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经济地理学应更直接地面向经济建设_经济地理论文

世纪之交,经济地理学应更直接地面向经济建设_经济地理论文

世纪之交经济地理学应更直接地面向经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地理学论文,世纪之交论文,经济建设论文,应更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是一门与经济建设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纵观经济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早期偏重于对人类生活环境和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记载和描述,到近代开始整理材料、解释现象、探索理论的历史阶段。现代,人类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空前扩大,生产实践的需求极大地刺激和带动了经济地理学的长足发展,经济地理学在与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科学相互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形成自身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介于经济学、地理学、工程技术学和规划学之间,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现代意义的经济地理,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空间环境的记述和传播的知识性学问,而是关于经济活动空间关系的解析、建模、预测和调控的科学。

战后,法国、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前苏联等国家的经济地理学家纷纷投身到国土开发整治、区域规划、地区和流域再开发、州际公路规划、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组建等实践之中,充分体现了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实践和应用价值。我国自五十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地理工作者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相继参加了流域调查、工厂选址、铁路选线、农业区划、区域规划和经济区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工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地理工作者以比过去更积极的姿态,大规模地参与了经济建设,先后参加、开展了京津唐区域规划、黄淮海平原整治、黄土高原综合考察、山西和两淮煤炭基地的综合开发研究、南水北调研究、中心城市(如上海、武汉、重庆)经济区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研究、国家和各地国土规划、新疆旅游业发展规划、沿海城镇集聚与扩散规律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我省的经济地理工作者也不例外,近些年来积极为建设实践服务,进行了甘肃省经济地理和经济区划研究、县(区)土地资源详查、甘肃省国土资源地图集编制、国土规划研究、旅游资源考察与评价、小城镇规划、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等多项工作,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甘肃省经济计划、城乡建设、旅游、土地管理、政策研究等方面一支不容忽视的咨询、研究队伍。

事实证明,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建设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实践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和理论认识的源泉;反过来,经济实践活动又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经济地理学以其长于经济活动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分析的明显学科优势,在国家、区域和部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广泛的、日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已进入本世纪最后五年,努力探求世纪之交的区域经济发展机理和战略,制定和实施本世纪最后一个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一大批有关资源开发与保护、产业配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乡规划、土地有偿使用等问题有待运用经济地理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和解决。为了使学科更直接地面向经济建设以充分实现其“实践性”的价值,并通过新的实践汲取新的营养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科理论,经济地理工作者应以较强的紧迫感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学科与实践的结合:

第一,注意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经济地理学的实践价值。特别要注意利用各种参与实际工作的机会和已取得的成绩,向政府部门和实业界介绍、展示本学科在解决实践问题方面的特长。

第二,拓宽和深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革新研究方法,完善理论体系。要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出发,结合本学科特点,以空间经济研究为目的,将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协调运行的机理、市场与贸易结构分析、企业和公司空间组织、项目策划与评估、土地定级估价、开发区布局与规划、旅游开发规划、小城镇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等一系列密切涉及经济空间关系的当代实践问题,纳入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之中;在研究方法上,应注意摒弃以往那种对区域等研究对象只做一般性的描述、提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和难以操作的“宏大战略对策”的形式主义学风,要提倡在扎实调查基础上,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认真分析所研究对象的空间经济内在机理及其调控和优化问题,实事求是地提出易于操作的研究结论;要努力借鉴相关学科的发展经验,从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三个层次上延伸学科链,建立面向实践而不是“经院式”的、立体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体系。

第三,目前各地都在紧张制定或完善跨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规划及部门或专题规划,新一轮的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及土地有偿使用研究也即将全面展开,经济地理工作者必须抓住这一大好时机,主动申请和争取有关的研究、论证和咨询项目,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

第四,重视人才培养,保证21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后继有人。要采取高校与政府部门、社会及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合作培养服务于各界的不同学历层次的经济地理人才,以迎接新世纪的来临。

标签:;  ;  ;  ;  

世纪之交,经济地理学应更直接地面向经济建设_经济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