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漂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意识形态论文,课教学论文,思想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13)19-0059-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自“05方案”实施以来,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国各高校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中央的要求、形势的发展、大学生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漂浮”现象。
一、意识形态“漂浮”及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体现
所谓“意识形态漂浮”,是指大众传媒可以铺天盖地、大张旗鼓地宣传某种意识形态,可是这种意识形态仍不能深入人心,甚至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而漂浮在表面。[1]意识形态之所以会“漂浮”,是由其内在的结构要素及其互相作用状态导致的。
按照何怀远的观点,任何意识形态都由三个基本层面的要素构成,即认知-解释层面、价值-信仰层面和目标-策略层面。其中,认知-解释层面是意识形态中对其基本理念进行说明的内容,是意识形态的知识论前提;价值-信仰层面是意识形态中的价值观及其信仰成分,是人们进行价值选择、价值评价的根据,也是人们产生激情的观念基础;目标-策略层面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理念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选择的方式、策略等,体现了意识形态探寻现实世界意义的实践导向。[2]这三个层面的要素相互支撑、相互影响,使得意识形态的发展呈现为一个既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又不断实现内容更新的动态结构。如果任何一个层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意识形态的结构,进而影响到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比如,认知-解释层面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失去了科学性,实际上也就破坏了意识形态知识的可信性,让社会成员接受这样的意识形态,势必存在很大难度;价值-信仰层面不与社会主体的情感、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般很难调动起人们追求意识形态的热情,意识形态就只能“漂浮”在人们的意识之外了;目标-策略层面缺乏可行性,社会就难以形成共同的实践意志,意识形态就难以变成强大的社会力量。
任何意识形态在其传播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上述“漂浮”现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同样难以避免。从认知-解释层面看,尽管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社会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但它不是故步自封的学说,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看成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或者把本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强加在马克思主义的名下,再用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去解释现实、指导意识形态,结果只能是隔靴搔痒、难见成效。从价值-信仰层面看,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但由于大学生正处在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特殊阶段,不仅富于理想信念,也特别关注自身发展,不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泛功利化”倾向,再加上受到一些不正确思想和导向的影响,就很容易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与己无关的“大道理”,缺乏最起码的认同感,甚至在不知其然的情况下就简单地拒之门外。从目标-策略层面看,尽管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了一条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这毕竟显得离他们生活实际比较远,学业、就业、感情、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才是他们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而在学习、生活中同“穷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的正面相遇还猛烈撞击着他们的心灵,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不能给他们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抚慰他们受到撞击的心灵,那就不可能持久地吸引他们的眼球,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意识形态“漂浮”的直接原因
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意识形态“漂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影响,也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未能跟上这种变革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影响反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直接导致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漂浮”现象。
第一,从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和管理来看,尽管近些年来宏观指导更加有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各方面共同关心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局面已初步形成,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在一些高校还没有得到完全贯彻,各项工作推进的程度还很不平衡。比如,在思想认识层面,个别高校的领导和一些教学管理者、专业课教师尚未站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把它当作纯粹的意识形态“说教”,甚至认为它“挤占”了专业课教学时间,“浪费”了教学资源,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消极应对有余,积极作为不足,善于打造轰轰烈烈的阵势,无意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在机构设置层面,至今仍有个别高校没有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在已经独立建制的高校中,既不乏“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做法,与原先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机构没有实质性分开;也不乏独立之后原先的创收渠道受阻,学校下拨的专项经费不能全然补偿,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收入和工作状态。在课程规划方面,虽然各高校都能按照“05方案”的要求开设课程,但对“学分学时对应”的原则理解不尽一致,一般是1个学分对应16或18个学时,但也有达不到这个标准的,最低只对应8或9个学时,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被“合法”压缩了。更为普遍的是,一些高校以“加强实践教学”之名,划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分学时专作“实践教学”,而所谓的“实践教学”或者由学生“自主实践”,或者干脆归并到共青团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把学生在校内外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都算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这样,从表面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丰富和创新了,可实际上连最起码的教学时数都难以保证了。
