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黑化”工程管理论文_蒋国苗

浅谈城市道路“黑化”工程管理论文_蒋国苗

蒋国苗

身份证号码:33062119771030xxxx 浙江绍兴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日益加快,中心城区的道路因修建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低、交通任务繁重等问题,导致市民居家环境和出行受到严重影响,原有中心城区道路已符合现代化城市功能要求。但是,在道路“黑化”整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如工期长、施工质量差等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现以中心城区为例,对道路“黑化”整治工程进行浅析如何确保道路“黑化”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城区道路;质量监管;管理措施;黑化工程

1城区道路“黑化”工程难点及存在问题

中心城区原有道路现状以日常养护维修手段已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需对其进行根本性的提档升级,但城市中心城区道路“黑化”是一个系统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街道狭窄,施工机械摆放不开,对交通的影响特别大;人员居住密度大,多为临街居住,施工过程中,需破板、浇筑混凝土和铺筑沥青砼等,噪音污染较大,局部还存在扬尘,对市民出行和生活造成不便;人行道改造或占用人行道,又对街面商家经营造成影响。因经验不足,监管制度不健全,道路“黑化”的早期阶段,从设计到实施中都存在一些需要统筹解决问题。

1.1道路“黑化”工程整体考虑不周全

道路管理部门是“黑化”工程的建设主体,在道路“黑化”改造需求和改造后的使用上,往往只将重点放在改善路面现状,故而在设计时忽略了地下管网,如燃气、自来水、雨污水管网年久失修所带来的道路病害;忽略了街面设施,如交通、天网、路灯等设施升级预埋管线对道路的破坏;忽略了市区老旧电杆线路、通信等空中“蜘蛛网”对街面的视觉影响,没对其下地处理等。道路“黑化”提档升级改造时应一并考虑,一并统筹,进行整体同步提升,避免因以后重复施工,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和整体效果。但上述问题涉及不同权属单位和不同管理部门,协调难度较大,导致道路“黑化”工程存在瑕疵。

1.2道路“黑化”工程招标结果不理想

道路“黑化”严格来说属于道路维护项目,有些道路管理部门按照属地分块,将原本一个区内的“黑化”工程分为多个包件,将本来资金投入不大的项目划分后再分别进行工程的设计、监理、施工招标,又因招投标经验不足,导致“黑化”工程从设计招标开始就存在一定问题。1.2.1“黑化”工程设计存在缺陷。在设计招标方面,一些长期从事道路设计且技术雄厚的优秀设计单位没有参与招投标,道路“黑化”又是一个新课题,参与的设计单位往往并未真正深入研究,对“黑化”的关键工序认识不清或设计时采取的措施不当,导致一些“黑化”工程设计规标准不统一,设计内容不严密,存在设计缺陷。1.2.2施工单位能力参差不齐。在施工招标方面,因各区管理部门制定招标文件不严谨,对应标单位要求达到的条件设置不合理,现有招标又多为低价中标,中标单位对城内施工的难度估计不足,从事城市道路施工的经验不丰富,安全文明措施投入不够,现场管理混乱,对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较大。因道路“黑化”沥青砼铺筑专业化要求较高,中标单位往往自身又不具备沥青砼施工的条件,需要进行专业分包,这也造成了项目管理难度增大,工程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如何加强施工队伍的管控也是黑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3质量监管制度需要完善

在道路“黑化”实施初期,质量监督制度还不完善,中心城各区大部分没有引入工程监理,即使有各别区引入了工程监理,但所招的监理单位监管水平不到位,再加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投入有限,自身技术水平较低,施工项目现场又多点开工,导致工程管理不全面,不细致,不及时,道路“黑化”就必然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问题。

