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中国论文,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业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工业化既是工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工业文明进化的手段。工业化是所有的国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工业化判定标准的基础上,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若干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完成工业化后期基本任务的途径。
工业化的判定标准
一个国家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完成了工业化任务,一般具有以下判定标准:
1.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及其他部门转移的规模与速度。当一国在进入工业化前,农业人口在全部人口中占据绝对的比重,农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国赖以为生的基础。工业化过程开始后,由于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单位土地劳动力的投入量减少,农业劳动力开始过剩,于是大量农业劳动力离开土地,从农业转向工业和其他部门。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率是不一样的。在工业化初期,农业劳动力转移现象开始出现,但规模不大,速率不快;在工业化中期,转移速率加快,规模日益扩大;到工业化后期,转移速率放慢,规模逐渐缩小。例如英国,1811年到1951年,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由35%下降到21.5%,下降了13.5个百分点。这一时期,是英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英国工业化处于发展、兴旺时期。再如美国,从1860年~1970年的110年,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从59.5%下降到4.6%,平均每10年下降近5个百分点。其中,1860年到1940年这段时间最快,而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无论是先起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都在50%以下,有的甚至降至5%以下。这说明,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任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幅度降低。当然,工业化进程与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是相互影响的:工业化的发展促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大量转移,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又推动了工业化进一步发展。
2.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工业化的发展不仅指工业的发展,它包括工业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衡量工业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显著优势,换句话说,工业要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较大比重。虽然这还不是工业化的充分标准,但却是一个必要标准,工业产值比重的提高,是发挥工业主导作用的物质基础。二是工业供给能够满足其他部门的产品需求。工业是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机器装备的唯一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发展不能局限于工业本身的产值增加,还必须为农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提供所需要的物质生产资料。
3.工业门类的完整、齐全程度。工业化任务的完成,必然促进完整、配套的工业门类的形成。这里讲的门类齐全和体系完整是相对于一个国家经济资源状况而言。一个国家的工业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对外贸易的调剂能够实现社会产品供求平衡,我们说,这个国家的工业门类是齐全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工业化所追求的目标。
4.工业技术进步的速率及贡献率。工业化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社会生产数量的扩张,还体现在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最主要反映在工业技术进步方面。工业技术进步是指工业技术在合目的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所谓合目的性,即指对技术应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及其实现的程度。工业技术进步是工业增长发动的内推力量,同时对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着直接影响,另外,工业技术进步在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技术进步状况主要通过技术进步速度和技术进步贡献率来反映。前者是与劳动、资金投入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后者是指对总产值、净产值或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它表明工业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大小或所占的比重。工业技术进步速率和贡献率既是工业化进程的内推力量,又是工业化程度的衡量标志。
5.居民城市化水平。自从18世纪以后,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得到了发展,而工业是集中性的产业,这就促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工业化的进展使工业企业数目急剧增多,这就要求城市加快发展。当一个城市集中了一定数量的企业后,它就要作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道路、交通、港口、通讯、文化设施投资等。而这反过来又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因此,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促进村镇发展为小城镇,小城镇扩大为大城市。例如,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1801年时,城市居民占全体居民的比重都在30%以下,美国仅为4%,而到1901年,四国这一数字分别达到78.6%、40.1%、54.3%和40%。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是40%,而欧洲和北美已分别达到71%和74%。从世界各国发展来看,所有工业化国家,都是居民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同时又给城市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城市化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条件。
中国工业化的推进与误区
新中国成立不久,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中国政府出于尽快改变旧中国遗留下的薄弱的经济基础、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富裕之路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实行经济资源的全国动员,开创了工业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国工业化推进之迅速、取得的成就之伟大,连西方最保守的经济学家也为之瞪目。到1992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与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为77.6%;一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如1990年原煤、水泥、棉布、电视机(包括黑白和彩色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1位,硫酸、化肥、化学纤维居第3位,钢、电居第4位,原油、合成橡胶、汽车居第5位,等等;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建立,与联合国制订的《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相对照,其所列的所有的工矿业门类(一般均属于各国比较重要的门类或行业),中国都已拥有,工业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已初见成效,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83.5%下降到1992年的60%以下;工业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中国相当一部分工业产品的生产技术和质量已经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高技术产品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从总体上看,中国已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的第一阶段的任务。
