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生态伦理思想的渗透论文

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生态伦理思想的渗透论文

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生态伦理思想的渗透 *

蔡梅良,李大静

(湖南商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 伦理指事物的条理,生态伦理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乡村旅游活动蕴含着“人—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我国乡村旅游在规划与论证、经营与服务、研究及理解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生态伦理问题。我国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充分依托野趣的生态环境,以华夏历史文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根本,吸收西方早期孕育的生态伦理思想精华,将生态伦理思想渗透到规划与论证、试点工作、经营主体和人才培养中去。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生态伦理思想;渗透

一、引言

我国农村土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沛,多重禀赋决定了开发乡村旅游潜力大。特别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大背景下,开发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在美丽乡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和休闲时代到来的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家针对乡村旅游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近年来,国内成熟景点“井喷现象”明显,景区超载、资源破坏等供需矛盾突出,都市人渴望回归山水田间,对乡村旅游颇为期待,逆城市化与城市化现象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机遇[1]108。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协调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但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要渗透华夏历史文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吸收西方早期孕育的生态伦理精华。

二、华夏历史文明中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

伦理,指事物的条理,即道德规范。在我国,该词最早见于《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2]6伦理既包含处理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准则,也囊括了任何事物都要按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伦理是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观念。生态伦理侧重探讨“人—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佛、道、儒三大传统文化主干蕴藏着深厚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

“众生平等”是佛教最根本的教义,既指不同个体、不同种族的平等,也涵盖宇宙间所有生命体,包括动植物的平等。体现有:一是“不杀生”的戒律是检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佛教主旨慈悲精神,提出:生命无尊卑之分,众生都有生存权利,不伤害众生,并尽自己所能帮助。认为人类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二是相信“万物有灵”,包括山川、草木等都有内在规律。禅宗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一草一木都体现了佛性,且平等。三是追求“极乐世界”净土(指佛的居所,即清净的处所)的理想。佛教徒们喜好建庙筑庵于绿水青山之中,种树栽花,珍爱每一生命。这些是我们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尤其对乡村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

(二)“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

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是哲学经典,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道”先于天地存在,是万物运行规律,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道是自在自为的,要遵循自然法则。老庄将“道、天、地、人”融合为一,人通过德表现出自然本性,并厌恶人类文明的世界,疏远天地万物,追求虚文浮华,人之本性丧失。对此否定后便是人通过天地向“道”的回溯,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之境界,“人与道”在更高层面获得统一。宋明道学奠基人之一程颢也认为:“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他用生生不息来阐释天地之仁,正是宇宙生来就有的特性,整个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3]140。可见,“道法自然”思想主张要摈弃主观愿望,服从自然。今天的人们在自然面前为所欲为、意志膨胀时,要思考如何克服惟我独尊的倾向。

(三)“仁民爱物”的儒家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以“仁”立学,用“仁爱他人”之心去“克己复礼”,则“天下归仁矣”。为了达到“天下归仁”,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欣赏《周易》智慧,极力主张“畏天”,即遵守自然规律,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倡导“节用而爱人”的生态消费观念;孟子学派继承孔子“仁爱”思想,明确了“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并发展成为了主流派的儒家观点。荀子学派将川泽山林的管理作为“圣王之制”,并规定“时禁”期。主张把天当作自然物来蓄养,通过遵循自然规律、施展才能去合理利用万物。董仲舒学派则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儒家学派极力主张“取用有节,物尽其用”,反对资源浪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带给我们深刻启示,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

三、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孕育及缘由

(一)从梭罗“回归自然”的浪漫思潮中孕育

梭罗是19世纪美国历史上第一环境主义圣徒和自然阐释者,其思想在代表作《瓦尔登湖》中得以体现。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是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孕育期,此时英、法、美等西方国的浪漫思潮所表现的“回归自然”思想尤为强烈,梭罗是典型代表,是把“田园道德论”发展为近代生态哲学的重要人物,他积极思考生态学,认为自然是活的,有得到情感的权利,希望将那些“以人类为中心”、对待自然冷漠的态度转变为一种似同于亲戚关系的感知。在著作《瓦尔登湖》中,有大量记录动植物习性的篇幅。梭罗花了很多精力观察鸟类、花木的变化过程,而同时代人却将此书误解为只是有关自然的文献,没能发现其哲学内涵。梭罗生态伦理思想的逻辑框架、学理背景是具有前瞻性的,他是美国工业化时代有关人与自然关系最深刻的思想者[4]。到20世纪初至中叶,西方生态伦理思想迅速进入创立期,也使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利奥的土地伦理、卡逊对化学品危害的揭露等伦理观快速登上了舞台。而20世纪中叶以后,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第三次环保运动,生态伦理思想开始渗透到政治、经济、科技、生活方式中,社会影响广泛。

