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十五中学育人为本成效显著
李西涛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五中学 443003
教育的真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必须教每个学生学会做人,那就是让学生在现实中、在快乐中、在生活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教会学生做人的真谛,可以说是不合格的教育,甚至是误人子弟的教育;如果我们的老师不教会学生做人的真谛,可以说是不称职的老师,甚至是误人子弟的老师。因此教学生“做人求真、做事讲慎”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学会做人”已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基于此我们明确提出“不求人人升学,必须人人成人”,特别强调“真言慎行”,即做人求“真”、做事讲“慎”。
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德育首要位置,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目标,以“三做”为载体(即做诚实、正派、正直的人;做有远大理想的人;做有责任心的人),以“做事”文化为内涵(即在做成事中学会做人),以“三会”为内容,(即会说话、会走路、会讲卫生的文明行为规范);不断创新德育模式和方法,实施“三轮驱动和谐育德”,致力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我们从学生最现实的经济利益入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头脑,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帮助他们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使初中学生初步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个人理想,确立初中阶段勤奋学习、发展才能、为实现崇高理想打好基础的近期理想。并鼓励学生与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培养“具有积极人生观”的人
学生要做“真实”的自我,让学生对生活、前途充满希望,努力做到天天有进步。老师在教育教学进程中,注意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成绩或闪光点,并给予客观表扬和赞许,学生就会表现得非常积极、乐观、学习有活力,有积极性。在我们中学,每位教师都十分注意对学生信心的培养,使学生永远具有积极的人生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坚持培养“具有健康状态和面貌”的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健康是人生最可贵的,健全的心灵寓于健康的身体”。学生做人是否自尊、自信、自主、自强、成长状态是否乐观,遇到问题是否有面对和解决的勇气,遇到挫折与失败是否还有重新开始的信心,是否有依赖心理,是否有自暴自弃的情绪,这是我们教师、家长甚至社会面对的教育新课题。从学校角度,我们的老师们注意细心观察、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教育他们遇到困难要坚强,帮助他们完善独立的人格,遇到失败与挫折不灰心,有勇气挑战困难,敢于竞争。
四、教育学生做“会学习有智慧”的人
在学校里,我们对学生进行智慧教育,实施智慧教育的主阵地是智慧课堂。我校的智慧课堂,以健全“大成”人才为目标,全面注重知识体系、方法和技能体系、审美和评价体系,类似于教学三维目标。智慧课堂上的主导是智慧教师;主体是智慧学生,智慧教师要善于组织课堂、管理课堂,教学方法多样;智慧学生要善于学以致用,积极参与课堂,乐于学习。我校以高效课堂的构建为契机,扎实抓好教学常规,其目的就是要“回归教育原点实施育人”,同时注重学法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和主动性,让学生既争取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又能从课堂上得到表扬激励和精神上的快乐、情感上的交流。所以我们的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只在于传承文化知识,更在于启迪学生智慧,润泽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因老师的启发而成长得更精彩。
五、注意培养“会合作待人以宽”的人
学会感恩,真诚待人。未来社会是多元的社会,需要人与人的合作,这种合作关系已超过一个人能力和智慧的本身。他是未来人成功的关键,所以让学生学会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重点开展了学会“尊重”的教育,要求学生做到一个“宽”字。现在独生子女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理会他人的感受,只知自己的感受,从不关心别人。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要待人以“宽”,以实现和谐发展。
六、培养“会生存、能独立”的人
我们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坚强。“会做事、做得好事”是当前青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这就要求学生:
一是要多思考。做事之前好好想想,再加上一个认真的态度,事情就容易成功。
二是要学会共处。学会相处,会使人感受到社会的美妙,会使人知道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因而立于不败之地。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学习和养成。
三是要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有清晰的理念和明确的宗旨,设立一个可以达成而且有期限的目标。
四、要努力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
五、必须有一个健壮的体魄。
总之,先进的办学理念,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师生成长的摇篮。科学的管理体系,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师生展示敢为人先、实现自我提供了舞台。习惯在这里养成,蓓蕾在这里绽放,青春在这里闪光,意气风发的同仁正同心共创,携手前行,满怀豪情地迈向新的辉煌。
论文作者:李西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4月总第1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学生论文; 的人论文; 智慧论文; 理想论文; 课堂论文; 老师论文; 在这里论文; 《教育学》2018年4月总第141期论文;