但是,由于中国工业化发展与先起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国相比呈现出非常态性,出现了多方面的结构偏差,在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主要表现在:
1.农业游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工业化发展必然带动农业经济结构变动。这一点,我国农业产值结构变动呈现非常态性,从建国之初到1991年,农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的份额急剧下降,由1952年的56.9%下降为22.4%,工业产值比重由43.1%上升为77.6%。但是,工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未能带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相应提高,就农业本身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来说,还相当落后。1993年末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3.18亿千瓦;大中型拖拉机72万台。中型和手扶拖拉机784万台;农用载重汽车68万辆;农村用电量1253亿千瓦小时。而工业发达国家在工农业产值比重相当于我国目前水平时,农业机械化水平、电气化水平比我国高1-3倍(就机械设备拥有量、农村用电量相对于农田面积而言)。另一方面,我国农业产值比重下降迅速,而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极其缓慢。表1反映的是我国1952~1991年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从1952年到1978年,我国第一产业(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从83.5%下降到70.4%,平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农业产值比重下降一直是在农业就业份额几乎不变的条件下实现的。从1979年到1991年,农村经济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强大的内部冲击和外部拉力作用下,向非农部门转移速度加快。这一时期农业就业份额由70.4%下降到59.8%,平均每年下降0.81个百分点。但是尽管如此,我国农业劳动力份额仍高达近60%,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的偏差十分明显。这说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推进偏离了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基础的发展,换句话,农业游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这必然给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造成长期隐患。
表1 1952~1991年我国就业结构变化情况单位(%)
年份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2 83.5 7.4 9.1 1972 78.8 11.8
9.4
1953 83.1 8.0 9.0 1973 78.6 12.1
9.3
1954 83.1 8.6 8.3 1974 78.1 12.4
9.5
1955 83.2 8.5 8.3 1975 78.1 13.3
9.5
1956 83.5 10.68.9 1976 75.7 14.2
10.1
1957 81.2 8.9 9.0 1977 74.4 14.6
11.0
1958 58.2 26.415.4 1978 70.5 17.4
12.1
1959 62.1 20.417.4 1979 69.8 17.7
12.6
1960 65.7 15.718.6 1980 68.7 18.3
13.0
1961 77.1 11.111.9
1962 82.0 7.8 10.1 1981 68.1 18.4
13.5
1963 82.4 7.5 10.1 1982 68.1 18.5
13.4
1964 82.1 7.8 10.1 1983 67.1 18.8
14.2
1965 81.5 8.3 10.2 1984 64.0 20.0
16.0
1966 81.4 8.6 9.9 1985 62.4 20.9
16.7
1967 81.6 8.5 9.9 1986 60.9 21.9
17.2
1968 81.6 8.5 9.9 1987 59.9 22.3
17.9
1969 81.5 9.0 9.5 1989 60.0 21.7
18.3
1970 80.7 10.19.2 1990 60.0 21.4
18.6
1971 79.6 11.19.3 1991 59.8 21.4
18.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卷)。
2.消费被长期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看,这些国家在工业化初期、中期阶段积累率也相当高,但消费始终与工业化进程相联系,消费需求始终是工业化进程的动因之一。而我国从建国初期到1979年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在极低的收入水平上达到极高的工业化水平,不把消费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是根本不可能维持的。表2反映是我国各个时期国民收入和居民消费增长情况。可以看出,从“一五”到“五五”时期,国民收入增长率比全国居民消费增长率分别高1倍到4倍不等,其中农民消费增长处在更低的水平上。另据资料,我国从1953~1978年长达26年时间里,反映居民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一直稳定在0.56~0.59的高水平上,与同期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工业产值比重的上升形成十分强烈的反差。①从表2还可以看出,自“六五”时期以来,居民消费增长速度加快,工业和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提高,给城乡居民带来实惠。1953~1991年国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6.8%,全国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为3.6%,后者比前者低3.2个百分点,农民消费和非农居民消费平均增长率比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分别低3.5和2.8个百分点。把消费同工业化进程隔离开来,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人民生活长期被压低在维持温饱的水平上,最终需求严重不足,进而牵动产业结构向重工业化方向倾斜,从而严重阻滞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的进程。这一状况,在1979年以后有所改变。从表2中可以看出,1979~1991年,国民收入平均增长8.4%,全国居民消费平均增长6.5%,后者比前者低1.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增长略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属于经济运行的正常现象。总的看来,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居民消费增长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状况得到了初步校正。
表2:国民收入与居民消费平均增长速度(%)
时
期国民收入全国居民消费农民消费非农业居民消费
“一五”时期8.9
4.2 3.24.8
“二五”时期-3.1 -3.3
-3.3-5.2
1963~1965年
14.7
8.6 8.2
12.3
“三五”时期8.3
2.1 2.4 2.1
“四五”时期5.5
2.1 1.3 4.2
“五五”时期6.1
4.8 4.1 4.9
“六五”时期10.0 8.6 10.14.8
“七五”时期7.6
3.6 2.2 5.4
1953~1991年6.8 3.6 3.3 3.8
