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指导_高考论文

文言文阅读指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言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1993年以后,实行"3+2"的高考题与传统的高考题相比,虽然有了较大变化,但就文言文阅读这一部分考查的内容、测试目标和命题的形式、难度几方面看,却相对稳定,变化不大。首先,从测试的内容看,1995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与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另外,从《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关于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五点具体要求(1.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4.能够正确地把握文意并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5.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看,也与《语文教学大纲》和中学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相一致。再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情况看,测试的目标着重考查的是能否读懂文章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表面的去考查文章的形式、表现手法。从命题的形式看,文言文阅读采用的均是选择题形式。从测试的知识点看,有字的读音,实词、虚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全文内容的理解。从阅读材料的体裁看,文言文阅读的选材以记叙文为主,内容相对完整,语言规范,文笔上乘。从材料来源看,均选自课外。从难易程度看,都有一定难度,但仍属“浅易”范围,学生只要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水平,一般都能读懂。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在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中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虽然高考文言文的阅读材料来自课外,但考查的知识却源于课内,因此,我们还应以课本的文章作为训练阅读能力的基本材料,要把教材中的文言文读熟,有些段落和名句要熟读成诵,然后通过适当的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和练习,加强对文言文语言运用的规则和心理感知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2.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要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还必须注意把《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文言实词、常见的虚词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弄懂弄透,在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和词语出现的位置以及彼此的关系来推断词义、理解句意上下功夫。3.高考文言文阅读还有一个应试解题的思路问题。概括地说,就是如何有效地调动已知信息,讲究方法和技巧,准确地推断并正确地选择答案。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的阅读材料对考生来说大多是陌生的,但其中的大部分词语都是中学课文中出现过的,所以总有相当一部分能看懂的词句。这些能看懂的词句,就是已知的信息。考生要想在自己原有的水平基础上尽可能的把题答得好一些,就必须具有善于根据已知信息去推断未知答案的技巧和能力。总而言之,依纲据本,牢固掌握课内学过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已知信息去解决未知的问题,提高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应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中贯穿于始终的指导思想。

那么,如何才能在复习中把这一指导思想有效地付诸实践呢?主要的应抓住下面几点。

一、要重视整体阅读,弄清文章大意。

近年来的文言文阅读试题一般是选以记叙为主的文言短文,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从词义、句意等方面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在应试时,不少考生往往是急于对命题的个别的具体问题作浅层的思考,以祈迅速找到答案。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效果不佳。我们认为,针对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命题特点,首先应从整体阅读入手,先围绕选文写的是什么事(起因、发展、结果)、写的是什么人、这些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等问题来思考,然后根据这些已知和推知的信息,去准确地把握文章大意。有了这个基础,试题中的个别、具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试以1995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作一个简要的例析。试题选文内容说的是郑善果的母亲教育儿子要为官清正,处理政事应剖断合理,千万不要妄加瞋怒、行事不允、骄逸堕业,以负荷忠臣之业的故事。郑母虽“年二十而寡”,但“性贤明,有节操”,且“博涉书史,通晓治方”,对儿子要求严格,教子讲究方法,不是粗暴的呵斥,也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她教子要为官清正,处理政事要剖断合理,是用郑善果父亲“在官清恪,未尝问私”,并且“以身徇国”的卓著业绩作为依据的。当郑善果觉得自己“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亲足可以坐享清福,而不必“恒自纺绩”至“夜分而寐”时,郑母又及时针对儿子的这一看似合情,其实是不知礼教的想法进行教育,“若堕业者,是为骄逸”,这样下去,也同样难以负荷忠臣之业。通过这系列思维过程,郑母两次教子的具体内容弄明白了,那么文章的大意就把握住了。这样,试题中考查的局部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具体语境里应如何解释,该怎样翻译,就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了。如第13题要求比较两个“勤”字的意思。依据已先整体把握的文意,就可以知道,“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是郑母第一次教子时,用郑善果的父亲的人品和业绩教育儿子时说的话,句子中的“勤”字意思是“勤勉”。而另一句“母何自勤如是邪”是郑善果看见母亲“恒自纺绩,夜分而寐”时,对母亲辛勤劳作表示关心的问话,这个“勤”在句中“勤劳”的意思就十分明显了。然后两个“勤”字再作比较,它们相同之处——“尽力地做或不断地做”这一相同意义就不难推断出来了。

