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邮编536100)
摘要:目的: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新生儿EDTA抗凝的静脉血与未梢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60名新生儿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新生儿EDTA抗凝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测,对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可以发现静脉血与末梢血的HGB、HCT、 WBC、PLT指标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且静脉血与末梢血的PLT、WBC、HGB、HCT相关系数依次为0.906、0.927、0.918、0.984,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新生儿的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尽管有着稍微差异,然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一定条件下末梢血可以替代静脉血检测,适用于新生儿等采血困难的血常规检测。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EDTA抗凝;静脉血;未梢血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其重复性、精密度高等优越性在血常规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临床中大部分血液分析仪在采集静脉血时要求一定量的EDTA抗凝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新生儿的血液采集带来了难度[],部分临床中对末梢血采集检测,了解新生儿的血常规指标,为了探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新生儿EDTA抗凝的静脉血与未梢血差异,对我院60例新生儿进行静脉血与未梢血采集、检验,现将研究结果做一个汇报: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60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名,女26名,年龄均<10d,排除原发性血液病新生儿。
1.2试剂与仪器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分析仪为我院的MEK—8222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其中包含配套试剂。每天采用高、中、低三种浓度实施室内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1.3方法 首先取新生儿股静脉血,一般以2.0mL为宜,将其置于EDTA抗凝真空管中保存;与此同时,采集新生儿的末梢血,以150uL为宜,置于EDTA抗凝管中,采集完毕后,2h内上机检测[]。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新生儿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 经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可以发现静脉血与末梢血的HGB、HCT、 WBC、PLT指标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见表1:
讨论
作为临床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生儿血检不仅能够反映出婴幼儿的健康状况,而且能够为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近年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血液国际标准中明确要求血液细胞分析应首选静脉血,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然而对于新生儿来说,静脉血采血往往比较困难,加大了新生儿血液检测分析的难度。而末梢血采血不仅操作便利,用量较少,而且采集难度小,在实际临床中往往会存在末梢血、静脉血混合使用的现象[]。为了探究静脉血与未梢血结果的差异性,本次研究中对我院60名新生儿进行静脉血与末梢血采集、检测,可以发现静脉血与末梢血的HGB、HCT、 WBC、PLT指标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而静脉血与末梢血的PLT、WBC、HGB、HCT相关系数依次为0.906、0.927、0.918、0.984,存在高度相关性。综上所述,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测结果尽管有一定的差异,然而呈现正相关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末梢血可以代替静脉血使用,适用于新生儿血液检测,值得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汪林芬, 李福林. 新生儿静脉血和末梢血测定HGB结果比较[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21(3):286-287.
[2]沈国凤.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五分类全自动血球仪检测中的结果分析[J]. 工企医刊, 2014, 27(6):1123-1124.
[3]赵文辉, 王育民, 托娅,等. 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 45(12):1425-1427.
[4]朱兆风. 学龄前儿童静脉血和未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2(8):251-251.
[5]范丽娜, 文蔚. 140例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4):501-502.
论文作者:吴德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末梢论文; 新生儿论文; 静脉血论文; 血细胞论文; 分析仪论文; 全自动论文; 差异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