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进一步扩充,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土木工程的施工建设,对于土木的施工需求愈发严苛,原本的技术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下的实际施工需求,因而土木工程应从施工设计阶段推陈出新,扩宽题目工程的整体化变革之路。本文针对传统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做系统的梳理,根据现阶段对技术的新需求,阐述了土木工程施工的创新发展,望抛砖引玉为土木工程施工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基础建筑是决定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因而土木工程的施工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发挥着建筑不可小觑的价值,土木工程是较为复杂的一项施工内容,需要结合现场的诸多因素进行管理分析,排除施工中潜藏的隐患,从各个角度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是后期工程质量的有效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未来的时间里,土木工程将会继续成为推动国家生产力与科技化、城市化发展的必要因素,想要在现有的优势上,保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就应从技术施工上,加快革新速度,糅合多元化的创新思维,提出传统技术上的劣势与不足,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推动社会建筑的发展。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一)、地基基础施工
建筑需要在良好的地基基础上进行钢筋水泥的搭建,地基本身的稳定性对于建筑的整体是十分重要的,施工伊始应对地基做好全面的管控,以期保障建筑不会受到地基的拖累发生问题,应在设计地基结构时,关注地基对整体建筑的未来抗压强度,在确认进行地基施工时,针对其施行的方案进行虚拟化的测试与分析,保障前期的地基基础能够满足整体的设计需求,避免后期的建筑强度大,导致地基下沉或是变形,随着长年累月的变化,地基的二次处理将使整体的建筑难以满足支撑,是建筑的一大败笔。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基层法、强夯法、沙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压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等。
(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也是较为重点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混凝土浇筑一般按照浇筑地点的不同分为预制法和现浇法。两者的不同总体上取决于浇筑的环境是否处于施工现场,施工中若是缺少具备现场混凝土浇筑的专业人员,或者浇筑的时间较为紧凑,那么就可以选取其他地方已经成功浇筑的混凝土,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混凝土利用到施工的环节当中,但是这种外购的混凝土应当尤为注意模型的尺寸契合度,根据现场的情况选购与调节,以期适应施工的实际需要,而施工的现场一般都会根据施工条件,选择自主配备混凝土,这也就是上述提到的现浇法,这种方法在大范围的施工活动中应用较为普及,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需求展开浇筑,对于建筑的适应性更强。
(三)、钢结构的施工
钢结构的施工主要是注意前期的准备情况,对于施工现场一些简单的清扫工作也应加入到准备的内容里,扫清其构件运输的障碍,钢构件运送先后顺序要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构件运到现场后,应尽量存放在起吊位置,并用足够支承面的木枕垫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吊装前应该核准构件标号、位置。并清除表面,摩擦面要保持干燥清洁。考虑到钢结构工程的特殊性,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用到氧气、乙炔类焊接工具,所以要准备灭火器谨防发生火灾。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一)、桩基技术的创新发展
混凝土灌注技术被应用在各种不同的土层工作环境中,承载力大、适应能力超强,技术发展和革新速度也十分迅速,特别是在混凝土灌注口径超过3m,深度大于100m的时候,对于灌注技术的依赖性更强,国内对于这种高精度的灌注技术进行了技术改善,结合了压力水泥浆压入底部以及侧部的结构方式,使之对桩侧四周以及衬底的四周进行有效的抗压保护,防止其偏离原有位置,或者是桩柱距离过高或者过低,利用新技术可以减少整体体积的40%,大幅节约成本。
(二)、深基坑支撑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口的数量递增,我国的高建筑逐渐代替了居住与生产需求,高楼大厦的层层叠起,凸显了诸多高建筑的危险因素,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高建筑本身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需要以较强的抗压能力进行外界环境抵御,且高建筑对于地基的承受能力需求更高,因而技术的发展也必须适应建筑本身的特点,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建筑过程中对于桩错支挡体系在实际中的应用方式进行创新,首先结合建筑施工处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于土质疏松、坑壁土质的密度较低的土质,采用预应力错杆和灌注桩技术,而针对建筑地下水位上下变化明显的地质则是采用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对于更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可以采取复和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对于地震区域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可以采用临时围档的加固桩技术、永久性的支挡桩技术以及地下支撑墙技术结合在一起施工,这样不仅能够满足支挡和承重的需要,还起到了良好的抗震效果,这样的复合土木工程技术具有很人的创新性,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对于提高经济效益而言,这是一种高效率的施工技术。
(三)、新型预应力技术在施工中的使用
预应力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例如:结构外安装和布置,特别是在混凝土的体系中,传统的设计方式通常是在内置的钢筋结构,提供的粘结部分通常没有预应力对应,造成后期工程结构的不稳定;而外部的预应力通常在大跨度的土木施工结构中存在,也很适合一些需要高精度的特种施工环境中,外部的预应力技术应用还有一个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特别适于后期的维护工作,便于检查,便于检修,否则传统的都要拆开外部结构对内部进行检测耗时耗力,所以预应力的应用十分符合当下的节约建设型科学发展观。
三、结束语
土木工程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大工程,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根据前期总结的大量宝贵经验,不断发展和创新,加快土木工程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马龙.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初探[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041-00041.
[2]丁龙.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6).
[3]谢斌斌,王超.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探讨[J].工业,2016(9):00120-00120.
[4]陈泰成.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8):00090-00090.
论文作者:唐熊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7
标签:土木论文; 建筑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预应力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