二、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文言实词的考查与应试对策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各年级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都提到要熟练地掌握和复习常见的文言实词,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则把它作为文言考试的第一个考点,因而高考每年必考,且近年实行的"3+2"考试则更有逐渐加重之趋势。

中学生阅读文言文最主要的障碍是大量的实词,或者陌生,或者只能读其音而不能识其义。据统计,现行中学课本中文言实词达三千多个,其中常用词也有一千多。这些常用词分为三类:其中一类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如“逃未及远”“诗言志”中的“逃”、“诗”,便可用现代汉语去解释它们的古义;第二类词义简明,变化不大,一般容易掌握,比如“首”的几个义项“头”、“头领”、“首先”、“首端”、“自首”等都是我们较为熟悉的;第三类属于使用频率高、词义引申复杂、用法多,古今意义反差度大的实词,约有五百多个。比如“间”的义项便有十多种,有的还较为生疏。而这一类便是考生须着重掌握的。针对这个问题,在文言实词的复习与应考过程中,可采取如下对策。

1.把常见多义实词的若干义项,按本义——引申义关系排列成序,并收录课本例句,使之成为有内在联系的词义系统,这样可以简驭繁,减轻记忆负担。比如对“负”字归类:

①本义:背、驮。例:“悉使羸兵~草填之。”(《赤壁之战》)

以下为引申义:

②担负、承担。“宁许以~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蒙受。“~屈衔冤。”(《窦娥冤》)

④背靠着,依仗。“秦贪,~其强”。(同上②)

⑤违背,背弃。“誓天不相~。”(《孔雀东南飞》)

⑥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赵。”(同上②)

⑦失败。“故不战而强弱胜~已判矣。”(《六国论》)

在搜录积累过程中,首先应把高中语文课本所列的《文言常用实词表》中的340个实词先行归类,在课文中找出该词不同义项的例句。目前几年高考的文言阅读实词考试,每年均有直接从此表中选取的,如1991年考的“意”、“面”,1992年考查的“相”、“见”,1993年的“勤”、“胜”,1994年考查的“辟”、“市”、“亲”,1995年的“致”、“勤”、“分”、“奉”、“先”、“君”等。除了这340个词外,其他常见实词也不能放过,从少到多,逐步积累,掌握得多了,才能厚积而薄发,举一反三、应付自如。

2.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培养灵活的解题应试技巧。考试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考生因不会灵活运用已学的实词来答题而失误。比如:1995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中考的一个词“夜分”,其中主要涉及到实词“分”的理解。这个词的本义为分开,如《出师表》:“今天下三分”,而“夜分”则应考虑是把夜晚的时间分开,即分成两份各占其中一份,因此它的意义应是“半”,或“一半”,那么“夜分”为“半夜”之意也就明显了;《三峡》中便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可是却有很多考生“不假思索”,误选了“夜尽时分”的答案。考试时,碰到这类实词,必须学会联想,即把它与所学的课本知识挂起钩来,想想是在哪篇课文中学过这个词,《并思考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样寻根究底,就能凭着已知的发掘未知的。一般来说,近些年高考所考的实词都与课本有较为直接的联系,并能相应地找到或推断出正确答案。如1995年14题所考的“先君”,就能在高中第四册《左忠毅公逸事》中找到答案。1993年考“必不惮勤”中的“勤”,题目备有四个答案:A.勤快,B.尽力,C.勤勉,D.辛劳。关于“勤”,如果联系课文所学,《论语》中的《荷蓧丈人》有“四体不勤”句,《殽之战》中有“勤而无所”、“以贪勤民”等句,其意义都为辛劳、劳苦;再联系阅读题中写的是田主们为自救其地驱蝗虫的事,那么“必不惮勤”,所不惮(怕)的自然是辛劳而无疑了。