第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来看,尽管近些年来培养培训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选聘配备机制不断完善,教师的数量、结构和素质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但从总体上看,教师队伍的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方面,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按照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但落到实处,师生比例之“师”到底是只计算给本专科学生上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是把给研究生上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并计算进来,师生比例之“生”到底是指全体在校的本专科学生,还是只限于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年级段的本专科学生。同样是满足1∶350-1∶400的师生比例,但采用不同的标准计算,得出的教师人员编制相去甚远。就算有了额定编制,一些教学部门还是宁愿缺编而不愿满编或超编,因为缺编缺出来的工作量可以由在编教师超额完成,人头费可以由在编教师额外分享。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严格的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但在选人聘人时如何操作,很难找到一个可靠的评判标准。毕业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并在相关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若干文章,就算达到这个标准了吗?不一定。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它既讲究科学性,也讲究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不同于其他教师,他们既要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又要研究、解读、宣传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他们既是在从事一种职业,也应是在践行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但在实际中,不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也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更不能排除个别人,就是因为觉得这个专业“好读”才报考这个专业的。临近毕业时,经过求职试讲,特别是展示自己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就被认为具备了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就可能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了。如此下来,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研究水平确实提升了,但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有之,对学生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口是心非、永远的“假面人”有之,台上大讲马克思主义,台下埋汰甚至批判马克思主义;偷梁换柱、去意识形态化的有之,在马克思主义的幌子下宣讲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等等。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算也能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但那已经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了。
第三,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来看,近些年来,通过鼓励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手段已基本普及,研究式、参与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被广泛采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实践教学活动普遍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面貌大为改观,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它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如何从学术性和政治性的双重维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令学生信服的分析和解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任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部分教师不得不借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技术化、娱乐化的形式来弥补外部理论阐释的滞后和不彻底性,掩盖自身政治信仰的模糊和不坚定性。确实,在开放、透明、多元的网络时代,学生对于“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漠然甚至反感,如果适当引入现代传播技术,适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是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吸引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的。但是,教学形式的丰富是为了教学内容的深入,如果把教学内容高高挂起,专注于教学形式的翻新,就极有可能导致对理论问题的敷衍和回避,在“老师好、学生好、课堂好”的场景中淹没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这就衍生出“三多三少”、“一高一低”的现象:例子多理论少,娱乐多快乐少,感动多感悟少,对技术的依赖越高,理论的说服力也就越低,理论解释变成了调侃和戏谑,滑向了娱乐化、碎片化、简单化的边缘。[3]如此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好处是可以设立更多的项目、取得更多的经费、获得更多的奖项,但最终的效果恐怕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第四,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来看,当代大学生理想远大、充满活力、个性鲜明,喜欢独立思考,乐于学习各种知识,对不断改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满意度持续走高,但受学习过程中功利思想的影响,远未达到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程度。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继续,不少学生第一次走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时就对它抱有刻板印象:抽象、枯燥、背诵、考试。如果不能遇到让他们感觉眼前一亮的“精彩一课”、“魅力一师”,这种刻板印象就很难扭转,甚至会进一步强化。于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还是围绕考试这个中心。在平日的课堂上,感兴趣的地方就抬头听一会儿,不感兴趣的地方就埋头干自己的事情,甚至连最起码的课堂出勤都难以保证,就指望考前老师的“圈范围”、“划重点”了。造成这种窘境的责任应该不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这个务实倾向和个人功利意识并存的时代,一些学生的学习也是以工具理性为导向的。无论学什么,事先都要问个“对我有什么用”、“对我将来的就业有什么帮助”。对他们来说,这些课程的显性价值就剩下最后的考试了。考试及格,是他们如期毕业、拿到学位证书的必要条件;考试取得较高成绩,是他们在学期间评选各种奖项,毕业之际争取保送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有利条件。以如此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固然也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对教学的满意度,但实际上只是浅尝辄止地记忆了一些概念和教条。对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他们也许能够列举出人云亦云的观点,但这样的答案只能体现在作业或试卷中,很难转化为真诚的信仰、自觉的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意识形态“漂浮”的现实对策