(二)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产生的现实缘由

生态伦理随着社会的分工不断发展,该趋势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更为明显。我国乡村旅游萌发于20世纪50年代,现代乡村旅游起源则到了20世纪80年代,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开发速度快,农家乐、农业观光园、采摘游等大量涌现,乡村旅游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出现了较多问题,比如环境恶化、植被减少、乡村和农耕文化受到威胁等[6]161。究其原因则是生态伦理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

四、乡村旅游开发离不开野趣的自然生态环境

渗透生态伦理思想,就要从伦理角度改变不正确的生产、经营方式和自身价值观。克服生态伦理问题,就得抛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生态思想要深入人心,慢慢积淀成人们内心固有的观念,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行为。生态伦理思想要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到乡村旅游发展之中去:

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地区一般是旅游脆弱地带,在空间布局上主要为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或老少边穷地区,其规划无相配套的政策法规,同质化现象严重,总体论证不科学,资源利用很盲目,缺乏“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理念,表现在:一是许多地方在区位、环境、文化上虽有较大差异,但是照搬照抄人文景观设置,地方性生态精品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二是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关系论证不当,不是守旧如旧,就是完全摒弃,存在明显的城市化趋向,原汁原味的乡土本色被削弱,破坏了乡村自然淳朴的生态景观。没有从本质上思考规划与论证,而只为了满足周边城市游客需求,并且同类乡村旅游项目在竞争同一客源市场,当市场被瓜分殆尽时,后进入者若不能提供差异化产品,乡村旅游业则难以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活动蕴含了“人—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

乡村旅游开发离不开自然地理圈层,它依赖着日月星辰、河湖泉瀑、雪霜风雨等自然现象,更依附着乡村果树草木、飞禽走兽等生态环境要素及其系统,蕴含了“人—自然”的生态伦理关系,要“顺应天道”。要以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利用乡村自然风景及其特有的农耕、林牧渔生产、民俗文化、特色农产品、经营活动等条件,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市场,满足客人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旅游需求。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这个系统需要持续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依照各基本形态结构、数量变动和空间分布等生态规律,不断完善其生命个体,与整个社会构成良性的生态循环,达到“天人合一”。

军民融合企业实现了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在业务与财务等全方面的融合,因而原有的企业管理制度已经与企业实际情况相脱离,而对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全面更新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产权制度上,军民融合企业不应继续实行军工企业的无限责任制度,而是要由投资主体自行承担责任,从而保证法人管理结构的规范性;而在经营机制上,则要对各合并单位的经营机制进行有效融合,以保证工作的协同性。

(二)乡村旅游开发需要依托自然野趣的生态环境

至今有关乡村旅游生态伦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的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甚至局限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游,严重降低了对乡村旅游所涉及的生态伦理问题的理解,没有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紧密地联系农业生态环境、农村文化景观、农事生产活动以及民风民俗资源,并围绕“野行、栖居、居游、游居、第二居所或场景”等新概念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欠缺“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维;也未能从现代旅游者多样性需求的角度,挖掘旅游与农业、林业、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之间的关系。有的学者虽然突出了产业经济的研究,但过分强调的是“经济效益”分析。而乡村旅游的研究需要侧重乡村生态产品特色,综合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伦理关系。

2、县域经济实力不强,综合竞争优势较弱。近年来,广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有所提高,但与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相比,广西县域经济总量还是偏小,整体实力在全国范围仅处于中等水平,并且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如在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中,江苏26个、山东 21个、浙江 18个、辽宁7个、福建6个、湖南4个,而广西却榜上无名,这说明广西县(市、区)综合竞争优势太弱。另外,广西仍有国定贫困县28个、自治区定贫困县22个,农村贫困人口达341万人。