3.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联系上下文去辨识推测实词的意义。文言实词大多有几种意义,但它一旦进入具体的语境,一般只能表现出一种意义。高考所考的实词,都是直接从阅读文段中摄取的,都有使它受到限制的语境,要准确地把握住它的意义,必须注意它与周围词、句间的关系,周边关系明确了,它的意义也便可以轻易推出。具体做法是:

(1)从语法关系推导。对实词所在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了解这个词与前后的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句中其他词语构成的语法关系,来判断这个词应是什么成分、什么意义。比如“收”:

①余收尔骨焉。(《殽之战》)

②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同②)

④百亩之收,不过百石。(《论贵粟疏》)

⑤雷始收声。(礼记·月令》)

以上①②③都带宾语,为动词,但由于各自搭配的宾语不同,它们的意义也就有别了:只①中的为“收取、收拾”;②中的为“收复、攻占”;③中的为“收拢、聚集”;④的“收”是句子的主语,动词用作名词,与后边谓语宾语联起来看,应为“收成”;⑤中的“收”处谓语位置,与主语、宾语作整体理解,取“停止”之意较合适。

1995年高考文言阅读有“岂汝身致之邪?”一题,其中“致”注为“导致”,要考生判断正误。我们可用以上方法来分析:岂汝身致之,其中“致”处谓语位置,宾语“之”联系阅读文段内容看,指代的是郑善果所充任的公侯、方伯的官衔爵位,动宾结合一分析,便能推导出这个谓语“致”应是“获取、取得”的意思,那么原题答案动宾不能搭配,错误无疑。与这题相类的1993年考题中亦有一个用“致”作谓语的文言句:“彼将无德而致然?”其中“致”的宾语是代词“然(这样)”,那么动宾相联一推,即可肯定这个“致”的意义应为“导致”或“致使”。

(2)从意义关系推导。先从整体上掌握文言实词所在句段的大意,了解这个词前言后语各说的是什么,是什么关系,然后根据这种关系去推测这个实词该选择怎样的义项,使所选择的义项在整句整段甚至全文中得体贴切,合乎逻辑事理而不悖常情,能与语境格调保持一致,且使句子间关系上下连贯照应。如1993年高考有“(姚)崇移书诮之”一题,其中“诮”的理解备有两种答案,一是讽刺,二是责备。这两个答案从语法搭配关系看也都是说得通的。现代汉语中“诮”有“讽刺”这种意义,如“讥诮”。我们试以本法来分析:上文,写姚崇作为皇帝近身大臣奏请皇上,派出御史督促各地消灭蝗灾,可汴州刺史倪若水“拒御史不应命,”这样姚崇才写信“诮之”;下文,信中说若水“坐视(蝗)食苗,忍而不救,因以无年,刺史其谓何?”结果使“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综合上下文,姚崇在这万分火急的时刻对下级这种严厉批评、当头棒喝、催人猛醒的言辞,难道只是一种间接的幽默含蓄的嘲笑与讽刺吗?那么否定了此一答案,“诮”在此语境中“责备”之意不言而喻。

总之,在文言实词的应试中,掌握它与前后文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来推测它在语境中的意义,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千万不可忽视。

4.对文言阅读中实词意义的理解,在临场考试中,有时尚可依赖于其他辅助手段:

(1)借今推古。在我们所熟悉的一些成语和现代词语、短语中,有的其中还保留着一些古语实词,它们的生命力还较强,至今还甚为流行,在某种条件下,我们可以凭借它们去推知古代意义。如《涉江》中“旦余济乎江湘”中的“济”,便可借用成语“同舟共济”中的“济”(意为渡河)去理解。在1995年高考试卷的古汉语实词测试中,我们便可凭借这种方法来解决较多问题:如“吾亦望汝副其此心”中的“副”,可利用成语“名副其实”的“副(意为符合)”去解释;“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中的“恪”,可用“恪守信义”中的“恪”的意义“恭敬而谨慎”去理解;如果理解了现代词语中“以身殉职”、“殉情”中的“殉”(其意义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那么也就能推导出试题“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和“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是“殉”的通假字;理解了“公允”、“平允”中“允”的意义,也能提出试题“若行事不允,或妄瞋怒”中“允”的意义为“公平”;理解了“革命先烈”中的“先”是对去世的人的一种尊称,那么“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中的“先”也就不难理解了。

