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判定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三级康复护理在提升其运动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数字表达法分为50例三级康复护理组和50例常规康复护理组,分别实施三级康复护理和常规康复护理;结果:在实施康复护理前,两组患者DNF评分、Fugl-Meyer评分差异不大(P>0.05),康复护理6个月后,三级康复护理组患者的DNF评分(26.15±2.31)分低于常规康复护理组(31.24±2.67)分,而Fugl-Meyer评分(52.36±9.54)分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41.24±8.89)分,且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实施三级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功功能恢复,在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三级康复护理;运功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286-02
脑卒中即俗称的中风,属于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的临床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身心健康,2011年发布的《脑卒中宣言》指出:脑卒中现已经发展成为了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病因,同时也是造成我国成年居民残疾的主要因素,超过70%的患者均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40%的患者表现为重度残疾,丧失生活自理能力[1]。由于脑卒中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若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各类严重后遗症,其中最常见为偏瘫。临床研究显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在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方面,效果显著。
1.资料和方法
1.2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一般资料来源于江苏省淮安市肿瘤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均符合偏瘫的诊断标准。采用简单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三级康复护理组和常规康复护理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50例。三级康复护理组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8例、22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5岁,中位年龄(62.1±2.5)岁,左侧偏瘫24例,右侧偏瘫26例;常规康复护理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24例,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1岁,中位年龄(63.2±2.1)岁,左侧偏瘫25例,右侧偏瘫25例;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逐一代入统计学软件中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康复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含急性期心理护理、康复指导。三级康复护理组患者实施三级康复护理。
1.2.1一级康复训练。一级康复护理的时间为患者发病后第一个内实施早期护理,指导患者开展以下活动:(1)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肢体摆放位置,注意不要压迫神经和血管,定期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以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体位引起血液循环不畅通。(2)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开展关节的被动运动,以促进患者患肢血液循环,避免因长时间不运动引起功能退化。
1.2.2二级康复训练。二级康复护理则是在患者发病后的第二~第三个月的恢复期开展,护理的内容如下:(1)指导患者开展站立平衡训练、体位转换训练,增加步行、单腿站立、上下楼梯等训练。(2)指导患者开展日常生活训练,常见的如:上厕所、穿衣、洗漱等,在训练过程中帮助患者掌握部分技巧性动作,每日2次,每次持续45min。
1.2.3三级康复训练。三级康复则是在患者发病后的第四~第六个月恢复期后期开展,提醒患者半月便前来医院复诊,在患者前来复诊时,护理人员要询问患者恢复情况,针对其恢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采取康复措施,从而逐步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实施三级康复护理6个月后,判定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F)评估神经功能,该量表下设8项内容,分值为0~45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应该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患者肢体功能评分,该量表共33项,总分为66分,得分越高下肢运动功能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DNF和Fugl-Meyer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在该软件中(n)表示患者例数,对比项目用均数(x-±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在实施康复护理前,两组患者DNF评分、Fugl-Meyer评分差异不大(P>0.05),经康复护理后,两组患者DNF评分均有所下降,Fugl-Meyer评分有所上升,但是三级康复护理组患者的DNF评分低于常规康复护理组,而Fugl-Meyer评分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且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DNF评分、Fugl-Meyer评分对比[(x-±s),分]
3.讨论
脑卒中主要是指患者脑部因血液发生循环障碍,引起脑血管阻塞或者破裂,最终引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者障碍。脑血管阻塞或者破裂跟脑卒中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也是引发脑卒中最常见的原因。而偏瘫作为脑卒中最常见后遗症,会影响患者高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功能,导致机体肌群协调功能紊乱,引起肌张力异常,从而出现运动障碍,也是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原因。临床研究发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极大地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生存治疗,最终实现患者从返家庭和社会。在上文,探讨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三级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发现同传统的康复护理模式相比,实施三级康复护理患者Fugl-Meyer评分(52.36±9.54)分高于常规康复护理患者(41.24±8.89)分,DNF评分(26.15±2.31)分低于常规康复护理(31.24±2.67)分,证实实施三级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三级康复护理理念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兴康复理念,其提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便开始实施一级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实施二级康复护理,给予其康复训练指导,待患者出院复诊在给予持续指导,充分的保证了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专业性和延续性[3]。
【参考文献】
[1]胡传利.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5):134-135.
[2]姚丽娟.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02):16-18.
[3]肖玉华,徐玲,葛美红.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02):149-150.
论文作者:周晓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评分论文; 常规论文; 功能论文; 两组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