五、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存在明显的生态伦理问题

西方生态理论思想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现实缘由。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萧条,一些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人们的欲望也随之扩张,有的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危机。为此,思想家思虑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拉开了生态伦理思想孕育的序幕。梭罗的忧虑成了现实,不得不重视生态问题,再度思考《瓦尔登湖》,改变人类一些态度。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面临环境、资源和人口等困境,原因固然是现实的、客观的,而其内在的、主观的缘由是由于西方工业化社会中人们精神受到了打击。这也是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中的“人化自然观”,表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因此,吸收东方生态文明智慧和西方生态辨证观成为必然。

(一)规划与论证缺乏“道法自然”的伦理理念

实现“三教融合”的有效路径就是通过农村普法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将自治教育和德治教育内容填充其中。这是因为,普法教育内容与自治教育、德治教育存在内容上的交集和方式上的共通。一方面,村民自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除了我国现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外,一般是村委会自身制定的自治性章程规范,而后者制定的渊源是前者。德治教育的内容离不开法律这一最低的限度,法律既是实现道德的手段,也是衡量道德的标准。另一方面,经过40年的普法教育,无论是传统的说教宣传手段,还是便捷先进的普法形式,在乡村都已经有了相当的经验和固定的通道,利用成熟的媒介进行“三教融合”便利又高效。

(二)经营与服务缺少“取用有节”的伦理意识

我国乡村旅游多数由农村自主经营,管理由农民担任,文化层次、经营素养、管理水平等相对较低,经营思维、经济实力等受到了较大限制,又缺少专业指导和培训,生态保护意识落后。乡村旅游经营企业作为利益主体,经济观念太浓厚,其经营目标过分考虑利润最大化,未能理解中西方传统生态伦理的哲学内涵和构建生态社会的发展思路。这种非理性化结果,是道德博弈,是经济与道德关系的考量。良莠不齐的经营与服务,使旅游规模、结构及其服务质量溢出了行政主导边界,导致乡村资源被肆无忌惮地开采,超过了自然界再生能力,缺乏“取用有节,物尽其用”意识。又较少从技术层面探索治理措施,“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观念淡薄,生态伦理失范现象严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规律被打破。

(三)研究及理解欠缺“天人合一”的伦理思维

如果从最初度假旅游空间选择开始,乡村旅游可以追溯到19世纪,距今已有百多年历史,如欧美的乡村旅游以农庄度假或民俗节日为主题。意大利于1865年就成立了“全国乡村旅游协会”,该协会极力推介城市居民到农村体味农田的自然野趣,旅游者多由逃离工业环境的城市居民构成,他们为了摆脱盖楼峡谷、水泥森林和工作高压环境而“回归自然”。可见,乡村旅游开发离不开野外空间和“乡村性”的本质特点,和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5]。因此,乡村旅游对本乡土地特征、乡村民俗文化、乡间原汁原味具有强烈依附性。为了提高乡村生态资源利用率,要在传统乡村体验游和休闲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休闲娱乐、会务度假等多种项目,既满足旅游者“返璞归真”的休闲需求,又为旅游者拓展商务空间,达到“人—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目的。

六、生态伦理思想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渗透的途径

纵观中西方传统生态伦理思想,需要领悟“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这既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价值导向,也是人类朝着生态文明方向前进的科学指导。生态伦理实质是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注,其核心思想是把“人—自然”作为有机整体,人类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是开发乡村旅游需要把握的关键。

设P-A的距离为a,则a=5.5,设P-B的距离为b,则b=10,设A-B的距离为c,则c=9.0,P-A-B的节约里程为:a+b-c=6.5

次要终点可以根据目标定位、试验阶段和疗程酌情选用。包括:(1)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排便疼痛、大便失禁次数、憋便次数和腹痛等单项症状 ;(2)中医证候疗效 ;(3)补救药物的使用次数;(4)排便起效时间;(5)耐受不良患儿比例等。对于年长儿童,也可以将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s)作为次要指标之一。