1.4城区道路施工难度大

①施工期间干扰大。城区内大部分道路都不允许断道封闭打围施工,白天需要开放交通,夜间又不能扰民,这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分段作业,在做到施工进度有序推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边市民生活的影响。同时,由于城市道路交通量繁重,尤其是城市道路交通较为拥挤,在城市道路“黑化”过程中,不能做到中断交通进行施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施工场地和施工作业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城市道路“黑化”的施工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城市道路“黑化”工程中,应结合成都道路特点,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特点,综合考虑,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组织,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将混凝土沥青路面的施工,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划分到不同的施工步骤中去,提高施工场地的利用率,降低并缩小对城市道路的占用面积和影响范围。

2道路“黑化”工程采取的管理措施

2.1创新方式,统筹考虑

城市管理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管理,要完成一条道路的“黑化”,不仅仅只是对路面进行黑化,而是要对路面以下的地下管网,路面的附属设施一并进行整体的综合考虑,同时结合街区文化内涵进行统筹设计。在改造道路通行质量时,还要完善道路附属设施,不能立刻完善的,也要做好管线的预留和预埋。对陈旧的地下管网,要利用道路“黑化”契机,一并进行地下管网升级和遗留问题整治,这样才能真正将城区市容市貌提档升级。

2.2统一设计,分区域打造特色亮点

在招标阶段,可以将不同级别、不同特色的道路“黑化”工程分几个包件,一个属地大区内的几个“黑化”包件作为一个标的来招标,这样才能够吸引专业的优秀的市政设计单位、市政监理单位、市政施工单位参与投标。同时,应在设计上做到整体设计高标准,引入文化元素,分区域打造人文特色街区,并对街面设施进行改造。在工程监理上严格要求,在施工实施上专业保障,这样整个“黑化”工程才能保证质量,突显亮点。

2.3统筹协调,强化监督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成都市城管委牵头对我市的道路“黑化”进行了统筹协调,邀请市建委、公安交管部门,并招集电力、园林、路灯、排水、管线等单位及各区道路管理部门对“黑化”需求召开专门会议,把各方需求在设计之初就涵盖进来。各区的“黑化”的设计方案出来后,城管委又组织专家及各相关方对方案进行评审,从设计上就对“黑化”的质量标准进行严格要求。通过发文,要求各区对“黑化”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并引入第三方检测单位,加强对项目主要材料、隐蔽工程和实体质量的检测。同时,城管委还主动将“黑化”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职能承担下来,责成市道桥处成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对中心城各区“黑化”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和现场文明施工的监督,工程完工后,还参与并监督工程的竣工验收,以此确保各区道路“黑化”能高效优质地完成。

3道路“黑化”取得的实效

成都市在市城管委牵头下,从2014年起,中心城各区道路管理部共同努力,在各相关方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完成近700条道路的“黑化”改造。质量安全监督中心对2014-2016年期间完成的道路“黑化”状况进行了质量调查,投入使用的“黑化”道路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损坏状况及检查井的质量均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达到A级的占比仍高达98%左右,大大改善了中心城区的交通状况和设施条件。人行道平整度评价应根据平整度标准差或间隙度平均值,同样将城镇道路人行道质量分为A、B、C、D四个等级,本次抽检的136条道路中有14条道路平整度等级和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评定为B级,其中锦江区5条,成华区4条,高新区5条,其余全为A级。虽然人行道已使用几年,但人行道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达到A级的占比也约为90%左右。在“黑化”的同时对地下管线和人行道进行提档升级,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美化了环境,使中心城区更宜居,更舒适,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市委市政府表扬。正因为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8年起再将我市“黑化”工作进行三年,力争将更多的道路纳入“黑化”改造,以切实解决市民身边的民生问题。

4结语

城市道路“黑化”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工程项目,其工程管理需要管理者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组织和谋划,不仅要管的“宽”,还要管的“细”,重视建设质量,更要重视日常管养。通过在成都市道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加强自身能力水平提高建设,同时做好监理监督工作,通过双方联动,共同确保城市道路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峰.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9,45(05):244-245.

[2]陈晓巍.论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人民交通,2019(02):64,66.

[3]舒戈逊.安全质量监管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运用[J].居舍,2019(02):142.

[4]何斌,李洋.公路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1):214-215.

论文作者:蒋国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浅谈城市道路“黑化”工程管理论文_蒋国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