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聂马战争看中国现代围棋的发展_围棋论文

从聂马战争看中国现代围棋的发展_围棋论文

棋牌天地 从聂马大战看中国现代围棋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围棋论文,棋牌论文,马大论文,天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中国围棋界最引人注目的赛事是聂、马大战,其焦点话题莫过于两人争夺第六届“东洋证券杯”世界冠军的决赛了。自3月至5月,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聂卫平与马晓春进行了中国“天元”、“东洋证券杯”争夺国内和国际两个冠军的番棋赛,聂卫平以两个1比3输给了马晓春,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下围棋绝不可论一时之高低,谈比赛切忌断一局之输赢,我们不妨了解一下中国现代围棋的发展,也许会对聂卫平和马晓春为我国围棋发展所做的贡献有更深刻的认识。

1975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聂卫平战胜老冠军陈祖德成为一个新时代的起点。在以后20年里尽管先后有:刘小光、方天丰、钱宇平、汪见虹、张文东、邵炜刚、曹大元等取得了全国冠军;职业赛还有:邵震中、陈临新、俞斌等在杯赛中问鼎。但在这20年中真正能称为中国围棋最高水平代表者只有聂卫平和马晓春。

1975年我国围棋是个什么水平呢?那时,围棋作为体育项目恢复刚3年。尽管当时的棋手经过发奋努力,我国的围棋水平与围棋王国日本相比整体仍有很大的差距。从技术角度讲,我国棋手的基本理论来自日本,比赛多借鉴日本的技术和经验,完全受日本系统的制约。我国的体育方针是国内练兵一致对外,在充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刻苦磨练下,聂卫平首先冲杀了出来。1976年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聂卫平以6胜1负的战绩震动了日本棋坛。对于以围棋王国自誉的日本,也许是中国出了个聂卫平,终于在围棋的发源地找到了对手。出于这种心理,日方频频表示出友好,希望增加各种形式的围棋交流,给我们也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会。比赛是促进事业发展最有效的动力和杠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比赛都是政府包办的,1979年围棋首先打破了这个界限,第一个围棋职业赛事“新体育杯”诞生了。1980年我国棋坛便呈现出新手崛起的可喜局面,18岁的刘小光在全国比赛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1982年16岁的马晓春继而也在全国围棋比赛中红杏出墙,大大充实了以聂卫平为首的中国队的实力。也许日本围棋界清醒地看到了中国的发展,自1978年开始就提出将自1960年始的友谊赛改为两国间的正式对抗赛。这一改动不仅说明两国赛制的升格,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围棋发展也达到了对日本形成一定威胁的程度。真正对抗赛的到来是在1980年之后,中国围棋界基本核心形成,在理论上不仅全面掌握了日本棋手具备的理论,也找到了他们的不足。在技术上能够发挥中国棋手擅长攻杀的特长,积累了比赛经验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掌握了一套对付日本棋手的办法,从而提高了比赛成绩。

在日本国内有一些包括棋手在内的人对中国棋手的进步缺乏了解,1983年石田芳夫本因坊自荐任团长亲自组团并以全部56局比胜40局立下军令状,所选7名棋手全部是日本年富力强的精锐,其中九段棋手4人。由于石田团长信心十足,日本的新闻界和围棋评论家也毫不掩饰地说,这将对中国棋手是一次严厉的教训。中国方面对此极为重视,首先承认与对方的差距,同时在技术上也做了认真准备,制定了打破对方胜40局目标的任务。在全部56局比赛中,我国棋手胜25局负31局按比率仅输3局。而日本方面只有小林光一保持不败。石田团长输了3局,在和聂卫平的比赛中黑白两局皆输。在这次比赛中我国棋手聂卫平4胜1负,马晓春3胜2负,程晓流、陈临新、钱宇平都是两战皆胜。由此可见,中国围棋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由于两国间围棋水平差距的缩小,两国间最有刺激的比赛形式“中日围棋擂台赛”诞生了。围棋尽管是中国人民所创造,但中国现代围棋发展大大得益于日本。自1960年起,中国围棋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中日交流这条主线进行,不论是围棋技术、围棋文化直到围棋的物质,始终受着日本的影响,可以毫不过分地说日本在我国围棋发展的一定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标签:;  ;  ;  ;  ;  

从聂马战争看中国现代围棋的发展_围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