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亚洲其他“三小龙”产业结构比较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香港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小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都属于土地狭小、资源贫乏、海岛型或半海岛型国家或地区。二战前,各地区的经济基础都比较薄弱,然而战后几十年内,它们根据自身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政策,都实现了经济的起飞,成为引人注目的亚洲“四小龙”。
尽管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相似,香港的产业结构却与其他“三小龙”呈现出显著差异。
本文拟从香港与其他“三小龙”的产业结构的比较入手,分析香港产业结构异于其他“三小龙”的成因,并力图对香港产业结构现状作出评价。
一、产业结构概念的界定与产业的划分
现在一般认为产业结构是专指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但是产业间关系结构的研究也存在着两种形态:一是以研究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为宗旨的形态,或称“产业发展形态论”;另一种是以研究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为宗旨的形态,或称“产业联系理论”,即投入产出经济学。这里要研究的主要是前一种,即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
对产业的划分, 最基本的方法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SimonKuznets)提出的三大部门说:A为农业部门,I为工业部门,S为服务部门。这也就是后来常用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划分方法。这种划分虽然粗糙,但从产业结构整体发展来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这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就业人口等指标的变化,可明显看出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走势。
要对产业结构有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就必须对产业进行进一步的细分,研究行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地位的变化,从而为产业政策的制订提供合理的依据,如对工业的研究,可将工业按轻、重分类,还可按资源密集程度将其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来进行研究。
本文将以这种产业划分思路比较分析香港与其他“三小龙”产业结构的异同。
二、香港与其他“三小龙”产业结构总体趋势比较
表1是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60 年代以来三大部门所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变化趋势比较。
表1亚洲“四小龙”1965年—1995年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单位:%
项目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年份 19651970198019871992
地区部门
香第一产业 2.0 2.0 0.9 0.5 0.2
第二产业40.035.531.928.219.6
港第三产业58.062.567.263.080.2
台第一产业27.317.1 8.3 5.7 3.7
第二产业28.642.752.151.939.0
湾第三产业44.140.239.642.457.3
韩第一产业39.029.016.012.7 7.4
第二产业26.030.743.344.344.0
国第三产业35.040.340.743.048.6
新第一产业 3.0 2.4 1.4 0.6 0.2
加第二产业24.027.541.140.240.6
坡第三产业73.070.157.559.259.2
项目 占总劳动力比例
年份 19651970198019871992
地区部门
香第一产业 6.0 4.2 2.7 2.1 0.6
第二产业53.053.136.047.132.7
港第三产业41.041.365.350.866.7
台第一产业46.537.919.915.711.5
第二产业22.328.442.843.439.1
湾第三产业31.233.737.340.949.4
韩第一产业55.053.936.724.014.8
第二产业15.018.431.037.133.2
国第三产业30.040.732.338.952.0
新第一产业 6.0 1.2 1.6 0.9 0.3
加第二产业27.034.536.934.534.1
坡第三产业68.064.361.564.665.3
资料来源:《国际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世界经济统计年鉴》,《香港统计年鉴》,《现代香港经济》,《香港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各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趋图(单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综观“四小龙”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我们不难得到如下结论:
(一)“四小龙”均呈现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的趋势。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认为,三大产业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然后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四小龙”的上述特征符合了此定理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论断。
