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及糖类抗原125(CA125)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设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45例;选取肺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2组均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和CA125含量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和CA125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出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和CA125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更有利于肺癌的诊断。
【关键词】 肺癌;CEA、CYFRA21-1、NSE、CA125;肿瘤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391-02
肺癌在早期无明显发病症状或症状较轻,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出现咳嗽、咯血、胸闷气急、胸痛、声嘶等症状,多为肺癌中晚期且常常伴有血行转移或淋巴道转移[1]。本次研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其进行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糖类抗原125(CA125)含量的检测,以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及时、正确诊断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肺癌患者45例(均为治疗前的检测值),健康体检者45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31例,女14例,其中腺癌17例,小细胞癌8例,鳞状细胞癌2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8.7±4.6)岁,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平均年龄为(52.4±3.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采集被检测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经离心后用血清进行检测。采用罗氏Cobas 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分别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和CA125含量测定。
1.3 观察指标 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和CA125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0~3.4ng/ml、0~3.3ng/ml、0~16.3ng/ml、0~35U/ml。进行联合测试时,当血清肿瘤标志物某一项数值超出正常参考值上限时,即判断为阳性;当所有数值均在正常参考值上限范围内,即判断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两组含量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见表1。
注:2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检出率比较 比较观察组肿瘤标记物的灵敏度。见表2。
注: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明显优于单项检测(P<0.05)。
2.3不同分型肺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对不同病理分型的肺癌患者进行联合检测,其中腺癌的检出率为68.8%,小细胞癌为72.1%,鳞状细胞癌为88.5%。肿瘤标记物测定水平与病理类型有关,血CEA、CA125以腺癌最高,血NSE以小细胞肺癌最高,血CYFRA21-1以鳞癌最高。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肺癌诊断方法较多,传统的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低,肺纤维支气管镜及肺穿刺细胞学检查为有创检查,且受到很多条件限制。血清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时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物质,主要在肿瘤组织或者宿主体液内检测得到。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式,简便易行,临床上能有助于对治疗效果和肿瘤的转移、复发情况进行评估。
CEA是一类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异性决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正常成人血清中CEA含量极低,当细胞癌变时,失去极性癌细胞分泌CEA,导致血中CEA水平增高。本研究显示肺癌患者血清CE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又以肺腺癌组水平最高,说明CEA对肺癌尤其肺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2];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的两个可溶性片段,是近年来被推广的新型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有较大意义[3];血清NSE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所特有的一种酸性蛋白酶,主要存在于神经元及外周神经内分泌组织中,在肺癌中主要与小细胞肺癌相关,是目前公认的小细胞肺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标记物。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但发现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升高,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不受肿瘤大小、分期、组织类型及年龄等影响[4]。
本研究结果显示,CEA、CYFRA21-1、NSE和CA125从测定水平和敏感性方面肺癌组均高于健康体检组,这4种肿瘤标志物作为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是可行的。同时,我们知道这些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有较好相关性,有助于临床医生为无法做病理分型检查的患者提供诊断依据。然而单项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敏感性均呈低水平,本组资料单项检出率都不高,采用4项联合检测可使肺癌阳性检出率达到88.5%,明显高于单项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CA125的阳性检测率。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血清中的CYFRA21-l、CA125、NSE和CEA这四项指标,可整体提高肺癌的阳性诊断率。总之,合理的优化组合多种血清肿瘤标志,可以弥补单项指标诊断的不足,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付晓红,陈碧君,马萍等.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3,34(3):401-404.
[2]张荣华,郑加荣,陈佳佳.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7):28-29.
[3]张莉,刘婷,张建清.多项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J].中华肿瘤杂志,2011,33(3):212-216.
[4]胡艳萍,钟爱军,杨小玲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预后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02,7(2):41-42.
论文作者:唐秀萍,汤建林,高柳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肺癌论文; 肿瘤论文; 血清论文; 标志物论文; 细胞论文; 检出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