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论文_黄丽莉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论文_黄丽莉

(平果供电公司 广西平果 531499)

摘要:电能损耗是电能在电力网传输和分配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线损率是电力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水平、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强化线损管理、节约电能在目前我国电力短缺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0kv配电网为研究对象,结合线损管理的相关理论,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分析了降损措施。

关键词:10kv配电网; 线损管理; 降损

前言

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通过输变电和配电设备供给用户使用。电能在电力网输送、变压、配电的各个环节中,有一部分损耗,主要表现在电网元件如导线、变压器、开关设备、用电设备发热,电能变成热能散发在周围空气中,另外,还有管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电能流失等等。线损是电能在电力网传输、分配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电企业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预期效益,不仅需要实施有效的线损管理,而且需要从技术、管理上主动降低供电线损。

1.10kv配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分析

1.1电阻和感抗的作用

电网中的负载绕组及连接的导线具有电阻性能,需要吸取消耗有功功率;绕组或线圈又具有电感性能,需要吸取消耗无功功率;有功和无功引起电能在电网中的传输,电流在导体中的流通,不仅电阻对其有阻碍作用或现象,电感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产生自感电动势,对电流的流通也产生阻碍作用或现象,即为感抗;而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导体中传输,电流必须克服电阻作用而流通,必然引起导体或负载温度升高或发热,即电能转换为热能,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于导体周围的介质中,即产生了有功损耗即线损。

1.2管理方面的因素

部分电业管理部门,由于其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制度不够健全,致使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造成电量丢失;电网绝缘水平差,造成漏电;计量表计配备不合理,修校调换不及时,造成误差损失;电网及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造成的电量损失。由于这种损失没有一定的规律,不能运用表计和计算方法测算取得,只能由最后的统计数据确定,而且其数值也不能够及早明晰而被确切预知,故称为不明损失[1]。

2.10kv线损管理分析

2.1制定线损管理制度

为了搞好线损管理工作,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各供电企业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线损管理制度,并逐步完善,以建立健全线损工作的正常秩序。这些制度是:①电网负荷测量记录制度;②线损分析制度;③电能计量装置的定期校验和轮换制度;④用电营业普查制度;⑤营业工作中的抄、核、收制度;⑥功率因数考核和奖惩制度等。

2.2互相配合,共同做好线损管理工作

线损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各有关部门要互相配合;计划部门应做好电网的合理布局及功率平衡规划,编制线损计划指标;相关技术部门应安排降损技术措施计划项目,并组织实施,组织研究和推广先进的降损技术,及时解决技术问题;电力调度部门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和潮流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做到经济运行,搞好无功调度,改善电压质量;用电管理部门应加强用电管理,做好调荷节电,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功率因数和输电效率,杜绝窃电,搞好计划管理,严格抄表制度,保证抄表质量;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和管理小组应认真总结线损管理经验,积极组织好各种形式的降损节电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认真做好线损的理论计算

由于线路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每年都可能发生变化,线损的理论计算每年应进行一次,以便掌握较为准确的理论线损量值和线损的组成,并以此为依据,衡量实际线损的高低,明确降损重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线损[2]。

2.4定期开展线损分析工作

开展线损分析不仅能够准确地掌握每个电网、每条线路在各个不同用电季节、各种不同用电负荷和设备投退等情况下,引起线损变化的规律及特点,而且可以进一步去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电网结构布局的薄弱环节与不合理的地方,进而制定降损计划,确定降损主攻方向,有针对性地采取降损措施,使电网的线损率降低到合理值,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根据线损理论计算提供的数据资料,查阅电网或线路的有关运行记录、营业账目和技术档案材料等,重点地去现场进行检查对照,而后进行全面、具体的对比分析。

3.10kv降低线损的措施

3.1管理措施

(1)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计量准确性

为了准确计量电能,公平合理地计收电费,正确统计供、售电量和线损,为线损分析提供准确的依据,首先要求计量装置配置齐全、合理;其次对计量装置(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要做到接线正确、误差合格、定期校验、按周期轮换,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另外,要提高校验质量,避免由于计量装置不准确而引起线损升降的虚假现象。要加强对变电站内电能计量装置的监督、管理,对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要入箱上锁,严格管理。还要注意推广电能计量新技术、新设备,更新和加强供电企业的计量工作,实行科学管理。

(2)合理计量,强化抄表工作

线损率的正确计算与合理计量和严格执行抄、核、收制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对高压供电、低压计量的用户应采用逐月加收变压器铜损和铁损,做到合理加收;要严格执行抄、核、收制度,按时抄表,保证抄表率,在规定时间内,保证抄表率达到100%,杜绝估抄、漏抄、迟抄现象。而且按时抄表。可以及时发现事故表,早日校验或更换,防止电量丢失。在保证抄表率的前提下,还应提高抄表质量,减少抄表差错,提高抄见电量的准确度,以减少和用户的纠纷,提高电网售电量统计的准确性[3]。

(3)及时清理树障

线路虽然年年清障,但由于夏季树木生长快或砍伐不彻底,还常有树木触及线路,这种现象在10kV及以下线路较为突出。这些触及线路的树木,将会造成电流泄漏,一遇到潮湿和阴雨天气泄漏将更加严重,危及线路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因此要加强线路巡视,及时砍伐触及线路的树木,保持线路通道,减少电流泄漏,降低线损。

3.2技术措施

(1)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

增加导线截面会降低导线电阻,减少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导线电能损耗与导线的截面积成反比,但增加导线截面会增加投资,在增大导线的截面时应考虑投资与降损之间的最优化方案。经济电流密度是根据节省建设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包括线损)等多种因素,由国家经过分析和计算规定的。导线截面可根据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

(2)合理确定环网的经济运行方式

电力网有时形成了一些环形电网,环形电网是闭环运行还是开环运行以及在哪一点开环运行,都是与电力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有关的综合性问题。从提高供电经济性出发,经常采用闭环运行方式,但闭环运行时会造成短路电流增大,有时使断路开断容量不足,导致环网继电保护复杂化,又影响供电可靠性。所以,一些环形电网需要选择适当点开环运行,可采用手动或自动切换等方式运行。

(3)合理调峰填谷,提高负荷率

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的峰谷差如果很大,不但需满足高峰负荷时的发电和输配电设备,而且也使线损增加。在运行中,负荷曲线的峰谷愈小愈好,这样不但可以使发电和输配电设备得到合理和充分利用,使线损减少,而且给电力系统的调频调压创造了有利条件。

4.结语

随着我国供电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线损管理系统也应不断改进与完善,为了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既要做好线损管理,又要合理配置电线,进而形成管理合力,降低配电网电能损耗,以实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伟.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4(03).

[2]温爱玲.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J].安徽电力.2015(01).

[3]赵生风.浅析如何降低线损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

作者简介:

黄丽莉(1989-),女(壮族),广西靖西人,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供电所线损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黄丽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论文_黄丽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