(一)在规划与论证中渗透

政府部门要从“道法自然”的思想出发,宏观管理“川泽山林”,加强科学引导,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纳入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与扶贫、环保、培训、基础建设等统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编制《乡村旅游生态发展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坚持保护、持续利用的基本要求,吸收“众生平等”理念,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挖掘“原生态”资源,重视森林、湿地和荒漠等自然景观与生态文化结合的特色,注重乡村旅游的自然性、差异性和脆弱性特点,规划“天然、绿色、纯朴”的乡村生态环境,侧重野趣和闲情,展现乡村生态魅力,避免城市化倾向,并对开发项目进行生态发展论证,确保“回归自然”的特质。

(二)在试点与研究中渗透

2017年2月,“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发展亮点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同年5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其发展思路是土地现状不变、生态风貌不变、农民主体地位不变的“三个不变”。可见,乡村旅游开发要设法激活沉淀资源,但不能大兴土木、盲目追求华丽,更不要伤害村民情感。延伸公共服务,保证乡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和城乡互动发展,要探究乡村文化遗产、农村环保与“生态田园”结合,让自然秀美风光蕴含“向往”情怀,成为旅游者“回归”的心灵寄托。可见,以“田园综合体”开发作为乡村振兴试验田,怎样体现“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如何渗透“众生平等”“仁民爱物”的理念,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在经营主体中渗透

乡村旅游开发对经营主体提出了高要求:就素质而言,要求具备高尚的社会伦理品质;就能力而言,要求以道德现象为内容,领会生态伦理内涵,并能对他人行为起引导作用。可见,我国乡村旅游经营者需要兼具环境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要在他们头脑中渗透“生态哲学”“生态审美”“生态科技”“生态发展”等伦理观念,引导他们形成“环境公平”的理念,唤醒他们把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融入到经营全过程,并形成造福子孙后代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影响旅游者行为,达到良性传播的目的,也让游客感受到“天下归仁”的生态理念。

(四)在人才培养中渗透

乡村旅游开发需要培养大量旅游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分阶段、分类别地渗透生态道德修养的相关内容,以生态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对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科学的认识[7]155,并关注几个方面:一是生态伦理学本身是综合性学科,其性质决定了学习内容的全面性,要在生态理论和伦理理论之间找出结合点,构架由此达彼的桥梁[8]92;二是强化生态价值观教育, 并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强调生态伦理思想与旅游活动的结合,内容囊括经济发展中所有与道德有关的现象;三是从师资队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及实习实训等方面体现生态伦理的导向性;四是注重与市场结合,让学生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升市场感知力,自觉形成生态伦理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勇,张学习.基于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全价值链体系构建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4(2).

[2]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3]李建华,洪梅.论程颢的生态伦理思想[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4]唐凯麟.系统探究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尝试[EB/OL].http://news.sina.com.cn/o/2004-11-30/08574388971s.shtml,2004-11-30.

[5]耿云葶.那阳镇:文化为魂助推乡村振兴[EB/OL].https://www.unjs.com/zuixinxiaoxi/roll/2866.html,2018-4-22.

[6]刘光荣.我国低碳乡村旅游问题及功能探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0).

[7]郑赤建,朱少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生态旅游导游培训体系构建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8]蔡梅良,何丹.论旅游人才培养中经济伦理思想的渗透[J].商学研究,2018(3).

The Penetration of Ecological Ethical Though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

CAI Mei-liang,LI Da-jing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China )

Abstract :Ethics refers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hings, and ecological ethics is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and adjustment principles that humans set in their activities related to natural ecology.Rural tourism contains the ecological ethics relationship of “human-nature”.There are obvious ecological ethics issues in the planning and argument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 needs fully depending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wild interest.It takes ecological ethics thought of Chinese historical civilization as the foundation, absorbs the essence of the ecological ethics ideas that were bred in the West, and infiltrates the ecological ethics into planning and demonstration, pilot work, managing subject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thics; penetration

中图分类号: F59; B82-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6431( 2019) 03-0173-04

*收稿日期: 2018-09-26

作者简介: 蔡梅良(1964—),女,湖南益阳人,旅游学硕士,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弹性及其适应性管理”(15BGL122)。

责任编辑:廖文婷

标签:;  ;  ;  ;  ;  

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生态伦理思想的渗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