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对策论文_王彩虹,巩红娟

浅析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对策论文_王彩虹,巩红娟

摘要: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创新人才的思维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目前学生问题意识缺失,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因素主要有认知因素、个性心理因素、环境信息因素、学习氛围因素等。本文就对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些许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问题意识;成因;对策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试图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创新人才的思维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可见,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性早已引起国内外教育家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十分重视问题意识的作用,他认为问题是发明创造的起点,是人与动物、智者和愚者的区别点。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就起教育价值而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个性,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助于强化课堂的学习效果。

一、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

造成我国中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的学校教育只注重教学生“学答”,而不注重教学生“学问”是重要的原因。传统教育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建构者。在课堂上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学会回答问题,掌握回答问题的方法,而不要求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掌握如何提问的方法。因此,教师也只向学生传授回答问题的方法,而不向学生传授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而不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后也只是布置一些巩固答题方法的作业,而很少布置能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创新思维的作业。许多教师对循规蹈矩、能按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做的学生偏爱有加,而对那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敢于提问和探索的学生则不给予应有的保护和鼓励,反而认为他们是胡思乱想、故意与教师作对,遭到教师的批评和歧视。这些都无不制约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发展。

二、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

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1.增强自尊自信,培养怀疑精神

增强自尊自信,培养怀疑精神是中学生具备问题意识的前提条件。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非常重视师道尊严。教师自以为比学生闻道在先,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是知识的权威,所以常常以权威自居。在传统教育下成长的学生则盲目迷信教师,从不怀疑教师的权威。总认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答案等都是自己错的,对自己缺乏自尊自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改变自己知识权威的形象,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教育学生不能迷信书本,要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主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中学时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某门课程的枯燥、自身的不感兴趣、教师教学语言的单调以及手段的单一等因素而不愿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从而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培养和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为了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笔者在教学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参与创设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生以己之情悟文之情,以文之情激己之情的重要手段。(2)课堂联系社会。“生活即课堂,社会即学校。”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与社会对话,构建大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开阔视野、敢于创新、增长见识。一方面达成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又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能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优化组合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和视频,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口难讲、板书又浪费时间、又比较抽象难懂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视听并举,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进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积极作用。

3.营造民主氛围,激发问题意识

心理学认为,中学生的好奇性强、求知欲旺、思维活跃,这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学生具有的这种潜在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民主的环境和氛围。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学生就会从“怕问”到“敢问”向“乐问”发展,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4.转变教学模式,提问角色换位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则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备课中往往只重视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并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自己事先设想的范围内,以便让自己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设计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就在无意中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所以,教师要转变这种教学模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一切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变教师提出问题为教师提供素材,让学生根据素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适时的点拨、引导和鼓励。通过提问角色的换位,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提出高质量、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而,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初级中学 746000)

论文作者:王彩虹,巩红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浅析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对策论文_王彩虹,巩红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