从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幅度来看,韩国、台湾下降幅度明显快于新加坡和香港。香港农业劳动力人数虽持续下降,生产总值近年却还呈上升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韩国、台湾战前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战后实行工业化政策后,劳动力迅速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香港、新加坡本身就为城市或城市化国家,农业所占份额很少,经济发展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因此第一产业下降幅度不明显。
第三产业的增长趋势中,台湾、新加坡、韩国80年代初略有下降,之后稳步上升。下降的原因是由于三个地区的工业化政策使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从而使第三产业显得相对较弱,然后由第二产业带动,逐步上升。而香港的第三产业始终处于很高的比例,并不断攀升。香港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来自于其内部的调整,即从战后初期的以转口贸易为核心转为以出口贸易和金融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二)第二产业的发展,其他“三小龙”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香港却呈持续下降趋势。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将香港的第二产业划分为制造业、电力煤气和食水以及建筑业。表2是这几个行业1980年—1991 年占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率。
表2 1980—1991年香港第二产业在本地生产总值中的百分率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制造业23.8 22.8 20.7 22.8 24.1 21.9
电力、煤气及食水 1.3
1.4
182.4
2.5
2.7
建造业6.7
7.5
7.7
6.3
5.3
5.0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制造业22.3 21.7 20.1 18.9 17.2 15.5
电力、煤气及食水 3.0
2.8
2.5
2.3
2.3
2.2
建造业4.854.8
5.3
5.5
5.3
明显可见,电力、煤气、食水和建造业,十年来比重变化不明显,而制造业却出现了严重滑坡。因此,制造业的衰落是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的直接原因。
下面,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制造业的轻重比例。
根据霍夫曼定理(即以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为界定重工业化的原理),在工业化过程中,重工业化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实现的:第一个阶段霍夫曼比率为5(±1),即消费资料工业占统治地位,生产资料工业欠发达;第二个阶段霍夫曼比率为2.5 (±1),即仍以消费资料工业为主,但生产资料工业有了一定的规模; 第三阶段霍夫曼比率为1(±0.5),即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具有同等规模,其地位并重;第四个阶段霍夫曼比率为1以下, 即生产资料工业超过消费资料工业而居主导地位。以此衡量亚洲“四小”的重工业化率,台湾和韩国的工业化阶段相近:50—60年代处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1960年霍夫曼比率台湾为2.70,韩国为2.97;70年代前期处在第二阶段,1970年霍夫曼比率台湾为1.24,韩国为1.51;70年代后期处在第三阶段,1975年霍夫曼比率台湾为1.01,韩国为1.0;80 年代转入第四阶段即实现了重工业化,1980年霍夫曼比率台湾和韩国均为0.83。新加坡于70年代就已经实现了重工业化,而香港至今仍以轻工业为主。
可见,与其他“三小龙”相比,香港的第三产业呈轻工业化的特征。
另外,我们再从产业的资源密集程度来分析。亚洲“四小龙”都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变,然而,“四小龙”的深化加工度的侧重点不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亚洲“四小龙”的工业结构也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出现了工业结构的升级运动。但亚洲“四小龙”深化加工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以香港和韩国为例,香港以提高轻工业加工度为主,1985年服装业的附加价值率为30.9%,纸制品及印刷出版业为33.4%,其他产业均在30%以下。 韩国则以提高重工业加工度为主, 1971年—1983年电子、 造船和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附加价值率分别为35.9%、32.1%和26.5%,高于其他产业,台湾和新加坡介于其中。相比之下,香港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另外,在发展高技术产业过程中,台湾、韩国、新加坡都通过设立高科技工业区实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而香港在这方面显得非常薄弱。表3 是“四小龙”R&D(研究与发展)活动的人员和投资比较,明显看出,香港远落后于其他“三小龙”。
综上所述,与其他“三小龙”相比,香港制造业已呈现出弱(指占生产总值比重及劳动力比重低并逐渐下降)、轻(轻工业)、低(技术含量低)的特点。
在相似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国际环境以及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是什么导致了香港产业结构与其他“三小龙”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表3 各地区R&D活动之比较
每千人中R&D人员数 R&D费用/GDP(%)
(1994年) (1992年)
香港 1 0.05
台湾
8.041.76
韩国
7.672.08
新加坡 6.551.18
资料来源:《1995世界竞争力报告》。
三、香港产业结构与其他“三小龙”差异成因探析
笔者认为,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经济的作用。台湾与韩国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新加坡虽实行自由港经济制度,但政府干预较多,唯有香港采取“积极的不干预政策”,经济按市场机制自行运作。
我们不妨从“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历史,研究它们经济发展的动因,从而论证上述观点。
