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尤勇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宝石初级中学 636250
【摘要】【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国学经典教育;渗透策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10-151-01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习是重要的基础学习,在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习惯以及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国学经典的有效融合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弘扬,也符合素质教育对于教学提出的要求,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国学教育,本文就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融合国学教育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国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1.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国学教学的意义
1.1有助于学生的人格塑造
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处于人生发展的最初阶段,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学文化中礼仪、孝道等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从小就能够以国学文化严格的要求自己,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这样的学习对于学生在今后高年级的学习以及进入社会的工作中都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其身心更加健康的成长。
1.2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学学习进入了发展的高峰,各种国学班如雨后春笋班涌出,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文学修养。在当前比较热播的节目中,也有很多针对国学开展的,国外也很重视对于中国国学的学习。但是要想真正的理解我国的文化,讲国学复兴,这些都是不够的,只有从教育抓起,从小抓起,让国学扎根于学生的心理和头脑里,让学生对于传统的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国学才能够不断的被传承下去。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及文化修养。
1.3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国学的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强化学生的学习基础,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有很多学生都不能完整的朗读一篇课文,这正是学生学习基础不牢的原因。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入朗读经典文学的朗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更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提升,对于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朗读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国学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好词好句进行运用,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当前国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国学教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如下:第一,教师对于国学的讲解不够透彻:有部分教师自身对于国学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在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能有效的解决,导致学生似懂非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任务较多但是时间少,不能很好的准备国学内容,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影响教学质量。第二,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很多教师没有将国学教学与日常教学有效的融合起来,并且由于国学知识一般都比较复杂难懂,但是在真正的考试时又不能提高成绩,很多教师就选择在课堂前或者是结束前几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国学朗读,但是学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
3.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3.1营造国学学习的氛围
要想更好的将国学知识融合到语文课堂中,首先就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学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课间以及早读活动中,播放经典的国学录音,或者是组织学生集体诵读。这样可以营造出一个学习国学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国学的魅力,并且能够进行知识的有效积累。对于一些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去图书馆借阅图书以及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自学加强学生对于国学知识的理解。
3.2开展多样的朗读活动
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国学教育,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朗读,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对国学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朗读的能力。首先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学习的国学内容,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坚持几个原则:第一,鼓励原则。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即使有读错的地方也不可以严厉的批评,而是要耐心的引导学生进行改正,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大胆的参与朗读活动。第二,因材施教原则。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先天的差异,并且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都存在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国学知识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习任务细化,分成容易达到的目标,不断的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
3.3国学教育要贴合生活
学生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更好的生活,所以生活与学习之间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国学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在国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带领学生进行相关文化的学习,可以学习诗词、相关知识以及传统习俗等等,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国学的重要性。
结语:由此可见,国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国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经典文化的渗透,也要求教师自身有较高的能力,要对国学知识有一个具体的掌握和理解,才能促进课堂质量的有效提升。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学,能够让国学文化扎根在学生的心理,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学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D].马雪梅.青岛大学2017
[2]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张玫瑰.河北师范大学2016
[3]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D].邬靓婵.四川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梁尤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国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论文; 文化论文; 语文课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