(2)借形推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推敲文言实词的造字法或间架结构,亦可以从中找出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比如“集”,繁体为“木”上三个“隹”,会意字,本义是“群鸟栖于树上”,以此推测《岳阳楼记》中“沙鸥翔集”用的就是本义;这个词又引申为“落”或“停在某处”,如《促织》中“临视,则虫集冠上”;又引申为“聚集”,如《过秦论》中“天下云集响应”;又引申为诗文的汇编,如“文集”等。

三、关于文言阅读中句子意义的正确理解。

近两年"3+2"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题都为20分,而其中对句意的考查所占分值达一半以上。为此,我们必须引以重视。下边,根据目前较为稳定的考查句子理解的题型给同学们提供一些解答的思路。

1.句意的正确理解,除了借助于对篇和段的大意作整体把握外,还须依赖对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只有先从局部去了解组成句子的实词、虚词的意义,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正确意思。而从目前句子考查都采用选择题的形式看,所备选择的答案内容其中关键又是在于某些实词起作用。例如,1995年高考第16题①对句子“或妄瞋怒”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或者狂妄的发怒”,另一种释为“或者胡乱地发怒”。对这个句子的正确理解,实际上取决于对“妄”的理解,如果能结合成语“轻举妄动”和《冯婉贞》“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中的“妄”来理解,或者如果懂得“妄”在古汉语中是没有“狂妄”这一义项的,那么要正确解答这道句子考查题便易如反掌了。

试卷对句意的考查,一般都注意选择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句子让考生选择正确的译文,我们在答题之前宜先注意原句中有哪些特殊的语言现象,然后就此分析对比选择。1991年高考的第20题是要求选择“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这句话的正确意思,其中备选答案主要取决于“面”、“黠”两词的理解。“黠”有“狡猾”和“聪明”两种意义,据上文交代的琅邪王“生而聪慧”、皇帝皇后“并笃爱之”和本句的“称(赞)”来看,可以断定应释为“聪明”。而“面”的理解则要涉及到词类活用的知识了:“面”是名词,放在动词谓语“称”之前,是名词作状语,应释为“当面”。这种用法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一句,其中“面刺”就等于“当面指责”的意思。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就不会理解为“见面”了。

鉴于目前句意理解采取的选择题方式,在答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排同找异,比较鉴别”的思维方法。例如1995年高考第17题要求指出两句话的正确意思,我们可以这样解题:

第二步:比较鉴别。由易到难分析,第②句的理解取决于“若”,从上文看,是说“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行妇人之责。接着就写“若堕业者,是为骄逸。”以此看,这句话紧承上句,是就所有妇人这个整体而言,表假设,并非指的是具体的一个男人——郑善果。这样就可排除A、D两个答案了。然后再比较“擅”的两个案答:“擅”古代有“独占”之意,与后边的“利”也能搭配,而“擅(自作主张)用”与“利”在现代语中是不太说得通的;而“独”一般为“单独”、“独自”,却没有作动词“独占”的用法。那么答案自然是B了。

2.句意的正确理解亦须借助于恰当的翻译方法。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1)补。文言文在一定条件下常省略一些成分,如主、谓、宾,介词、代词等,翻译时要补上。例如1994年15题,“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要译得意思完整,必须补出后一分句两个动词的对象。“启”可补上代词宾词“之”,代上词;“留”的后边则补上代词“汝”,指代这句话所言及之人。这样全句可译为:“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1994年第16题中也有省略成分的现象,“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假”理解为“借”,其后应补上宾语“此”,指代前文所说的母亲实际年龄未满80岁便可继续任职的情况。

(2)删。句中有的文言虚词只起一些辅助作用,如表示宾语前置与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标志“之”,起舒缓语气作用的助词“也”,表示加强语气的“其”,偏义复词中只起陪衬作用的语素等,都可不用翻译而略去。

(3)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与一些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物名、帝号、国号、年号、朝代名、官职名等可照用不译。

