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便携式药盒; 一周摆药法; 糖尿病; 护理门诊;服药依从性;用药指导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疾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眼、神经、肾脏、心血管及感染等多种慢性并发症[1]。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7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4.25亿DM患者,中国达1.144亿,占比26.92%,位列全球第一,预计到2045年全球DM患病人数将增长48%,达到6.29亿,其中2017年死于DM人数达400万人[2]。既往研究表明,服药依从性是影响血糖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减少和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3]。DM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治疗方案相对复杂,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尤为突出[4]。而据相关文献显示,通过药物干预的方式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是保证患者血糖得以控制的前提[5]。但在糖尿病护理门诊工作中发现,糖尿病患者服药种类多,服药时间、服药方式繁琐,加上就诊人群普遍年龄较大,记忆力减弱,文化水平低,缺乏医学、药学知识,导致大部分患者无法做到按时、准确、规律服药,在服药过程中出现漏服药、错服药、私自加药、减药等现象。“一周摆药法”操作简便,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护理门诊患者发放便携式药盒,在就诊过程中对糖尿病药物进行分时摆药,主动干预患者的服药数量、方式和时间,使其能准确、安全服药,建立良好的服药习惯。从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血糖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病风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我中心糖尿病护理门诊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1)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FPG≥7.0mml/L, OGTT 2h PG≥11.1mml/L)(2)年龄50-90岁男性或女性。(3)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4)愿意配合本次“一周摆药法”研究计划。排除标准:(1)有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等不能配合者。(2)晚期癌症患者或合并脏器衰竭患者。(3)不能配合完成调查、不能理解问卷调查问题者。
1.1将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27例,年龄60岁~88岁,平均年龄(72.1+7.4)岁。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54岁~86岁,平均年龄(69.0+7.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所服用的降糖药物种类基本相同,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类、二甲双胍类及a-糖苷酶抑制剂类。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一周摆药法”指导患者用药,具体内容如下:
1.2.1用药指导 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名称、服用剂量、服用时间、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包含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通过让患者复述的方式,加深患者记忆,同时使护士了解患者对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掌握程度,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及宣教重点,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血糖控制不良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及遵医嘱安全服药的重要性。改变患者随意加药减药的坏习惯,提升患者自身对安全规律服药的重视度,主动做到按时按量规律服药。
1.2.2便携式药盒 便携式药盒形状为透明长方体,分为外盒和内盒,材质为食品级环保PP材质,防潮密封。外盒长18.5cm,宽10.5cm,高2.6cm 。内盒分为7列7色,每列可单独取出,从左至右为周一至周日;每列从上到下共4格,分为早餐、午餐、晚餐、睡前,内盒共计28个带盖小格,每个小格长宽高均为2cm,可放置6—7颗普通胶囊。
1.2.3 一周摆药法 由糖尿病护理门诊护士在诊疗过程中通过便携式药盒将患者的药物进行一周摆药,根据药物具体服用的剂量、时间,放置在便携式药盒相应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使患者清晰的看到自己一周内每天每个时间点所需要服用的药物数量,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同时在便携式药盒上粘贴个性化服药小贴士,进一步巩固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在摆药过程中,护士可以教会患者自己摆药的方法,并且可以告知患者平日里将便携式药盒放在餐桌上这种醒目的位置,提醒自己按时服药;还可以通过手机闹钟、家属提醒等方式提示自己按时服药;如果出现漏服药的情况,在下一餐服药时会发现便携式药盒内多出的药物,提醒自己上一餐漏服的情况,从而进一步督促患者养成按时服药的良好习惯。由于便携式药盒的内盒可以单独整列取出,解决了患者外出办事、旅游时需要携带整盒药物的不便,只要按外出天数携带小药盒即可,又方便又不占空间,为患者规律服药进一步提供便利。
1.3 观察指标 (1)用药依从性。参考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问卷,一共8道题目,量表满分为8分,得分<6分为依从性差,得分6—8分为依从性中等,得分8分为依从性好。由糖尿病护理门诊护士在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协助填写,并当场回收问卷。(2)疗效。测定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跟踪至6个月,对比前后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患者统一进行疗效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和X2检检,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依从性好+依从性中等)均较低,观察组为17.5%,对照组为22.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详见表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率由原来的17.5%提升至95%,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依从性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评分对比
2.2糖化血红蛋白值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3 讨论
3.1 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意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眼、神经、肾脏、心血管及感染等多种慢性并发症。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主要是以2型糖尿病为主。胰岛素的相对缺乏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6]。如何去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是保证患者良好控制血糖的前提条件。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认知上经常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导致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由于糖尿病药物服用方式、服用时间的多样性、复杂性,增加了老年糖尿病患者正确服药的难度。根据国外研究数据显示,51%患者服用医生处方以外的药物,29%患者未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20%患者未按医生告知的用药用量服用药物。依从性差排名靠前的药物分别为降糖药(31.4%)、降压药(28.4%)和降脂药(28.2%)[7]。降糖药物排在了依从性差的第一位,对于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护士通过摆药后发药可促使患者形成一个良好的遵医行为。但在门诊工作中,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方法通常都是通过医生护士的用药宣教或者发放宣传手册达成。本研究结果显示,仅通过用药指导进行干涉的对照组,服药依从率仅从22.5%提升至30%,对良好遵义行为的促进效果并不显著。
3.2 便携式药盒对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糖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便携式药盒的观察组,在服药依从性方面,血糖的控制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糖尿病护理门诊工作中,使用便携式药盒帮助患者进行一周摆药,比起单一的用药指导,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规律服药。徐红[8]等研究表明,使用药盒管理的肺结核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其认为药盒管理能够切实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而且还能督查患者按时复诊。通过本次实验,使用药盒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便携式药盒使用方便,一教就会,将每天服用的药物放置在不同的小格内,在小格上注明服用的时间,是餐前还是餐中还是餐后,是直接吞服还是咀嚼服用,一目了然,简单清晰,每次服药的过程中都起到了提示作用。每个小格都配有盖子,即使打翻在地也不会造成药物散落的现象,每次取用干净卫生。药盒一人一用,清洗方便,避免交叉感染。每次服药都能看到之前的药物服用情况,对记忆力不好的老年患者有督促提醒的作用,也可以帮助家属观察患者的服药情况,看看患者有没有真正做到规律安全服药。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护理门诊实行“一周摆药法”方便简单,价格成本低,通过透明药盒的设计,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药盒内的药物,对培养患者合理、规律、安全的服药行为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值得在护理门诊工作中推广。
[1]钟书凌,黄冬荷,练桂英.糖尿病护理门诊对院外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4):1779-1780.
[2]?International Diabetes Foundation.IDF Diabetes Atlas-8th Edition[EB/OL].[2019-06-20].https://diabetesatlas.org.
[3]?FRIAS J,VIRDI N,RAJA P,et al.Effectiveness of digital medicines to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prospective,open-label,cluster-randomized pilot clinical trial[J].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17,19(7):e246
[4]王彩霞,张蓉,朱梅,等.提高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干预措施的国内外对比及对策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10):11-12.
[5]岳鹏,陈向韵,王永利,苏秀玉,吴瑛.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07):478-480.
[6]范丽敏,张波.社区门诊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05):31-34.
[7]李 钊 梁福乐.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问题探讨[J].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
生,2018,33(02):72-73
[8]徐红,陆峰.运用电子药盒管理肺结核患者依从性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01):51-52.
论文作者:范晓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药物论文; 门诊论文; 血糖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