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住宅户型设计趋势探讨论文_李小燕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住宅户型设计趋势探讨论文_李小燕

广东铧建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在房地产行业,住宅户型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观,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满足业主的居住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住宅户型的演变特点,然后指出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住宅户型设计趋势,最后总结了中小户型住宅的户型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户型设计;可持续发展;演变;设计要点

引言: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我国房地产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科学合理的住宅户型设计,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住宅在建设期间,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环境的影响明显。将可持续发展观应用在户型设计上,一方面能改善用户的居住体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可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1]。以下结合个人工作实践,探讨了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住宅户型设计现状和趋势。

1.国内外住宅户型的演变特点

1.1 新都市主义

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为了解决城市问题,于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住宅郊区化趋势。房产开发商选择规模较大的郊区,建设密度较低的住宅,主要服务于中产阶级。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住宅郊区化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例如发展模式的经济性差、会破坏生态环境、会瓦解城市结构等。其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空气污染、交通堵塞、社会阶层分化、人们缺少归宿感等。在此背景下,新都市主义出现,主张建立小型美观的社区,关键在于考虑公共空间,精密组织交通网络、实现功能多元化等。总结来看,就是重视住宅的舒适程度和设计细节,而不是面积大小。

1.2 工业化城市

纵观全球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住宅户型均经历了小型—大型—中型的过程。有学者针对欧美住宅的研究称[2],最初住宅面积在每户60m2左右;然后越建越大,直到130m2停止;最后面积缩小,定格在100m2左右。而在国内,20世纪80年代的住宅户型面积约为60m2;90年代后则增加至80m2;21世纪以后继续增加至120m2;目前则回归至100m2左右,成为主流户型的面积。

2.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住宅户型设计趋势

2.1 提高资源利用率

传统住宅户型设计时,由于一些不必要的造型设计,占用了大量使用空间,不仅降低了空间利用率,也会造成材料浪费。基于可持续发展观下,住宅户型设计应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具体来说,一方面在户型设计上,融合住宅地点的自然优势,去除多余的造型,将建筑材料用在有价值的地方。另一方面,采用简洁大方的设计理念,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2.2 装修一次性完成

相比于其他商品,住宅在销售时多是半成品,也就是毛坯房。用户购买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装修。但是,毛坯房销售模式,不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不仅施工效率低下,而且整体成本增高。用户在后期装修时,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形成安全隐患,危害人身健康。基于可持续发展观下,住宅户型设计应该将毛坯房改进为成品房,实现装修一次性完成。我国多个省市已经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成品住宅的意见》,未来毛坯房退市,成品房崛起。

2.3 突出节能环保

在住宅建设领域,节能环保型住宅是主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结合实践,该类住宅能得到长期的、稳定的收益,但前提是合理设计住宅户型,考虑到当地经济、居民收入、生活水平等要素,分析消费者的一次性资金投入、日后维修保养能力,以便住宅更好地服务于民众。从宏观角度看,城市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社区为单位,改进户型设计能提高用户的生活水平,发挥出住宅的社会效应。可见,住宅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相辅相成,户型设计以经济效应为基础,才能提高节能环保效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合理空间布局

随着我国二胎全面放开,再加上进城务工人数增多,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由于人口密度增加,导致住宅资源更加紧张。通过优化住宅的户型设计,采用中小户型取代大户型,可以提高居住密度,解决住宅供不应求的现状[3]。具体操作上,可以结合家庭成员的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户型设计方案,合理布局室内空间,既提高空间利用率,又能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

3.中小户型住宅的户型设计要点

3.1 功能流线

一套住宅的功能分区,主要包括公共活动区、私密休息区、辅助区等,且不同分区有明确的使用功能。在中小户型住宅中,户型设计应该处理好不同功能分区的关系,遵循动静分区、洁污分离、公私分开的原则,满足舒适、安全等基本条件。与此同时,室内流线保持通畅,交通面积应该紧凑,减少功能分区对交通的影响,切实提高室内的使用面积。

3.2 厨卫布局

厨房和卫生间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用户的生活水平和环境文明程度。其一,厨房是噪声、污染源的集中地,应该接近门厅、远离卧室,方便食物和厨房垃圾进出,减少对其他功能分区的影响[4]。其二,厨房、卫生间内的管道密集,也是给水、排水的主要部位,从施工成本、能源利用的角度来看,两者最好相邻设置。其三,在卫生间内,最好干湿分离,将洗漱区和淋浴区分开,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依次布置洗手台、马桶、淋浴房。如此设计,既能避免潮气分散,又能保护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的功能。

3.3 空间尺度

优质的住宅户型设计,应保证每个功能空间的尺度适宜,具体要求如下:①考虑到房间功能、家具摆设、设备大小,提高室内利用效率,避免出现大而不当的情况。②控制客厅的长度,解决厨房设备和冰箱之间的矛盾,在厨房内预留出合适的活动空间。③卫生间内要预先设计洗手盆、马桶、给排水管道、设备管线的位置关系,避免出现专业碰撞问题。④在不影响空间功能的前提下,将公共空间、交通空间相结合,能扩大客厅和餐厅的面积。⑤为了满足用户衣、帽、鞋、包的储藏需求,还应该设计固定的储藏间。

3.4 公摊比例

依据相关调查数据,用户更加青睐公摊面积小的住宅,一般控制在15%以内[5]。以1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为例,如果采用1梯2户或1梯4户的户型,公共交通面积约为40-70m2。按照中小户型设计,1梯2户的公摊比例达到22%,1梯4户的公摊比例达到19%。可见,高层住宅建筑中,中小户型宜选用1梯5-6户的设计方案,能缩小用户的公摊比例。此外,单体综合设计中,还要对公共交通空间进行优化,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公摊面积。

3.5 人性化设计

住宅户型的人性化设计,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厨房采用I型、L型、开放式、半开放式布置,尺寸设置考虑到盥洗池、操作台、厨具电器的位置。②角窗、凸窗、落地窗,打破以阳台为外延空间的局面。③卧室门的朝向,应该避免和其他房间的门相对。④采用低窗台可坐可卧,不仅开阔视野,也能增加使用空间。

结语:综上所述,住宅户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基于可持续发展观下,住宅户型设计的趋势是提高资源利用率,装修一次性完成,突出节能环保,合理空间布局。文中从功能流线、厨卫布局、空间尺度、公摊比例、人性化设计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小户型住宅的户型设计要点,希望为同行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白焕若.产业化集合住宅户型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8,(2):43.

[2] 马尧.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住宅户型设计趋势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5,(18):5-5.

[3] 邢霖.中小户型住宅的建设与设计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7):148-148.

[4] 陈嬿,胡伟峰,李世国.城市小户型住宅家居产品弹性设计方法探析[J].包装工程,2013,34(16):31-34.

[5] 陈文玲.板式高层住宅户型可变性设计要点[J].低碳世界,2019,9(1):161-162.

论文作者:李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住宅户型设计趋势探讨论文_李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