1979~1991年8.4 6.5 6.5 5.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第34页;第278页。
3.工业技术进步滞后于工业化发展进程。按照柯布──道路拉斯生产函数分析计算,我国1964~1982年工业技术进步速度为1.82%,技术进步对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20%②按同样方法计算,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工业技术进步状况有显著变化。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1981~1985年工业技术进步速度为3.08%,工业技术进步对工业产值贡献的比重为28.0%,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52%和29.6%,集体所有制分别为5.32%和28.0%;轻工业分别为0.62%和5.1%,重工业分别为3.54%和35.7%。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技术进步呈现出逐步加快的趋势,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水平还很低。从表4可以看出,从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联邦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率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做的贡献为50%~70%,同期南朝鲜、新加坡、香港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技术进步贡献率也在45%~50%之间,而我国1981~1985年工业技术进步在工业产值中的贡献率仅为28%。相比之下,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太低,工业化发展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增长取得的。这说明,中国工业化发展外延扩张比较迅速,但发展质量不高。
表3:1981~1985年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状况
*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现状》,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页。
表4: 部分国家或地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资料来源:外国数据参见万晓光编著:《发展经济学──理论、政策、实践》,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中国数据见表3。
4.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的程度;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工业和其他部门转移的规模;国家在一定时期积累率高低以及城镇建设投资规模;工业产业布局及企业积聚水平等。上述因素都离不开工业化的发展。根据工业化推进的一般趋势,一国工业化过程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但是,中国工业化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极小。如表5和图1所示。可以看出,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从1950年到1980年只提高了8.2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仅提高0.27个百分点。从1980年至1991年,这一比重的提高有加快的趋势,由19.39%上升为26.37%,共提高了6.9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63个百分点。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达到30%以上。据联合国分析测算,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40%;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分别达到28%、37%和29%;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分别高达57%和77%。中国这一比重1991年为26.37%,不仅远远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低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考虑到中国城镇人口数字包括市辖区总人口,即包括市郊农村人口,如果减去这部分人口,中国城市化水平就更低了。总之,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还处于低水平阶段,与工业化发展规模和迅速极不适应。
表5: 中国城镇、乡村人口及其比重
城镇总人口乡村总人口
人口数(万人)比重(%)人口数(万人)
比重(%)
1950 6169 11.18
49027 88.82
1955 8285 13.48
53180 86.52
1960 13073 19.75
53134 80.25
1965 13045 17.98
59493 82.02
1970 14424 17.38
68568 82.62
1975 16030 17.34
76390 82.66
1980 19140 19.39
79565 80.61
1985 25094 23.71
80757 76.29
1990 30191 26.41
85142 73.59
1991 30543 26.37
85280 73.63
*城镇总人口是指市、镇辖区的总人口。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月鉴》(1992年),第77页。
图1 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
5.工业化与工业商品化、社会化未能同步发展。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看,工业化是商品经济、市场交换和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工业化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批量,扩大了企业规模,从而能够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工业化要得到迅速发展,需要工业品之间、工农产品之间进行更大范围的交换,需要更广阔的交易场所。所以,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但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即建国初期至1979年,工业化的推进是在排斥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的,尽管工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工业化的基础十分脆弱。直到1979年以后,才开始打破这种格局。经济体制改革经过10多年的探索,终于确定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注重把工业化与商品化、生产社会化结合起来。当然,商品经济真正发展起来,尚需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说明,中国要进一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必须全面培育市场体系,发展商品经济,促进生产的进一步社会化,这样,才能使工业化进程具有基本的推动力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完成工业化后期任务的基本方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工业化发展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但工业化后期任务还相当繁重。从总体看,中国完成工业化后期任务的基本方略应是:
