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之探究——分层教学论文_陈钦亮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之探究——分层教学论文_陈钦亮

广西桂平市石龙镇第二初级中学 537200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这是长期以来笔者作为一个农村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分层教学是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开展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 数学教学 分层教学

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在一个有几十名学生组成的班集体里,每个人的思想品质、认识水平、学习能力都参差不齐,加之农村学校生源严重流失,多数家长对学生学习重视不够,一个班级“领头羊”稀少,学困生偏多,长期下来必然形成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感觉课堂没有挑战性,突出表现为学习没动力、没有成就感;而学困生“吃不了”,感觉在班级中没有自己施展的舞台,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突出表现为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作业不会做,时间一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丧失,最终导致了学困生“晕车”、中优生“陪读”的两极分化现象。而分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的效果。

下面是笔者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分层教学的一些探究和做法:

一、学生分层

“分层”不是随心所欲地盲目乱分,而是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智力、技能、心理、数学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成绩优秀层、成绩中等层和学困层,我分别把它们定为A层、B层、C层,并相应地将学生分成优秀、中等、一般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但为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在班级公布各层次学生的名单。

笔者根据分好的层次给学生分座位,原则上是五到六人一小组,每组都包含有至少一个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这种编座法的好处是: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学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奋发进取。这个分层是动态的,可以根据他们的成绩和平时解答的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学生的层次只是从教学的某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成绩的大致定位,它只能作为教师个人的执教秘密,不能在学生中透露,以免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

2016-2017年度我在任教的七年级两个班级分别进行了分层教学的试验,可以看出分层教学激发了各层次学生良性发展,他们的期考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备课分层

学生是有差异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就是为了更好地执行教学任务。因此,分层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它也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只为某个层次的学生备课。教师要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对知识点进行分层处理。A层学生要达到大纲的所有要求,要具备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数学公式和实际的解题能力;B层学生要达到大纲80%的要求;C层学生则要让他们达到大纲50%的要求。

教师在备课上体现分层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备课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分清学生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标的制定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能够刺激学生的成功欲望。

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十一章“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中,就把教学目标定为:共同目标:记住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能用它来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层次目标为:A层目标——能推导求根公式,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B层目标——理解用配方法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为复杂点的问题;C层目标——了解推导过程,记住求根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由于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这节课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能顺利完成,效果很不错。

三、教学分层

因为老师很难预料课堂上会发生什么,所以教学过程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掌控的部分。为了鼓励C层学生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我在问题的设计上做了处理。同一个知识点,设计问题有梯度,从简单的提问入手,给C层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适中的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启发他们思考探索,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比原来活跃多了。

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我都允许同一组的同学帮忙。如果这一组都回答不出来,我会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他组的同学抢答。

案例1:在“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先出示下列式子让学生观察思考:2×2=22,22×24=26。然后后让C层学生回答题目25×26等于多少,有了上面的式子,学生容易得到211。接着让B层回答:a2·a4=?最后由A层学生总结出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m、n都是正整数)。学生学习这个法则后,各小组思考讨论a3+n=a( )·a( )这个问题,并由学习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解决。这样由浅入深的问题情境的设计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训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应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呈阶梯型。

四、评价分层

作业和考试分层是课堂练习分层的补充和发展,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我的做法是:对C层常表扬,不断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我会经常对他说好的一方面,也告诉他竞争对手这段时间学习很不错;而对A层的学生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在布置作业时除了共同的题目外,还给C层、B层、A层学生分别增加习题A组、B组、C组中一至二道的题量,使他们能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尽量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另外在试题编制中,我会依据教学目标把测试题分为基础题和选做题,其中每份测试卷中基础题占80分,基础题要求全做,而20分的选做题则是A层和B层的学生完成,对于A层的学生专设附加题一道10分。

对于各个层次若在完成本层次的基础上也完成了部分高一层次题, 则该部分得分加倍。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就有了上进心和奋斗目标。通过这种评价方式,能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兴趣等多方面积极因素,加强学生间的团结互助,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水平。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分层评价正是体现了这种教学艺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感。

总之,在教学中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种好方法。分层教学为不同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学生也充分认识到了“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同时,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尽量避免分层教学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努力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作者:陈钦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之探究——分层教学论文_陈钦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