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丽华(湖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430074)
摘要:人类社会在进步,同时人类也在不断的认知自然、改造世界。从人类居住活动展开的初始,建筑物就存在着功能需求和精神感知。由于建筑的地域文化差异,建筑会形成其特有的“个性”。由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各地区、各民族的建筑物也是在人类活动与自然相互作用下应运而生的。所以我们在论述建筑的属性时,又不能离开人类自身的诸多活动。本文从建筑及其外部空间入手,分析了不同建筑的历史文化遗存。并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徽派建筑及柏林犹太纪念馆的设计分析,进一步探讨设计师对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把握及传承。
关键词:建筑形象 历史文化遗存 地域差异 功能属性
一、建筑的外部形象“建筑的外部面貌是内在目的的镜子”——路易斯·萨利文在学习建筑史或阅览相关书籍的基础上,我们就能通过建筑物的外部形象,分辨出建筑物大致的风格和所处地段的自然、人文情况。比如拜占庭建筑、哥特建筑、北欧建筑、地中海建筑等。这些建筑都有着他们独特的形象特征。故建筑的特征也是建筑师本人通过对建筑空间、秩序与形式的把握,对建筑功能及其精神内涵的理解,反映在建筑造型及立面处理上。
二、建筑中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建筑物本身就是它自己的标签。不同体量的建筑、不同规格的窗户、功能空间布局、建筑表皮的肌理、装饰风格样式都能构成不同特色的建筑。
建筑中还有形成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根源。比如我们熟知的徽派建筑,明中叶以后的徽商富甲一方,“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宇以敬宗睦族,筑牌坊以传世显荣”。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建筑作品,其工艺、造型、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徽派三绝”——民居、祠宇、牌坊等建筑中。
为了适应山区环境、解决光照和通风方面的问题,由中原引入的“四合院”形式逐步演变成徽州“天井”。另外,山区木质结构的房屋易于遭受火灾,为了避免火势的蔓延,马头墙应运而生了。粉墙黛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
三、柏林犹太纪念馆的历史文化遗存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现在已经成为柏林的代表性建筑物,作为一个纪念性建筑,它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的历史,包括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而后者是展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包括对于大屠杀的追念,其展品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博物馆多边、曲折的锯齿造型像是建筑形式的匕首,为人们打开了时光隧道,全面展示了德国犹太人两千年的生活历程,他们对德国艺术、政治、科学和商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在20 世纪经历的那段悲惨历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鸟瞰图中看到,它曲折蜿蜒状,墙体倾斜,将犹太人在柏林所受的曲折、苦难,表现于解构后再重组的大卫之星,并将其展现在建筑上,使建筑形体呈现极度扭曲而卷伏的线条。纪念馆一方面是直线的组合,如平面上笔直的毫无柔和感的外轮廓,建筑外墙以及顶部细碎的直线型侧窗、天窗;建筑内部的通道、墙壁。另一方面是“折”的组合,如外轮廓上夸张、怪诞的多重锐角;外墙和建筑顶部带有的棱角尖形的透光缝。
以及建筑内部的扭曲的结构、线、面、空间等;这些都让参观者在无限的曲折的廊道与空间中去感受犹太人曾在德国所遭受的不同寻常的苦痛与磨难。
建筑折叠多次、连贯的锯齿形平面线条被一组排列成直线的空白空间打断,航空俯视照片让人清楚地看到锯齿状的建筑平面和与之交切的、由空白空间组成的直线,不仅是在隐喻大屠杀中陨灭的那些犹太生命,也意喻犹太文化及人民在德国和欧洲被摧残后留下的无法磨灭的空白。线性的设计,零碎的几何图形,像牢狱的窗户或透光的铁栏杆,达到了设计师让人们感受的一种牢笼的氛围。
纪念馆外墙以镀锌板构成不规则的形状,带有棱角尖的透光缝,由表及里,所有的线条、面和空间都是破碎而不规则的,参观者一进入便被卷入了一个扭曲的时空,馆内几乎找不到任何水平和垂直的结构,所有通道、墙壁、窗户都带有一定的角度,没有一处是平直的。设计者以此隐喻出犹太人在德国不同寻常的历史和所遭受的苦难,展品中没有直观的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展品或场景,但馆内曲折的通道、沉重的色调和灯光无不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
从外来看,普通的旧门庭似乎与一旁的新现代派建筑没有关联,但实际上两者通过设计巧妙的通道相连。设计师让参观者通过建于1735年的前身为柏林博物馆旧馆的地下室进入。在地下一层中参观者需在岔口处做出选择,三条走廊将通往不同的场所,也隐喻犹太人面临的选择,通往逃亡、死难或者艰难共存,而此时前途未卜。
其中,一条走廊通向一个沉重的金属门,打开后是一个黑暗的、有回声的塔的基层,里柏斯金为塔取名“大屠杀塔”,以纪念成千上万被屠杀的人,沉重铁门,阴冷黑暗的狭长空间,微弱的光线,使参观者无不感受大屠杀受害者临终前的绝望与无助。另一条走廊通向霍夫曼公园,也称“逃亡者之园”,位于外院的一块倾斜的平面上,由49 根高低不等的混凝土柱体构成,表现犹太人流亡到海外谋生的艰苦历程,由于斜坡地面及不垂直的空间感觉,使人感到头昏目眩,步履艰难,使人联想到犹太人流离失所、漂泊不定的沉重经历。每根混凝土排柱顶上均植有树木,表示犹太人生根于国外,充满着新生的希望。最后一条走廊末端是在一个高高的陡峭的楼梯旁,从那里可以去展厅。
从建筑本身外部形象到内部空间,设计师通过一巧妙的建筑空间及功能布局,向走进建筑的参观者传达着这座纪念性建筑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建筑相邻的霍夫曼公园景观也与建筑合为一体,是走进其中的人们在行走其间的过程中深刻体会那段犹太人饱受灾难的历史。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将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完美的传达给人们。
结语尽管中国近年来也陆续修建了很多优秀的建筑。然而中国新建筑大多是国际化的模仿,城市面貌也朝着国际化发展。有些建筑和城市在丢弃传统和历史的同时,也逐渐失去了自我和性格,因为新的建筑和环境并没有体现城市各自的风格和精神。对于城市历史价值和城市传统错误认识导致城市建筑和城市设计新误区,即模仿或重建古典建筑和古代一条街,假古董并没有能够拯救城市的整个面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该超越这两个误区。每一个空间和建筑都记载和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特点。建筑本身应当是建筑加人及其活动,既包括大自然的气候、光照、水源、土地、动植物等,又包含了人们根据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自我组织对建筑物的设计行为和功能要求。建筑设计的历史文化遗存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现代社会中。
参考文献1、亚历山大,赵冰译.《建筑的永恒之道》,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2、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深福煦,孔键.《近代建筑流派演变与鉴赏》,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任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5年4月总第10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8
标签:建筑论文; 犹太人论文; 犹太论文; 参观者论文; 历史文化论文; 建筑物论文; 空间论文; 《建筑模拟》2015年4月总第10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