1.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化呈现出一种将总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几亿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大门之外的孤立封闭的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难以使我们实现全民族的工业化并最终完成现代化。近10多年来,中国农民率先突破了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开展了以发展乡镇企业为核心内容的农业工业化浪潮。尽管目前乡镇工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它确实展示了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有效途径。中国的乡镇企业经历了10余年孕育和数量扩张之后,需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战略的转变,这就是:由分散布点向集聚群居的战略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战略转变;由单一所有制结构向多元所有制结构的战略转变;由独立发展向联合化发展的战略转变。只有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自主自动地解决好自身的发展问题,才能使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成长和壮大。政府关于农村经济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应具有这样的立足点: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的推动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城市工业不能也不应该剥夺乡村工业的积累,相反,城市工业应该向乡村工业有目的地资金返流,使乡镇企业有能力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工业化的主力军。
2.优化工业部门结构,促进工业部门结构的高度化。建立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这一工业化的基本任务我国已经完成。但是,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求工业部门结构的完整性,而且要求工业部门结构的先进性,即实现工业部门结构的高度化。要充分发挥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促进工业部门结构向以下几个方向转变:(1)部门结构的技术先进性。即,不断用先进科学技术改进传统工业,使之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型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程度和所占比重,努力完成从资金密集型工业部门为主的结构向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部门为主的结构的转变。(2)部门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即在工业内部分工与结构组合中,社会再生产的阶段分工不断深化,产品加工层次越来越多,加工工业在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而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3)部门结构的高开放度化。结构开放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部门之间能够进行生产要素的对流和交换。没有和较少有要素流动障碍;二是工业部门结构向国际市场开放,利用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经济优势,促进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工业部门结构的高度化既是工业化后期的基本任务之一,又是推动国民经济向现代化迈进的物质条件。
3.加速工业技术进步,提高工业化发展质量。如果说我国第一阶段工业化发展注重经济数量的扩张,那么,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发展必须强调质量的提高。要做到这点,必须把推动工业技术进步作为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根据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和我国的现实条件,加速工业技术进步主要方式是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1)采取以促进技术进步为目标的多层次、跨越式、创新性技术引进战略。技术引进的多层次是指:引进用于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技术;引进投资少、见效快、换汇率高、适用性强的技术;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高、精、尖技术。技术引进的跨越式是指各个技术层次上引进起点要高,尽可能跨越某些发展阶段,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差距。技术引进的创新性是指把技术引进与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发展工作。(2)我国技术改造要从“提高起点、加快步代、增强效益”的战略方位考虑对策。所谓提高起点是指始终瞄准当代世界先进水平,以高带中、促低方式推动技术改造;所谓加快步伐,主要是指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要加快,使大中型企业在从工业化阶段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起排头兵作用;所谓增强效益,是指技术改造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总之,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形成推动工业技术进步的有效机制,使技术进步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起杠杆作用。
4.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城市结构和城市工业结构。如前所述,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属世界上比较低的国家之一。但是,中国大城市在全部城市中占据相当高的比例。例如与美国相比,我国城市总数比美国少一半多,但我国100万人以上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高达26.4%,美国仅为12.8%,50~10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比重我国为16.1%,美国仅为8.7%。③,大城市人口多,而整个城市化水平又比较落后,必然使大城市基础设施难以跟上城市人口的发展,也势必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是中小城市的建设,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是中小城市,乡镇企业的聚集的后果也必然是促进中小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这样,把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密切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独特的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发展并举的道路。
5.深化工业体制改革,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中国的现实表明,在工业化第一阶段,即数量扩张阶段,其基本动力来源是政府的行政动员。在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必须依靠工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形成新的动力机制。市场的发展,要从着重放开商品市场,逐步转向建立和培育市场体系,即积极发展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同时完善市场规则与市场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工业发展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产权组合的社会化,即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发展内部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公司制度形式;二是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发展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和联合化;三是产品实现过程的进一步社会化,打破区域分割、市场壁垒状况,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并开拓国际市场。总之,推动工业发展市场化和社会化,将为我国工业化后期任务的完成提供强大动力和社会条件。
注释:
①参见拙作:《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需求、产业与就业分析》,载《理论学刊》1992年第3期。
②史清琪等著:《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③张纯元主编:《人口经济学》,北就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8页。
标签:城市中国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国民收入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