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漂浮”,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牢牢地附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个因素、各个环节,不为应付检查,不图“业绩工程”,实实在在地干好每一件事,务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主要领导要沉下来,站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起点上,以懂政治的教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着力抓好体制机制建设,全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工作目标。近十年来,各地各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策频出、措施连连,取得的成绩不容否定,但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漂浮”问题也不容回避。有关部门和高校党委在总结经验的时候,应该深刻反思为什么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总是难以落到实处,为什么个别落到了实处的政策措施,形式上可以说搞得轰轰烈烈,大手笔、大投入,可实质上却很难说对学生思想产生了多大影响。其实,这里既有工作作风问题,也有思想认识问题。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在此前提下,一是狠抓落实,通过独立而完善的机构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通过科学而纯正的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狠抓督查,成立不同层级的专家组,深入教学第一线,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的督导、巡视、检查,确保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既不打折扣,也不搞浮夸。
第二,要把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坚决有力的政策措施,建设一支数量充足、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漂浮”,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乐于为学生所待见,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关键在于教师,瓶颈也在于教师。一方面,要明确有关师生比例的计算标准,足额配置教师编制并确保实编在岗,以解决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大班授课普遍等影响教学质量的外在问题;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职资格标准具体化、可操作化,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对在岗教师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既注重其显性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更注重其隐性的思想品德、政治信仰,由此解决教师素质良莠不齐这一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内在问题。要让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明白,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他们的神圣使命,“要传道,必须信仰坚定;要授业,必须导向正确;要解惑,自己必须清醒”。[4]在工作中,不仅需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他们关心的问题,而且要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责任意识,努力实现专业、职业、信仰的完美结合。
第三,要在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传播和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环节。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构建什么样的模式,都应该以传播和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内容和目标。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都可以采用,但传统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课堂讲授不但不能简单摈弃,而且应该继续占据主导。课堂讲授也有它的方法和艺术,如果把这个掌握了,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绝不比那些在改革中探索出来的新方法、新模式产生的效果差,而对所讲授内容的真诚信仰就是它最有效的方法、最出色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确实应该适应新的需要、探索新的方法,但方法一定是为目的服务的。醉心于方法的创新,而把应该达到的目的抛在一边,最终制造出来的只能是表面的繁荣。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就是意识形态的“漂浮”。要使“漂浮”的意识形态沉降下来,前提是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确立进行理论灌输的坚定信心,重点是找准学生的兴奋点,在主客体的双向交流中,通过大众化、时代化的途径,完成理论灌输的任务。
第四,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他们的思想实际,顺应他们思想成长的规律,不断激发他们自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动力和热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意识形态“漂浮”的最终消解,必然体现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灌输的坦然接受,这是一个知、情、意、行等多种心理要素矛盾运动的过程。现实中,不少学生是带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刻板印象走进大学校门的,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通过生动的讲解使他们认识到,开设这样的课程并非社会主义中国所独有,而是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国家的稳定发展、个人的成才进步,都需要一个明确的指向,马克思主义便是提供这种指向的科学理论;学生过去对马克思主义存在这样那样的看法,根源不在马克思主义本身,而在于应试化的教育方法;大学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不是让学生参加某门课程的考试,而是让学生对个人、国家、社会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继而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回应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最后,改革考试方法,检查、测评的重点不再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而是其思想水平、政治觉悟的提升情况。这样,一些传统的主要靠记忆能力得分的题型就不再适用了,考前的“圈范围”、“划重点”就没有必要了,转而通过材料分析、情景模拟、社会实践等形式,将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实际表现结合起来进行考核。考试指挥棒的转变,势必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进而带来学习方法和教学面貌的改观,意识形态的“漂浮”问题可望由此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