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法教育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李金友

创意法教育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李金友

李金友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昌城镇树一中学 262216

【摘要】创意法教育就是创设新意的教育,本文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创设一个兴趣学习之新意;科学看待学生的“差异”性,创设学生平等自由发展之新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师生共同合作之新意;让学生从标准答案走出来,创设人人成功之新意等四个方面探究创意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创意法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112-01

要真正把创意法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那么我们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法。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意法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四点: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子引入课题,创设一个兴趣学习的新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入门。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深入理解和研究这一事物。一个学生对某一门功课产生了兴趣,往往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因此,如果我们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对这一节课产生了兴趣,就会为上好这节课打下良好基础。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先用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基础好的学生就如愿以偿,基础差的小学生如果对旧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就很难提起兴趣来。创意法教育提出了从学生的生活例子引入新课,由于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例子比较熟悉,就容易产生兴趣,对产生教学效果是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时,学生对勾股定理比较抽象,也没有学过的旧知识与其联系。我就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例子说起:“同学们,从我们的身边事例中经常见过正方形,在小学也学习过正方形的面积和直角三角形。那么,什么叫做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面积又怎样计算呢?”学生回答:“有一个角等于90°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那么,我们用剪刀剪两个任意的正方形,把它们的一条边长摆成直角三角形量出斜边的长,再剪一个正方形,并计算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经动手、计算、探究得到结论:“以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这个结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勾股定理知识。”这样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例子引入新课,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计算、讨论、总结,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差异”性,创设一个学生平等、自由发展的新意

俗话说:“伸出的五指有长短。”我们所教学的学生也有好差之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用科学观点看待学生这个“差异”性,创意法教育提出:“最差”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唯物主义法告诉我们:任何对立统一都是互相转化的,也是相对而言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要用不同的观点、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最差”的学生在某一方面是最差,在另一方面可能是最好。其一在教学中告诉我们:往往学习好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动手辩论能力差;学习差的学生接受能力差,勤动手、诡辩能力强。其二,“最差”的学生经过努力会变成“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学生骄傲也会变成“最差”的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一种让学生平等自由发展的平台,积极挖掘“最差”学生的闪光点,使“最差”的学生转化为“最好”的学生。时时提醒“最好”的学生,让“最好”的学生继续发展下去,成为更好的学生。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个师生共同合作之新意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被动式学习,这样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厌,教学效果差。创意法教育提倡,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者,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教学。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下教师的架子,敢于与学生平起平坐,敢于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获得结论。

四、让学生从标准答案走出来,创设一个人人能成功的新意教学

在以前的传统应试教学中,无论在课堂上或考试中,如果计算出这个标准答案就全对,计算不出这个标准答案就全错,这种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形式往往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觉得自己对标准答案无缘时,往往采用放弃的形式,这样就会造成差者越差的恶性循环形式出现。创意法教育提出对待学生的成果应该采用肯定的形式。肯定学生的努力,指出不足之处,这样才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一道数学题,如果标准答案是D,教师也是对选择A、B、C三种答案加上肯定,而不是简单的判断是或不是,找出的理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师这种宽容教学指导下,学生才敢想敢做,学生的思维才有发展,学生才能真正找出标准的答案,达到人人都成功的教学效果。

例如:让想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本来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标准答案是:“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但是有些学生可能答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对角平行。”“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等问题来,但是我们教师也不能简单地作出否定答案,应该给予他们肯定的回答。对第一种情况说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同学,应说:“你们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比较熟悉,认识了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是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没有区别开来,今后有待继续努力,成功一定是你们的。”对于第二种情况,说出“平行四边形对角平行”的同学可以这样回答:“你们对平行四边形的对角概念比较熟悉,只是一点点不足,不知道是对角平行还是对角相等。今后若注意这一点,一定会得出准确的答案。”对于第三种情况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对角相等”的同学可以这样肯定:“你们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已有了一半的认识,对角相等是对的,只是忽略一点,粗心大意,对边也相等,如果注意不要粗心大意,你们一定会成功的。”从上面例子告诉我们,要学生多角度思维,教师本身也要多角度思维,凡事不能简单地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多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待学生的问题,多一点肯定,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达到人人都成功的效果。

总之,创意法教育教学就是创设一个让学生得到发展的新意;创设兴趣教学新意;创设平等教学新意;创设合作教学新意;创设成功教学新意。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刘影.《吉林教育》,2016年.

[2]精心策划课堂教学创意与策略创新.丁强,颜炳迟.《创新时代》,2016年.

论文作者:李金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创意法教育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李金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