(4)调。要熟悉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型,遇到那些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成分倒置的句式,须进行调整。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中“安在”是谓语前置;“古之人不余欺也”中“余”是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沛公安在?”中“安”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何功之有哉?”是通过助词“之”把宾语“何功”提前以强调;“亦雁荡具体而微者”其中“具体而微”是定语后置;“受任于败军之际”中“于败军之际”,是介宾短语作补语。译时,都要把它们按现代汉语的习惯位置重新调正。

像1995年高考第16题中②要选择“何由济乎?”的正确译文,便要运用句式知识来解决。这是个疑问句,疑问句中由疑问代词充当的介词宾语一般要置于介词之前,理解了这个特点,我们就得把“何由”重新调为“由何”,译为“凭借什么”。

(5)从整体上说,译文讲究“信、达、雅”,即:要准确,忠实原文,不能随意改变或增删内容(信);要通顺,文句流畅,译句尽量口语化,规范化(达);要尽量使译文语词生动而优美(雅)。以直译为主,意译时有的可适量扩充或作一些简缩。1995年高考第15题,要选择“①吾谓汝知天下之理,②今闻此言,③故犹未也。”的正确译文。这三个分句,其中①主要看如何译“知天下之理”,从它的结构来看,“知天下之理”是动宾结构,如果按答案CD把它译为“懂得治理天下”,则与原文内容相差太远,不符合“信”的要求,应译作“懂天下的道理”。②所给四个选择肢相同,不须判别。③句中否定副词“未”后应补上谓语“懂”,照应第一分句。而“故”如何译呢?这种语境中的“故”习惯上译为“所以”,用在这里似乎也是一种对译,但把②③两句串起来看,“现在听到这话,所以才说你仍然没有懂”,而两句间本是顺承关系并非因果关系,用了“所以”显得别扭,疙疙瘩瘩,不合“达”之要求,应按答案A、D那样译为“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这就比较顺当了。

3.句意的正确理解,还须注重它的深层意义,分析它与文段中心内容表达的关系。实行"3+2"考试后,每年高考,都有从阅读文章中摘录若干句子,围绕中心进行多项选择的题目,这相对于其他题型而言确是一种高层次的要求。解题时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整篇阅读文章的中心,然后透过表层意义去深究这些句子与中心思想的关系,再把那些对中心起表达、突出作用的句子、交代情节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区别开来。下边以1994年高考第18题为例说明:

题目: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

①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

②何心独飨白粲。

③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④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

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

⑥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分析:题干已明示中心——体现何子平的孝心。所列句子①写何子平在外做官,因母亲不能吃到白米,自己也坚持与母亲同甘共苦而不忍心吃白米,把月俸所得白米卖出买粟麦来吃;②同①;③是将军顾觊之的一句话,只与情节有关;④写何子平知道母亲未满80岁,如果启禀州中上司还有可能留任原职以求取俸禄,但户籍上因失实而注为已满80岁,他不愿借此去求取俸禄——碍于“公家正取信黄籍”;⑤写何子平把自己做海虞县令时的俸禄全用来赡养母亲,妻子儿女概不沾边,这是他孝心的直接体现;⑥是人们对何子平用俸禄养母,自己与妻儿因而过着俭朴生活而大惑不解时,他所回答的一句话,是他孝敬母亲的那种美好心灵的自然显露,何子平孝敬母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源于他这种认识。经分析,可知全都对的一组是C。

对于这样的多项选择题,亦可运用排除法解题。比如上题,在分析各句后,先认定一个完全有把握可否定的句子,如③,据此便可排除含有③的答案A、D。然后再比较B、C项,两项共含有②,不同之处是B有④⑤,C有①⑥。C中①⑥均与中心有密切关系;B中⑤也如此,而④与中心无关,那么便可把含④的答案B淘汰而选C。

在运用上述排除法时须注意的是,切不可从正面肯定的项入手去淘汰其他答案,否则就有可能找不到正确答案,如上例如果先肯定⑤,然后排除不含⑤的答案,那就连正确答案C也一并淘汰了。

标签:;  ;  ;  ;  ;  ;  

文言文阅读指导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