寂,或淡远,呈现给世人的是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和安详恬静、清净怡悦的禅者以及意境悠远的禅趣。
“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禅诗既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宗教史上一块瑰宝。禅诗有独特的意象体系、独特的意境创造、独特的表现方法,体现了独特的审美意趣,将人带入一个飘渺而静寂的世外桃源。
论文作者:曹亚男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宋代论文; 自然论文; 诗中论文; 山水论文; 禅宗论文; 意象论文; 文人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