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内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和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1.朱丹2.周玉胜3.姜玉库 4.王彬5.孙敬6.李正福

心脏内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和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1.朱丹2.周玉胜3.姜玉库 4.王彬5.孙敬6.李正福

鸡西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鸡西158100

【摘 要】目的:研究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方法与效果,分析展开急诊抢救治疗的工作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治疗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44例,接诊之后,结合患者身体情况,施加常规抢救,包括镇静与吸氧等抢救手段,快速检查患者的多种临床指标。针对情况特殊的患者采用特殊的急诊抢救手段,30例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与心律失常的情况,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剩余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本次研究选择的44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并未出现生命体征失常、并发症与心律失常的情况,患者入院抢救与治疗4h之后,其中有22例患者通过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8例患者完成治疗后并未出现明显的病情变化;14例患者存在生命体征异常与心律失常的情况,对其采用常规抢救方案,患者需进入医院继续后续临床治疗。急诊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患者死亡的情况。结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可在早期使用静脉溶栓治疗技术,强化急诊抢救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心脏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抢救;临床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突发性的心血管内科类疾病,死亡率比较高,抢救不及时,患者的生命将会受到威胁。为了控制该心脏内科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应采取正确且有效的急诊抢救方案,缓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治疗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治疗期间还保障护理服务的全面性,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的问题,这一问题长时间没有被解决,心肌部位极易出现坏死的现象,临床症状包括心肌受损、胸部痛感强烈以及循环功能出现障碍,进行急诊抢救后,可稳定患者的病情。本文结合这种疾病的患者的实际状况,剖析展开急诊抢救与治疗的成果,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5.36±2.6)岁。所有患者均经过心电图检查,并确诊患有急性心肌梗死。

1.2 方法

对心脏内科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以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1.具体抢救方法,在治疗过程中确诊为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为,吸氧、镇痛、镇静等治疗措施,并利用仪器对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及血样饱和度进行实时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确保患者的静脉畅通,常规静脉输液极化液、硝酸甘油以及参麦注射液等。采集患者的血液进行分析,常规分析有患者的心肌酶谱系列、血常规、血型还有出血凝血的速度,对所呈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数据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

从另一方面来看,在选取的案例中,有44例患者没有出现心律失常、疾病发证情况。其中有30例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失常的现象。并对这30名病例进行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案,其具体操作如下:给患者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并取0.9%的氯化钠100ml与150IU尿激酶进行稀释,其呈现的数据为1.5x106u。同时对患者实施静脉推注,并把时间控制在30分钟的范围内完成。在患者静脉输入尿激酶的一个半小时之后,再进行低分子肝抗素抗凝进行治疗。剩下的14例患者经过诊断分析,应对其进行住院治疗,并归与急诊心脏内科常规治疗,同时为患者办理相关住院手续,接受这方疾病的治疗。

2 结 果

在选取的44例患者中,未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症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失常的患者共有30例。在选取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接受急诊治疗期间,患者的死亡率为0。

3 讨 论

在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时,要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效果。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并且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通常还伴随着胸痛等症状,在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时,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确诊患者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之后,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的进行救治,如果患者并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并发症,心律等都处于正常状态的话,医生可以采用静脉溶栓的方式进行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没有出现上述症状的话,不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时,很多医院采用的都是静脉溶栓治疗方式,这种方式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只需要向患者冠状动脉的位置注射静脉溶栓即可,能够在1.5h-0.5h之内,打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达到缩小患者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的目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另外,如果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方式进行治疗的话,还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相较于其他病症而言,有着发病速度非常快的特点,并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非常严重,甚至如果患者是老年人群的话,还会出现猝死的情况。急性心肌梗死必须要尽早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最好。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在进行治疗时,必须要把握好治疗时机,减少各种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造成的影响,以免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这44例患者均未出现非常明显的并发症,患者的心律处于正常状态,并且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发现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效的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减轻了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痛苦。通过上述文章可以知道在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采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辅助以相应的医疗设备与药物,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率,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时,患者的冠状动脉会出现供血急剧中断或者供血快速减少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就会出现缺血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本身有着非常持久、缺血的症状非常严重的特点。如果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患者的冠状动脉就会出现狭窄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患者血管较窄的部位,就会出现大破溃的状况,甚至还会形成血栓,导致患者的血管出现痉挛的症状,导致患者出现动脉的官腔出现严重闭合情况,侧支管的正常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减少患者心血管的排血量,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耗氧量也会出现剧增的情况,如果患者心血管缺血状况超过一个小时,那么患者就非常有可能会出现心肌梗死的情况,当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状况时,最突出的病症就是疼痛,很多患者都会出现无法承受急性心肌梗死疼痛的情况,这时患者及时服用硝酸甘油也无法缓解窒息、烧灼的情况,甚至部分患者发病时,还会出现烦躁不安、濒临死亡的感觉,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造成非常大的经济负担。另外,静脉溶栓还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提高患者治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胜舟.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智慧健康,2017(12).

[2]刘佳,于津.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

[3]王猛,成娅,刘敏.急性心肌梗死在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

论文作者:1.朱丹2.周玉胜3.姜玉库 4.王彬5.孙敬6.李正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心脏内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和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1.朱丹2.周玉胜3.姜玉库 4.王彬5.孙敬6.李正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