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煤矿机电事故规避中,重要的不仅是落实故障解决对策,还有机电系统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在维护保养中,所有的事故隐患都会无所遁形,都会在暴露下被相关人员妥善处理好,如此这些隐患便不会成为机电事故的导火索。所以相关人员还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检查维护中,要及时更换老化严重的零部件,并做好各种防护工作。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成因;预防对策
引言
作为煤矿企业生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煤矿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提高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有利于促进煤矿企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为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奠定良好的基石。鉴于此,新时期,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务必要对煤矿机电事故予以足够重视,通过分析事故诱因,总结相应对策,并将各对策贯彻落实到各工作环节中,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分析
1.1设备原因
设备故障是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常见原因,设备老化严重、检修不及时、零部件储备不足等均会造成设备故障,进而引发安全事故。设备更新、检修等均需要充足的资金,但部分企业过于追求利益,从而忽视了对设备维护方面的投入,以至于一些严重老化的设备仍在继续使用,致使更换的零部件储备不足,检修工作不及时、不到位。另一方面,定期对设备的保养和检修是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稳定运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然而,煤矿开采等活动涉及到的机电设备构造精密,因此在检修时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设备存在故障却未得到及时检修,为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2人员操作原因
除设备因素,人为因素同样是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重要因素。由于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业务技能掌握不佳,责任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淡薄,因此在操作维护检修设备时消极怠工、不按照规范执行操作,这些均会增加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而煤矿开采企业中,机电相关的工种属于辅助工种,待遇相对较低,因此极大地削减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限制了优质人才的引进。机电操作人员技术掌握程度不够、违规操作以至于机电设备不合理运行,长此以往不但会对机电设备本身造成极大的损害,还会引起安全事故。
1.3管理原因
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且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煤矿生产部门的管理效果始终差强人意。部分专业素养较强的特种作业岗位未结合工作人员的个人专长而随意调整,以致在岗人员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增加了机电事故的发生风险。另外,部分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是靠内部关系就职的,自身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有限,岗位培训也始终跟不上进度,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同时,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不健全的现象十分普遍,操作体系、维护体系及考核体系在管理体系中缺一不可,但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均缺乏操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无法发挥其管理作用,使煤矿机电的使用和维护得不到全方位的监督。
2 煤矿机电事故解决对策
2.1保证机电设备老化资金
机电设备老化和磨损严重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原因和资金短缺有关,所以相关人员还要从资金方面入手,拓宽设备维修养护资金渠道。企业在对设备维修保养拨款时,需要制定相关的预算计划,使所有设备都有维修保养机会。另外在每年财务总结时,相关人员要提前做好设备检修工作,确定问题设备和即将报废的设备,还要确定需要更新换代的设备类型和数量,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案,作为设备维修保养预算资金的参考依据。企业还要加大对设备维修保养的重视力度,使设备永远处于安全正常运行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组建机电维修队伍,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企业还要针对机电设备管理建立专门的维修队伍和操作队伍,并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机会,使其明白机电设备内部构造,使维修人员懂得机电故障诊断技术和维修技术,使操作人员掌握足够的操作知识,对于重要的器械设备,相关人员还要持证上岗。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都要为机电事故负责,毕竟平时他们接近机电设备的机会最多,所以如果能提高其素质,很多事故隐患会被及时发现。
2.3定期检查维护设备
煤矿开采生产中的所有设备都要经历维护检修工作,该检修工作可能发生在设备未开工前,也有可能以状态检修方式呈现在生产中,也有可能是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无论什么时候,维修人员都要做好本职工作。维修人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或不定期抽查,维修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听、闻、测量运行参数等方式获得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此设备才能真正得到关注,设备隐患才不会处于隐匿状态中。在检查维修中,维修人员要妥善处理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使现场所有设备都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中。
2.4优化管理方式,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企业还要优化设备管理方式,提高其监管力度和管理水平,如此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才能对设备运行应用持重视态度,才会心甘情愿投入到故障隐患搜寻中,才会小心谨慎应用设备,使设备不会出现误操作。另外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管理人员还要注意电网触电事故,这也属于机电事故。解决电网隐患,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才不会受到威胁。电网触电和人员误操作有关,和带电作业落实不规范也有直接关联,管理人员在机电管理中,还要做好技术人员工作监管工作,使其规范自身行为,保障电网安全。现场每种机电设备都会连接相关的线路,这些线路在后期应用中,可能会交叉混杂在一起,管理人员还要做好调控,使其得到有效整理。
2.5加强生产管理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而管理的有效性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了建立完善的制度,一方面需要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长时间管理经验的总结与积累。为了能有效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及规范,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并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此外,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也十分必要,只有清晰认识到煤矿事故发生的后果,才能使煤矿员工尽职尽责,将造成机电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降到最低。
2.6增加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
对煤矿发展而言,先进的设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同时也是煤矿矿井生产高产高效的保证。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加大对机电设备的投入,不断更新一些新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此外,在设备运行时也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产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在购买机械设备的配件时,一定要从正规厂家购买,不要为了贪图便宜购买替代品,这样才能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此外,相关责任人要在机械设备使用阶段进行合理检查与管理,保障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
在煤矿生产中,有很多事故都是单独发生,且会重复发生,这种事故虽然每次造成的影响不是很大,但积累起来,其还是严重影响了煤矿开采效率。这些机电事故和人员有关和机电设备本身也有关,相关人员应从实际出发,从管理制度、人员、资金以及设备更新等方面入手,使机电事故爆发率能减少到最低。本文主要针对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孙鹏举.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和对策探索[J].化工管理,2017(36):193.
[2]梁文芳.新形势下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探索[J].能源与节能,2017(12):9-10+30.
[3]高卫红.关于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23):71-72.
[4]符晓东.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11):194-195.
[5]何伟.煤矿机电事故原因与技术管理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21):94+98.
论文作者:龙厚磊1,杨文杰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机电论文; 煤矿论文; 设备论文; 事故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