(一)50年代到70年代,“三小龙”的工业化的过程得益于政府的“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策略,而香港的制造业的产生和发展则是靠外因促使的市场自发选择的结果。
战后经济发展早期,台湾、新加坡、韩国政府都是按发展经济学理论,选择了“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实质是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从外国进口产品。台湾、韩国、新加坡于50年代开始实施日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为了保护地区内幼稚工业的发展,政府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保护政策,通过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这一阶段,这些地区的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内部市场逐渐饱和,“三小龙”又及时将战略转换为出口导向,利用世界产业结构升级,日美等发达国家转向发展资本密集型工业的机会,占领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
而导致香港制造业产生和发展的,不是香港政府的战略,而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二战以前,香港是一个转口贸易为主的商业中心,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宣布对中国沿海进行封锁,使香港转口贸易遭受沉重打击,1952年香港追随英国对华实行禁运,香港经济猝然陷入危机。为了尽快找到出路,香港人利用来自上海等内地城市的资金和人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和成衣,在50年代短短七八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在全港出口总值比重高达七成,从此完成了由转口贸易港向制造中心的转变。
从一定意义上讲,如果没有当时的历史因素,香港就可能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的制造业。因此,从制造业产生的动因来看,其他“三小龙”政府的发展战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台湾、韩国、新加坡的重工业化是政府政策的结果。
台湾到1972年已实现了消费资料的进口替代,但仍未实现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因此,台湾当局提出“第二次进口替代”的口号,重点发展重工业。它以推行“十大建设”的形式,集中发展了钢铁、造船、石油、化工、核电等重工业。韩国情况也类似,70年代,以重工业品出口为导向,大力发展钢铁、造船、汽车等重工业,以财团为骨干,政府通过对外举债为发展重工业准备基础设施。新加坡在既无资源又缺少工业基础的条件下,利用自由港的优势,靠外资企业和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型炼油工业与机械工业,迅速实现了重工业化。
香港政府由于没有采取任何加强重工业的措施,因此至今工业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
(三)发展高科技产业,仍是政府的发展策略决定的。
R&D活动是一项投资大、高风险、 高回报且又关系到企业长远经济发展和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活动。企业由于本身资金的局限和追逐短期利益的特性,难以承担庞大的投资计划。因此,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是关键。香港因政府长期以来对工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引导,造成高科技产业弱小,工业的技术层次不高。
四、对香港产业结构的评价
香港形成的这种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逐步弱化的经济结构,对香港的经济发展是利是弊呢?我们可以从经济增长和竞争力这两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
在70年代,香港与其他“三小龙”的国内生产总值均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年,香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已相对落后于其他“三小龙”(见表4)。表4 亚洲“四小龙”近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国家 1971—1980 1981—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地区(平均) (平均)
香港 9.06.6 5.1
6.3
6.1
5.4
4.6
韩国 9.08.8 8.5
4.8
4.7
8.4
9.2
新加坡7.96.3 6.7
5.8
9.9 10.1
8.9
台湾 9.38.5 7.2
6.6
6.2
6.2
6.3
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报告》。
(二)香港制造业的竞争力。
目前香港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环境方面,仍保持着一定优势。在1996年《全球各地竞争力年报》中,香港被评为世界第三(新加坡排在第二位);同时它还被美国的传统基金评为全球经济自由度最高的经济体系。但在某些指标上,香港与其他“三小龙”相比则处于劣势地位。1992年9月瑞士国际经营研究所和世界经济公会发表14 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排名表中,包括生产成本、劳动力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几项香港均落后于其他“三小龙”。这些因素将制约香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潜力。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从保持香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及保持和提高香港经济整体竞争力的角度,香港应着重在提高制造业产品的技术竞争力上下功夫。在这方面,香港特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应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